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24王连秀

智慧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围术肝癌肝脏

王连秀

(延边肿瘤医院,吉林 延边 133000)

0 引言

肝癌是一种发生在肝脏上的恶性肿瘤,其致病因素众多,饮食、环境、遗传、病毒感染都会导致该病发生[1]。肝癌患者早期常见的症状为乏力、消瘦,并且肝脏区域伴有疼痛和腹胀的情况,随着病情发展,其会出现贫血、黄疸等症状[2]。介入治疗是肝癌的有效治疗方式,其是利用介入放射学的手段,将化疗药物灌入患者肝动脉,以此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与治疗效果,其相比手术治疗操作更加简单,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3-4]。但应当注意的是,介入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呕吐或者腹部胀痛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病情严重者甚至会死亡[5-6]。为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本研究提出在其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以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为例开展了实验,取得较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于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920 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采取肝癌介入治疗,按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60 例,男249 例,女211 例,平均(62.4±7.3)岁;实验组460 例,男246 例,女214 例,平均(57.3±6.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动脉插管化疗及栓塞术,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于其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术前护理:患者在进行术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其积极面对肝脏介入治疗。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多加鼓励患者,缓解其术前的紧张心理,同时需对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肝癌的常识性知识,告知患者肝脏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及需要配合的内容,特别强调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让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术前6 h 内禁止患者饮食、饮水,做好肠道准备,术前30 min 给予抑酸护胃药或止吐药,密切关注患者血压,若存在血压过高需及时予以处理手段。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术中护理:介入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减缓其紧张情绪,避免发生血管痉挛,使介入治疗能够顺利开展,缩短治疗时间。在给予肝动脉灌入化疗药物时,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使其以最佳状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特别注意调整患者头颈部位置,使其偏向一侧,避免发生误吸。

(3)术后护理:患者术后需保持绝对休息24 h以上,其在术后1~2 h 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护理人员需按疼痛程度给予止痛处理,同时在患者休息时需告知其疼痛是术后的一般现象,密切观察疼痛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预防出现肝癌破裂出血。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多存在持续发热现象,若其体温在38.5 ℃以下,可不给予特殊处理或给予温水擦拭以降温,若患者体温在38.5 ℃以上,可视情况给予物理降温手段或肛塞1/2 吲哚美辛栓。由于配合肝脏介入治疗使用的药物都具有一定副作用,其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或者呕吐等现象,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做好胃和肠道保护,给予清淡的饮食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大病房巡视频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缓解其对治疗的抵触态度,多给予患者关注与慰问,倾听其诉求,可主动寻求患者家属帮助,共同给予其支持与鼓励,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康复期。

1.3 评估项目

观察并记录患者围术期发热、胃肠道反应、疼痛、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0.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发热、肠胃道反应、疼痛、皮下出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肝癌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且病情恶化程度极快,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健康问题[7]。肝癌介入治疗是治疗晚期肝癌的有效手段,但应当注意的是,有报道显示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其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致死,因此在肝癌介入治疗期间实施护理措施以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8-9]。

本研究提出采用综合护理,其核心理念讲求以人为本,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构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10]。在本次研究中,其主要分为术前、术中、术后3 个阶段,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疼痛监护、饮食配比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纠正其临床症状,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让患者更快康复出院。研究结果表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6.30%,而行综合护理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83%,实验组发热、肠胃道反应、疼痛、皮下出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可见在肝癌介入治疗围术期过程中,综合护理治疗比普通的常规护理治疗对患者起到的帮助更大,其可以有效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负性发展,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与实施的意义。

猜你喜欢

围术肝癌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脏里的胆管癌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