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MOOC讨论区中社会性交互个案研究

2020-03-18郄瑞丽钟卫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郄瑞丽 钟卫

【摘 要】 MOOC的低完成率已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教你如何做MOOC》课程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课程讨论区中的交互数据进行分析,并从整体网络、中心度、核心——边缘结构等方面对该课程学习群体的社会性交互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从关注不同学科背景学习者的特征,激发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加强教学过程的引导,增强学习者的网络定位感;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等方面来增强MOOC平台社会性交互效果,从而提高MOOC学习者课程完成率。

【关键词】 MOOC;讨论区;社会性交互;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1-0075-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一、引言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自2008年提出以来,以其免费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以及其“大规模、开放性和网络化”等优势和特点,吸引了众多学习者。掀起了一股席卷全球的“MOOC风暴”,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数据统计显示美国三大MOOC平台之一的Coursera目前已开设了540门课程,其用户注册人数已达到543万。然而,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统计数据指出Coursera平台的16门课程的平均完成率仅有4%,国内水平也大体相似,完成率只占注册总人数的5%。如此高参与率的背后却是MOOC学习者课程的低完成率,并且这已然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MOOC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和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一样,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这限制了学习群体社会性交互行为的发生与持续发展,降低了交互质量。而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个性交互”与“社会性交互”来实现知识的增长与情感的维系,并且有效的社会性交互可以促进学习者个性交互。笔者通过调研多个MOOC学习平台中的课程开展情况,发现在MOOC学习中,学习群体社会性交互质量不高、交互效果不好是导致MOOC课程低完成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MOOC的建设与未来发展除了关注知识性、技术性的实现,更要聚焦于交互性,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交互。而MOOC课程讨论区作为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交互的主要场所,成为评价其社会交互性的重要方面。

社会性交互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思想交流,包括“学习者与主讲教师或辅导教师、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咨询顾问,以及学习者与家人、朋友、同事等任何有关远程学习问题的‘面对面交流,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如邮件系统、音频会议系统、音频图像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与上述人员之间进行模拟的‘面对面交流”。本文提到的社会性交互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信息交互以及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在国内,远程教育领域中社会性交互研究主要集中在交互环境、交互特征、交互行为、交互评价、交互模式、交互效果、交互策略以及社会性交互软件的应用等方面,以MOOC为对象进行社会性交互研究的文献很少。因此,笔者选取中国大学MOOC平台,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MOOC平台社会性交互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造成MOOC课程低完成率的原因。

二、社会网络分析与样本选取

社会网络分析这几年来极其引人注目(Felmlee,2003),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研究社会过程和问题的研究方法(Wasserman & Faust,1994)。社会网络分析使用距离、密度、中心度、社群图、派系等概念评价网络不同的属性,被视为是研究社会结构的最简单明朗、最具有说服力的研究视角之一。王陆教授认为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论坛(BBS)是学习者的第一对话空间,因此,MOOC平台讨论区的关系数据成为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

目前,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MOOC平台有中国大学MOOC、华文MOOC、好大学在线等,本研究选取中国大学MOOC平台,选择注册人数排在前列、运行良好的《教你如何做MOOC》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该课程从理念和实践两个维度来提升学员设计和开发MOOCs课程的能力。《教你如何做MOOC》课程开课时间为2018年8月06日——2018年9月25日,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六章,每章结束之后都需要完成相应任务,注册人数为3877人,共有19个交流讨论区,113个主题帖和1310条讨论回复帖。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对该课程讨论区中的交互数据进行分析,并从整体网络、群体密度、中心度等方面对该课程学习群体的社会性交互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探讨造成MOOC成员低完成率的原因及促进MOOC学习者有效交互的策略。

三、对MOOC讨论区成员之间的社会性交互分析

(一)整体网络分析

针对发帖者与回帖者的数据,利用Excel2010形成了94×94的互动关系矩阵,构建“发帖者与回帖者关系1-模矩阵”,用UCINET工具对关系矩阵进行二值处理。在该矩阵中,XAB=1表示成员A对成员B的发帖产生了直接联系,比如回复、评论等操作;XAB=0表示成员A对成员B的发帖没有任何操作,A与B之间没有联系(成员A位于行,成员B位于列)。从发帖者与回帖者关系1-模网络图可以看出成员之間有一定交互,体现了一定的群体网状结构。但该MOOC课程讨论区群体交互的密度为0.0292,其值远小于1,说明该网络的密度非常稀疏,其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联系也不紧密(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度数中心度排在前三位的是“教师”“黑龙江农垦八五四万娜”“光明浴身”,在社会网络中,这三个人相对于其他行动者而言处于中心位置。中间中心度是网络图中一个点与其他点间隔的程度,中间中心度最大的是“教师”,说明他在整个社会网络群体中是其他学习者的中介和桥梁,他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群体的互动,“黑龙江农垦八五四万娜”和“光明浴身”的中间中心度分别排第二、第三,说明他们在这个群体中也发挥着比较重要的桥梁与中介作用。但是在采样的94个学习者之间,有42个学习者的中间中心度为0,差异性较大。“教师”“黑龙江农垦八五四万娜”“光明浴身”的接近中心度也是排在前三的。在有向网络图中,据图2分析得出“教师”的点出度为0,点入度为92,“黑龙江农垦八五四万娜”的点入度为3,点出度为32,“光明浴身”的点出度为16,点入度为8。可见,“教师”的点入度最大,说明在该网络群体中参与讨论的成员会主动与其交流,他是该群中最受欢迎的人,“黑龙江农垦八五四万娜”的点出度最大,其在社会网络中最活跃,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成员联系。总之,“教师”“黑龙江农垦八五四万娜”“光明浴身”三个人的三种中心度值均比较高,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影响最大(见图2)。

