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化痰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 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患儿IL-6、IL-10 水平的影响

2020-03-24林金娇

智慧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预见性阿奇霉素

林金娇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儿科,广州 中山 528415)

0 引言

支原体肺炎(MP)以咳嗽、发热、咯痰、气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虽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且易产生耐药性[1]。中医认为MP 多为外邪入侵,肺气失宣,痰热内生,进而气滞血瘀,更进一步加重痰热之症,因此治疗应以清热化痰为主[2]。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并且提高患儿免疫力,利于疾病转归,同时患儿年龄较小,加上家属缺乏有关治疗的认知,易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可根据相关资料及临床经验对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清热化痰法联合阿奇霉素对MP 患儿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预见性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 年5 月至2019 年9 月收治的65 例MP 患儿,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男20 例,女12 例;年龄4-13 岁,平均(7.59±1.32)岁;病程6-15 d,平均(3.71±1.35)d。观察组男21 例,女12 例;年龄4-14 岁,平均(7.81±1.02)岁;病程6-14d,平均(3.94±1.13)d。2 组患儿基线资料经比较差异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较分析。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3]和《中医儿科学》[4]中MP 诊断标准。其中中医诊断标准为主症:咳嗽、发热、咳痰困难,唇舌暗淡,脉细涩,次症:大便干结、小便赤短、气短乏力、面赤心烦。纳入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入院前未服用任何抗生素者等;排除其他病原微生物所致肺炎者,对研究中使用药物或成分过敏者等。

1.2 治疗方法

2 组患儿均给予退热、祛痰、止咳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10 mg·kg-1·d-1阿奇霉素(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18,25 mg/支),3 天后若患儿病情稳定可改为口服阿奇霉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67,25 mg/片),10 mg·kg-1·次-1,1 次/d,服用3 d,停服4 d。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联合清热化痰方治疗,药方组成:白芍、瓜蒌仁各15 g,黄芩、栀子、牡丹皮各10 g,百部、北杏仁各6 g,甘草、麦冬及川贝母各5 g。于400 mL 清水中水煎至约120 mL 汤药,1 剂/d。2 组均连续治疗15 d。2 组均给予预见性护理,(1)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及家属积极进行沟通,与患儿沟通时可采用童趣化语言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同时辅以微笑、触摸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引导与接纳患儿的情绪发泄。(2)患儿用药前可给予复方氢氧化铝口服,或嘱家属为患儿进食适量的食物与维生素,以改善患儿阿奇霉素类药物使用后出现的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3)护理人员协助患儿排痰:在雾化前、后对患儿进行约15 min 的拍背排痰,由内到外,由上到下对有节律的扣拍患儿背部,促进患儿有效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1.3 观察指标

(1)统计2 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参照《中医儿科学》[4]评估2 组患儿临床疗效:痊愈: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肺部体征显著改善;有效:症状及肺部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上述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检测2 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IL-10 及IL-8。(3)比较2 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

观察组临床疗效32(96.97%)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26(81.25%)(P<0.05),见表1。

表1 治疗疗效[n(%)]

2.2 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后2 组血清IL-6、IL-10 及IL-8 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炎性因子比较()

表2 炎性因子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2)P<0.05,与对照组相比,1)P<0.05。

2.3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3。

表3 症状改善情况(,d)

表3 症状改善情况(,d)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3 讨论

中医学根据MP 临床症状及体征将其归为“咳嗽”“肺炎喘嗽”等范畴,由于儿童肺部娇嫩,当外邪经口鼻侵入肺脏,易导致肺脏失清宣肃降之功,闭邪于内,而外邪入里化热,灼津成痰;并且肺失宣降,水液运化失常,内聚成痰,而痰湿日久化热,痰热闭阻于肺[5-6]。临床可见患儿发热、咳嗽,故痰热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因此清热化痰法为主要治疗原则[7-9]。

本次研究使用清热化痰汤治疗,方中百部和北杏仁,具有润肺止咳、生津化痰之功效[10];黄芩具有清泻肺火、利咽止咳之功;栀子可清热利尿、泻火解毒;白芍、瓜蒌仁对痰液黄稠,肠痈肿痛的患儿可发挥宽胸散结、清热涤痰的作用;麦冬、川贝母则是安五脏,利心血之药,以上诸药合用,行气镇咳,共奏清热化痰,通络肃肺之功[11]。同时辅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提前对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情况(如药物副作用,症状处理及常见心理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减轻患儿痛苦,促进疾病转归。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说明清热化痰法联合阿奇霉素辅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小儿MP 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表现,促进疾病转归,减轻患儿痛苦,效果明显优于阿奇霉素治疗[12]。并且治疗2 组血清IL-6、IL-10 及IL-8 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清热化痰法联合阿奇霉素辅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小儿MP 有较强的抑菌效果,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减轻炎症反应。其可能有以下原因:黄芩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细胞内炎症介质的形成,保护患儿免疫功能[13],牡丹皮对10 多种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具有极高的抗菌作用。

综上所述,清热化痰法联合阿奇霉素辅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小儿MP 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症状,缩短病程,降低血清IL-6、IL-10 及IL-8 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阿奇霉素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桑黄对桑枝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阿奇,出发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