APP下载

找一把穿越时空的解题钥匙

2020-03-25孙雅利

考试周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

摘要:本文是在高中新课程的推进与实施过程中,在学习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本校实际,结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和反思通过记录、梳理的方式写下来,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指导学生解主观题方面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教学相长,我们结合研究,使学生在解决历史主观题的能力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达到知行合一,深刻理解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学习信心,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主观题解题能力;提升策略;历史主观题

一、 研究缘起

学生的主观题解题能力现状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析。

当问及“当你开始做题时,看完题目后你第一步先做什么?”时,调查结果如下:

以上调查发现,有大半的学生没有养成在做题之前仔细审题的习惯,而且在答题方法上没有形成自己的模式,有不少学生存在“随便写点什么”的陋习,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失分的人不占少数。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清晰。因此,解题能力现状是学生在答题的逻辑思维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归纳、概括、推导不完整,不严密,生搬硬套。

二、 概念界定

所谓解题能力提升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的效果和提升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一套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解题能力提升策略具有可教性,即可以在教學中适当采用和加以一定强度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运用之,试图提高解题能力;同时,解题能力提升策略具有生成性,作为学习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掌握一定的方法,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学业成绩,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

三、 历史主观题解题能力提升策略的实践应用

笔者在调查时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水平和实际学习能力,因此,针对不同学习任务采用具体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又其乐融融。

(一)实施分层教学,进行因材施教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三类:

类别历史学习能力现状

A类知识储备强,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善归纳总结(15人)

B类知识储备一般,主要依靠老师采用一些学习方法(31人)

C类知识储备差,自我学习能力弱,觉得无所谓(5人)

我们通过和学生交流,并向学生说明分类方式,引导学生对照分类表为自己归类,并进行类别分析。分析后,我们依据其分类表中列出的要求,比照分类结果,最终使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业态势及应改进的方面、目标。这个过程最终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历史学习中的真实情况,即“我怎样”。

(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知识的传递是靠老师有效的教和学生高效的学两方面相结合的,每堂课的教学都构成了历史学习的环节,向课堂要效率也是我们的追求。

1. 对教师而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精选习题有效训练

教育科研源于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亲近学生,走进课堂,进行“草根式”的教育研究。我们以《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作为课例分析,谈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点滴。

(1)在上课中体验——授人以渔才是较好途径

真正高质量的教学不单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合理的教学目标及其达成方式是实施有效教学有根本前提。笔者结合考试作以下调整:

教学目标梯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突破方式

概述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概况设问,结合课本知识,边讲解边完成表格,并对疑难问题用图片文字方式呈现解释。通过古代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具体实例,说明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情况。

概括并识记“市”的发展和演变表格呈现,并解释“市”的含义,按朝代方法,边讲解边将表格完成,并附加图片文字解释。说明这一商业形式由最初受到严格规范,到宋代突破了原来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商业活动逐渐摆脱了官吏的直接监视,从而有利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课堂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在师生互动中,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值得深思,可作为课外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材料,如:古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当今风云浙商马云等熟悉的人物,借助电视剧《乔家大院》和《清明上河图》等有历史题材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也激起学生的兴趣。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其中也不乏历史思维含量的提升,对于问题设计,笔者认为今后还要注意不能限于课本知识,应重点培养学生拓展思维,多练习思考的题目,对提升学生主观题的答题水平有很大帮助,这在今后教学中应该加以重视。

(2)在反思中提升——历史教学需要更多努力

教学实践是教师工作的落脚点。任何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都必须落实、融化在教师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之中。笔者觉得上课上得好,真的要在课前花大力气去琢磨和探索反思。针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这一课例,笔者感触很多,我会及时梳理,便于日常研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同一时期的社会状态通常涉及三本必修的书,如我们在讲解明清时期,结合《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都有关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主题设计教学。

2. 对学生而言:用心制订学习规划,用爱形成监督机制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需要教师精选题目,针对训练,突破难点,稳扎稳打。合作是实现精选题目的前提,出于教师的职业信心是保证选题的关键,教师要很明白自己学生的水平和现状才能清楚选题的范围和难度。

保证限时训练。本教研组年轻老师居多,所以合作完成选题工作比较可行,因此每个专题都有合适的练习,而不是盲目练兵,这就节省学生的时间,也使检测更加有效。为此,教师还设置了每天两个“一”,即每天15分钟一道主观题,每天讲评1道主观题。针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而设计的主观题演练,既达到教学目标的巩固,又使主观题解题能力得到提升。

实施纠错策略。我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练习反映出来,然而一些题做错往往是因为粗心,或者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落实,也有因为题目本身就比较具有挑战性,导致学生难解。笔者建议学生将易错题或好题记在错题集上(将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开记),我们总用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自主分析做錯原因,实现知识举一反三,掌握正确解题方法,到了复习的时候就会拿出来当练习做,反复检测知识点是否掌握,及时改进学习方式,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知识建构整合策略。历史知识学习是按照教材的编排依次推进的,每当我们学完一个专题,都会有一张知识结构网将整个专题串联起来。专题整合的过程是个分析、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的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条理化、理论化,而且便于巩固记忆和培养提高自学能力。通过指导,我建议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将本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进行整合,可以用表格、框架等其他形式,结果就有学生就整理得比较全面,还附有相关题目,受到大家好评。

四、 实践效果

历史主观题解题能力提升策略不仅是对学生提出要求,也是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困惑体现在分层教学难度大,提优、补差、促中三者兼顾不好;有些学生因基础或学习态度实在难以转变拖小组后腿太大,使学生中有些抵触情绪;对后进生过度靠教师监督容易养成依赖心理,同样也体现在默写方面,学生缺乏积极性。

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如果真的受用,也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为此要付出很大精力,时常调控监督机制,由外驱转为内化。笔者的困惑也是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以上是本人对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一些实践与思考,鉴于本人水平有限,恳请赐宝贵指点。

参考文献:

[1]罗菊利.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J].中学历史教学,2010(7):20.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30.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259-260.

作者简介:

孙雅利,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瓶窑中学。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
浅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策略
高职网络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生命周期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