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采用扶脾益肠汤的辅治效果评价

2020-03-24王维琼

智慧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结肠癌疗程

王维琼

(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科,吉林 辽源 136200)

0 引言

当前,我国结肠癌发病率迅速攀升。此病患者需实施手术治疗,而在术后则需给予其化学治疗以杀灭其体内残留的癌细胞,遏制复发及转移[1]。然而,化学治疗由于药物毒副作用显著,且结肠癌患者术后体质虚衰,难以耐受化疗,因而这对患者的整体治疗及病情恢复十分不利。为此,我院积极发挥中医优势,开展了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中医辅治专项研究,对此类患者应用扶脾益肠汤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遴选病例均系我院2016 年3 月至2018年5 月确诊并收治的94 例结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由内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肠腺癌,并实施了外科手术治疗,KPS 评分[2]高于60 分、预计生存期6 个月以上。同时排除了非原发性结肠癌、合并转移癌、恶病质、严重感染、既往胃肠功能紊乱、免疫性疾病、脏器功能不全、精神类疾病等不宜入组研究的类型。所有患者合计男56 人、女38 人。年龄43~75 岁,平均(61.1±8.7)岁。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 人。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治疗

1.2.1 对照组

本组单纯给予化疗,遴选FOLFOX4 方案,该方案用药包括①奥沙利铂,剂量150 mg/m2,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内静脉输注,每疗程第1 天给药;②亚叶酸钙,剂量200 mg/m2,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内静脉滴注,每疗程的前5 天均每日给药1 次;③替加氟,剂量1000 mg/m2,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内静脉输注,每疗程的前5 天均每日给药1 次,均在注射完亚叶酸钙后立即给药。合计3 周为1 个疗程。

1.2.2 研究组

本组在应用对照组化疗方案的同时还给予中医汤剂扶脾益肠汤。该方剂中药组方如下:黄芪及太子参各30 g,半夏及砂仁各20 g,茯苓、白术及香附各15 g,生地黄、鸡内金、麦冬、女贞子、陈皮、半枝莲、白英、鸡血藤及五味子各10 g,竹茹、杜仲及炙甘草各5 g。以上为1 付,交由我院煎药室煎煮成每袋200 mL 中药液2 袋,早晚各在餐后30-45 min 内温服,每3 周为1 个疗程。两组均治疗6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分析

本次疗效判定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结肠癌的中医证候积分为基础。①显效:瘤体消失持续4 个月以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幅度不少于80%;②有效:瘤体消失持续4 个月以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相比降低幅度不少于30%但未达到80%;③无效:瘤体在4 个月内即复发或出现其他转移病灶,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幅度少于30%。将显效与有效病例纳入总有效率的统计中。

1.3.2 胃肠功能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开始进流食时间及排便时间。

1.3.3 实验室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A19-9 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D4+与CD8+比值。

1.3.4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给予卡方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96%(P<0.05),见表1。

2.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开始进流食时间及排便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肠功能指标对比(h)

2.3 两组实验室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CA19-9、CD3+、CD4+、CD8+、CD4+与CD8+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好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其他实验室指标对比

2.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在临床上,结肠癌术后必须给予常规化疗以杀灭残余癌细胞,然而化疗毒副作用较强,对使得结肠癌患者术后普遍恢复较慢,且化疗效果不甚理想[4]。故必须采用其他辅助性手段改善患者体质,减轻化疗毒性,促进患者免疫系统的恢复。而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医并无肠癌病名,但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可将其归入“锁肛痔”“下血”“肠蕈”“积聚”“肠澼”“脏毒”等范畴[5]。患者其整体体质辨证为虚证,且肠内尚存余毒,故应在补虚的同时进行攻邪。而肠癌患者术后多脾气亏虚,正气不足,加之化疗以毒攻毒,更加耗伤正气[6]。因而,必须给予患者扶正祛邪的药物以促进患者恢复,减轻化疗毒性,辅助性地巩固和提升疗效。

本次研究应用扶脾益肠汤中,黄芪与太子参健脾益气、养阴生津,扶正效用显著。白术健脾化湿,半夏、陈皮利湿健脾,行气导滞,在强化健脾功效的同时避免津液内停。生地、麦冬阴清热生津,白英清热利湿、化瘀解毒,鸡内金健脾化湿,五味子益气生津,女贞子及杜仲补肝益肾、鸡血藤补血活络,竹茹清热化痰止呕,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健脾,清热利湿、行气生津、扶正化瘀之功。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更优,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术后肿瘤标记物表达及免疫水平显著更优,无显著不良反应,这说明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采用扶脾益肠汤的辅治效果显著,可显著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升患者免疫水平,安全性好,故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结肠癌疗程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胃肠激素的影响研究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助“癌”为虐的细菌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