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分析

2020-03-24畅雅芬牛俊强

智慧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单药机体用药

畅雅芬,牛俊强

(1.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2.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0 引言

基于临床药物管理体系的缺失,临床因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常见,老年人更是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这主要与老年患者机体代偿机制下降、生理功能降低相关。老年人由于慢性疾病加重机体衰弱,且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导致其成为临床常见用药不良事件的主体,也是导致不良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之一[1]。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合并症较多,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需联合用药进行治疗,而老年患者往往又因为缺乏医学相关知识,隐瞒既往病史及用药史,导致联合用药出现差错,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2]。药物不良反应危害较大,轻则发挥不了药效,导致耐药性情况的产生,加重疾病治疗难度;重则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导致药物中毒危重事件的发生[3]。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老年人用药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能对老年人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了学校附属医院以及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分析指标,共计58例,其中女男性别比为26:32,年龄区间在62-87 岁,年龄中位值(71.39±1.42)岁;所选患者均具有自理能力,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

1.2 方法

针对课题收集的58 例老年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主要累及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针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制定针对性的合理用药方式。

1.3 统计学分析

课题研究用SPSS 23.0 软件对反馈数据进行统计校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将P<0.05 设为统计学差异标准值。

2 结果

2.1 58 例患者不良反应表现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涉及消化系统、皮肤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还包括高热等全身表现。其中,皮肤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其他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58 例患者不良反应表现[n(%)]

2.2 不良反应药物使用情况

表现出这些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主要服用药物有抗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神经药物、内分泌药物以及消化药物,其中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重显著高于其他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58 例患者不良反应表现[n(%)]

2.3 药物使用情况

58 例患者中单药治疗患者5 例,约占比8.62%,3 种及以下联合用药患者29 例,约占比50.00%,四种以上联合用药患者24 例,约占比41.38%;经由静脉注射治疗患者26 例,约占比44.83%,口服用药患者12 例,约占比20.69%,肌肉注射患者13 例,约占比22.41%,局部用药患者4 例,约占比6.90%,其他3 例,约占比5.17%。由此可见,老年住院患者用药以多药联合使用以及静脉注射给药为主。

3 讨论

老年人为药物不良反应高风险人群,主要与老年人机体因素有直接关联。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加,记忆力减退,常出现多服、误服情况,是导致药物治疗耐药性、以及药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因素;加之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胃肠道吸收功能及循环功能减弱,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也比年轻人缓慢,药物代谢和排泄速率的降低加重了药物对各系统的损害[4,5]。

老年人容易诱发不良反应的机制较多:老年人机体药代动力学改变,日常饮食摄入的营养素需要酶参与代谢及吸收,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载运,老年人机体内源性蛋白酶分泌相对降低[6]。老年人机体内的脂肪含量较少,血液中含有的游离药物活性成分增加,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因素;部分药物需要经由肝肾进行转换及代谢,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相对不足,无法将药物及时排出体外,是导致药物中毒的重要因素。从老年人生理功能因素进行分析,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其肝肾体积不断缩小,血流量降低,导致机体蛋白质合成功能削弱。上述因素均导致药物的利用率低,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代谢慢,大于治疗剂量的药物长期稽留于体内,从而导致老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部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物,对肝肾功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使这部分老年患者对药物耐受性进一步降低[7,8]。

在老年人用药期间,需加强合理用药干预,尽量采用单药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联合药物治疗;定期对药物处方进行审核,避免药物处方差错;在药物发放之前,需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针对年龄偏大的患者,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家属监管,确保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避免因患者因素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9,10]。

课题分析,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涉及消化系统、皮肤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还包括高热等全身表现,其中皮肤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其他系统(P<0.05),表现出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主要服用药物有抗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神经药物、内分泌药物、消化药物,其中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比重显著高于其他药物(P<0.05);单药治疗概率较低,58 例中仅5 例采用单药治疗,其余53 例患者均采用联合治疗方式,3 种及以下联合用药患者29例,约占比50.00%,四种以上联合用药患者24 例,约占比41.38%;由数据可知,联合用药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指标;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经由静脉注射治疗患者26 例,约占比44.83%,其占比显著高于口服用药、肌肉注射、局部用药患者。

综述所述,老年人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多,需加强合理用药干预,确保不良反应最小化、药物疗效最大化。

猜你喜欢

单药机体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HEPSERA联合ADV ABPC与BARACLUDE单药治疗HEPATIC SCLEROSIS疗效比较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邓俊峰作品选
探究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单药、对药、角药分析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