(二)MOOC讨论区成员交互质量分析

古纳瓦德纳将社会性交互分为5个阶段,并提出在线学习交互模型,本研究参照古纳瓦德纳的交互模型以及严亚利、黎加厚教授提出的教师博客交互程度编码方案,对MOOC讨论区的回复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成员之间的社会性交互质量。笔者选取表1中的113条主题帖的回复内容进行意义划分,共得到1280条分析单元。对该1280条分析单元进行归纳结果如下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属于第一阶段的分析单元最多,有1190个,大部分是对某一观点的描述或对其他成员观点的认可,占总分析单元的93.0%,说明该课程讨论区中几乎全部的交互内容都属于第一阶段,交互程度属于浅度交互。属于第二阶段的分析单元有58个,占总分析单元的4.5%,属于第三阶段的分析单元有18个,占总分析单元的1.4%,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的分析单元占总分析单元的1.1%。可见,该课程讨论区中的社会性交互程度很低。

总之,该MOOC课程讨论区的社会性交互质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学习者来自全国各地,学习背景存在很大差异;2.单纯通过网络交互实现和传统课堂一样的交互效果,存在一定难度;3.评价机制不完善,社会对MOOC证书的认可度不高,MOOC证书的获得与学习者的个人因素(例如学习的自觉性、持久性等)有很大的正相关性;4.参与MOOC课程的学习者大部分为在职人员,学习精力有限。

四、研究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提高MOOC课程讨论区社会性交互质量:

(一)关注不同学科背景学习者的差异性,激发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

参与MOOC课程的学习者来自不同的领域,具有强烈的自我提升意愿、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同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风格,因为对学习内容具有共同的追求而聚到一起,组成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具有生命性和成长性的组织,但当前MOOC课程中的学习者虽然组成学习共同体,其组织凝聚力却不高,比较松散。只有真正实现在场和在线的有效统一,才能使学习共同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而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对学习媒介和学习环境的认同感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具有积极态度的学习者一般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群体核心参与者的自我效能感较高,他们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更不会轻言放弃。因此,只有激发起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才能更好地让学习者参与到群体互动中。

(二)加强教学过程的引导,增强学习者的网络定位感

网络定位感是指学习者对自身在网络学习中所处的系统位置和心理位置的理解,以及对获得所需资源所需要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活动的理解。网络定位感高的学习者能清楚地认识自身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选择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不受无关信息的干扰,学习效率较高。网络群体中参与性高的学习者网络定位感高,边缘参与者的网络定位感低,面對远程学习中较难的学习内容,网络定位感低的学习者不能有效理解学习内容及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也是一部分学习者放弃MOOC学习的原因。MOOC课程教学设计者在设计学习内容时,应以学习者易理解的方式呈现,适当对学习者进行引导,加强对学习者的反馈,多组织网络合作活动。

(三)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

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可以使用微信、QQ等交互软件进行交流,与传统教学相比,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形式有限,在MOOC平台中师生之间只能通过讨论区发帖、回帖的形式来交流,因此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较少,彼此之间显得比较冷漠。MOOC课程评价标准一般可以由模块测验、作业、期末考试几个部分组成,其中作业占的比例较大,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讨论区在最后成绩中所占比例,建立发帖规则及激励制度,鼓励广大学习者发帖、回帖,使学习者真正参与到MOOC课程的讨论中。在当前中国教育的大环境下,MOOC证书尚不能得到广大机构的认可,被社会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MOOC证书能和现行大学学分相结合,相信这种新型的网络教学形式一定会被更多的学习者选择,真正实现大学“无墙化”发展。

(四)加强MOOC讨论区主题帖的管理,实现深度交互

在MOOC讨论区中存在大量重复内容的贴子,而讨论区本身不能过滤掉这些相同的或者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帖子,学习者因阅读这些重复的、无用的内容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使交互处于浅度交互的水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讨论区管理者制定相应的发帖规则,使发帖者在发帖时严格按照规则,对于不遵守规则的发帖者给予一定的惩罚,一定时间内不能再发帖。讨论区管理者应加强对主题帖内容的审核,使讨论区中的讨论内容真实有效,尽量贴近主题学习,实现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交互。

【参考文献】

[1]王永固,张庆.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教育研究,2014,35(9):112-120.

[2]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

[3]L.V.Morris.MOOCs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Quality[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2013,38(4):251-252.

[4]王敏.国外不同MOOC的教学设计比较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5]陈丽,仝艳蕊.远程学习中社会性交互策略与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6(8):14-17.

[6]张喜艳,王美月.MOOC社会性交互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人的社会性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6(7):63-68.

[7]Felmlee,D. Interaction in Social Networks[A].Delamater,J.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C].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2003.389-409.

[8]Wasserman,S.,Faust,K..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9]侯小杏,陈丽亚.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2):39-41.

[10]王陆.典型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工具及分析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9(4):95-100.

[11]胡凡刚.影响网络学习质量的心理因素探析[J].教育研究,2002(7):23-27.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分析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展会品牌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境外公益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新浪微博娱乐明星的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