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实践

2020-03-23陈海岩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微课小学数学

陈海岩

【摘  要】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需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让信息技术成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有效工具,以此来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能力。信息化的教育背景下,微课具有趣味性、直观性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微课的教学价值,有效地借助微课完善教学设计,将其灵活地应用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实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微课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教学实践中,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知识点,突破了课堂教学中时空的限制,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对教师的教学效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教师不能恰当地有效使用微课,形成了课堂为微课服务的局面。那么要发挥出微课的真正作用,教师就要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用微课教学,要加强微课教学的针对性,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策略,优化微课教学的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微课营造直观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存在着对数学知识理解上的困难,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微课具有直观形象、短小精悍、可重复播放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攻破某个抽象化的内容,有效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接受速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熟练恰当地运用微课集中体现过于抽象的知识点,营造出直观化的教学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尽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争取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但学生则是第一次接触其数学概念。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形式展示不同物体的多种运动方式:缆车、电梯、螺旋桨、风车、运动状态中的车等,边播放边讲解,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物体的运动特点,进行平移和旋转的分类,加深他们对这两种运动状态特点的理解,进而理解其数学概念。这个阶段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豁然开朗。教师通过这种直观展现的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了正确判断平移旋转现象的方法,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使其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借助微课启迪思维,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的问题很多,特别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准,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疑问,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求教师或者学生的帮助,但这样无疑会影响到学习进度,同时教师也不能一一解决学生的疑问,使得问题越积越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具有答疑解惑的作用,学生可以在微课的指引下理清知识的脉络,及时扫清学习过程中的简单障碍,从而对所产生的疑问进行筛选,重点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比如北师大六年级《圆的认识》一节,教材中给出了三种画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学生难以正确掌握正确使用圆规画圆的技巧,探究半径与直径的过程中,学生也难以全面理解。教师分部分制作微课,学生遇到问题时可随时查看,有效地解决了复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首先教师将“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的视频提前发给学生,提醒他们完成新知的预习并将疑难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则进行有针对性地备课。课堂上,教师用微课展示各种画圆的方法及详细步骤,学生可反复观看并实际操作,掌握其中的技巧,将自己的画图过程传送给教师,教师则针对学生的易错点、细节部分进行点评分析。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这一部分中,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初步掌握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有疑问的学生可观看微课,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微课的形式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还有效地进行了个性化教学,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

三、巧用微课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每部分内容都有重点和难点,能否有效地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多次重复讲解,这样会浪费课堂上的时间,不能兼顾所有的学生。而应用微课教学时,受视频时间的限制,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要展现出重点部分,明确在有限时间内要解决什么样的知识,使得微课具有偏重性,有目的地解决教学难点,学生可以循环观看,这样既降低了教师重复讲解的次数,也能快速地解决不同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加速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反比例》的教学中,难点部分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先回顾正比例的含义及其判定的关键,唤起学生的旧知意识,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接着教师运用布标的形式展示两个量的变化情况,请学生观察并总结其中的规律,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展过程,从而概括出反比例的含义及判断方法。课堂最后,教师运用微课的形式重点展现判断是不是成正反比例的具体步骤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展示不同之处,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到达快速突破难点的效果。

四、使用微课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存储方便,可以重复播放,这对错过课堂学习、学习困难、有疑问的学生来说是有好处的,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成为了学生课下学习的有效辅助工具,能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布置预习和复习的任务,让学生能抓住所有空闲的时间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加自由,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压力。比如对漏听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所掌握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进行系统化、深刻化的学习,形成創造性的思维。学困生可以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学习能力上的提高,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师需明确教学目的,优化微课中的内容,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课内外的有效结合,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使得微课的作用得以有效展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丽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设计及教学方式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

[2]张海琴.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教育,2019(27).

[3]单玲莉.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