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中的运用分析

2020-03-24刘玲

智慧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急诊科医患组间

刘玲

(兴安盟人民医院,内蒙古兴安 137400)

0 引言

急诊科接治的多为急重病患,也是医院医患纠纷的高发科室[1],因此,需要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这就给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2]。本文分析探讨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之中,对于减少其护理纠纷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的336 例临床救治资料为本院急诊科2017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收治的急诊患者,分别将336例患者以每组168 例分为基础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对比如下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目的知晓,且自愿参与。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对比

1.2 方法

给予基础护理组患者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给予优质护理组患者以常规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模式。

基础护理组[3]: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协助患者各项检查、巡检等常规护理干预,同时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工作。

优质护理组:一是常规护理干预同基础护理组[4]。二是强化对护理人员的管理[5]。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日常职业操守教育,依据行业准则及院内规定,强化护理人员的考核评价。严格规范护理基本操作步骤,确保护理服务优质高效。三是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理念[6]。护理人员需强化护理责任意识,遵医嘱,以患者需求为中心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指导、高质量的护理操作等,由此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干预的配合度。四是为急诊科配置最优质的人力资源[7]。首先组建优质护理小组,选拔最有经验和资质的护士长担任组长;定期评价现有护理模式,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与优化;配置优秀的护理工作人员,以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1.3 观察指标

(1)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后两组医患纠纷发生情况。

(2)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由患者及家属以本院自制满意度评分表做出满意程度评价[8]。主要指标有急诊科环境、护理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水平、健康宣教[9]。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进行χ2检验,以P<0.05 时,代表组间各观察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医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比

下表2 提示,组间对比P<0.05,代表医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医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比(n)

2.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

下表3 提示,组间对比P<0.05,代表组间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3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分)

表3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分)

3 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不仅体现的是护理专业技能,更代表着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及服务意识、责任意识[10];医患纠纷发生的多少,体现的是医院自身的形象,代表的是医院对患者生命的尊重程度[11]。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患者护理之中,获得良好的临床护理质量,对于降低医患者纠纷,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护理责任意识,增强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2]。

猜你喜欢

急诊科医患组间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