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弘扬长征精神研究

2020-03-18张新朋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
关键词:长征精神大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张新朋

摘   要: 穿越历史深邃的长廊,长征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熠熠生辉。学界对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深远影响、时代价值、融入途径等方面的探索,对大学生形成革命思想认知,丰富红色文化情感,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信念,养成奋发向上的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强化,需要磅礴深厚的长征精神滋养,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才能开出更鲜艳的花儿,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关键词: 长征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教学育人系统

长征精神是永不熄灭的火炬,它为黑暗中摸索的人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长征精神是绵延恒远的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間成为中华民族永存的灵魂。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走得再远,不忘本来。传承长征精神,点燃理想之灯。站在“大思政”宽广的视野下,走在新时代奋进的道路上。回望高校弘扬长征精神的研究历程,辩证分析其研究进展,拓宽其研究道路,展望其研究课题,将加快以思政课教学为牵引整体推进思政工作体系建设的研究步伐。

1.长征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漫溯革命历史,回顾革命壮举。解读长征精神,赞叹那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一条条艰难的道路,诉说着苦难中的辉煌。一座座巍峨的丰碑,昭示着血染的风采。

1.1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

1935年12月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1](149-150)如今,长征精神的研究早已发芽开花、硕果累累。习近平说,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2]。这是习近平高屋建瓴、简要凝练地对长征精神的概括。

韩洪泉说,近十年来长征研究总体呈现繁荣态势。以成果数量而言,十年间共发表论文5600余篇,出版著作350余部,成果之丰富均超过此前历年之和[3]。史料之丰富,可见一斑。

林明认为这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哲学概念,是中华民族不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深厚的哲学基础是:①长征精神是一种革命精神,源于革命先烈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伟大实践,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正确指导;②长征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是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③长征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是时代的需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4]。陈连忠认为长征精神应该是永恒的,支撑信仰的长征精神永不泯灭。没有长征精神,中国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过去、现在、将来都同样如此。长征精神应该是永恒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更应当把长征精神当作与时俱进的灵魂,并持之以恒[5]。胡芳认为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实践精神、行动哲学,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特点,因此,长征精神从理想描绘转向现实描绘(由实现社会主义远大理想转向“中国梦”的实现)、从目标分析转向过程分析(由从目标分析的顶层设计转向对过程分析的“落地”行动)、从原则论证转向操作论证、从单渊源转向多渊源(不仅需要深挖政治资源,还应从政治角度的单渊源研究转向经济、文化、国内外环境等多渊源研究转变)、从衍生性转向创新性(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不仅是其衍生性文化的发掘与扬弃,更应该创新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如将长征精神拓展为“长征”经济带、政治带、文化带)[6]。

1.2长征精神的动态发展性。

赵金平分“早期凝练”和“社会传播”两个阶段对长征精神进行了考察[7]。胡芳则根据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将长征精神的动态演化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长征精神形成历程、革命战争时期(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第一阶段(1919.05—1936.10):“百折不回、勇往直前”——长征精神形成历程中革命理想主义精神的发扬;第二阶段(1936.10—1949.10):“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历时较长的革命战争时期对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的宣扬;第三阶段(1949.10—1978.12):“艰苦奋斗、服从组织、顾全大局”——社会主义初期建设对长征精神集体主义的提倡;第四阶段(1978.12至今):执政为民、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社会主义改革对长征精神革命现实主义的发扬。她总结长征精神动态演化的转变特点:从革命性向政治性、建设性转变;从政治向经济、精神文化倾向转变;从单一维度向多样维度转变;从整体性转向个体性;从重政治教育转向淡化政治色彩[6]。

2.长征精神融入“大思政”的途径探索

长征精神的丰厚养分丰富了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育人系统,将为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和成长成才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总结学者现有的研究成果,将长征精神融入“大思政”的路径归纳为三个方面:

2.1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教学。

步德胜建议以宣传长征精神为理论前提,使青年学生真正懂得长征和长征精神;以讲述长征故事为精神动力,用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激励学生是教育他们发扬长征精神的动力;以开展社会实践为内化途径;以落实具体行动为外化方式[8]。鞠冬莲认为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的斗志[9]。金世红总结“融入”教学目标实施中(学习长征历史、增强“四个自信”、践行求实创新);“融入”教学内容实施中(明确长征精神融入各门思政课教学的侧重点、长征精神与各门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契合点);“融入”教学过程实施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对学生进行长征历史教育、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建立和完善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促进长征精神教育外化)[10]。

2.2以社团为依托的实践教学。

张学昌、谷照亮建议长征精神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引领校园文化走向;融入思政课堂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融入网络思想教育,掌握舆论引导权;融入学生事务管理,塑造正确价值认同[11]。张丽、胡国钦认为要把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让长征故事感染莘莘学子;丰富校园长征文化内容,积极营造红色精神浓郁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红色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以长征为主题的社团文化活动;组织学生重温长征路,让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呈现红色之旅的魅力所在[12]。葛云霞、徐兆娟总结说要线上线下相结合,搭建多维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注重实践育人,推动大学生知行合一;构建“精神育人”的长效保障机制[13]。罗乔丽、孙笑然建议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培养骨干学生,以点带面;借助红色资源搭建教育实践平台,巩固教育成果[14]。

2.3社会实践教学。

文雪、范纪、李明科在文章中建议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契机,利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长征精神教育;以了解长征历史事迹为前提,用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激励当代大学生;要以领会长征精神实质为核心,让当代大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开展实践活动内化长征精神;编写并丰富长征教材和“长征精神”网站,采取课本教学、专家讲座、多媒体授课、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课堂讨论、表演和组织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加强当代大学生长征精神教育[15]。

赵伟程提议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从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党课培训三方面入手);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把长征精神融入校园环境建设、重视体现长征精神的校园精品文化活动的开展、重视以长征精神为核心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入长征沿线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深入开展长征沿线红色文化参观活动、大力创建长征精神教育实践基地)[16]。

3.辩证评价

总体来看,长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不断升温,取得了累累硕果,但还有一些有待改进优化的地方,有需要提高的空间。

3.1长征精神研究的挖掘有待加深。

红军长征是二十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研究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及探索如何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长征精神蕴藏着巨大的宝藏有待挖掘。

3.2长征精神融合式发展研究有待加强。

大部分学者对长征精神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途径,但整体性研究有待强化。思想政治课堂作为一个整体,划分为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三个方面。通过三个部分的优化,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围绕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将长征精神更好地融入其中,如何构建社会、学校、学生三方有机结合和协调互动的机制,把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3.3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评估与反馈机制研究有待完善。

从确定决策到拟订方案,从分析方案到确定方案,从实施方案到评估反馈,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在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预先设计一套方案,需解决如下问题:实践目标、实践类型、实践时间、实践地点、实践方法、实践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活动过程、后期报道、注意事项等)、实践结果、实践评价等。评估与反馈既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手段,又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导引,在整个实践教学育人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构建“大思政”格局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此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需要不断加大力度。

4.研究展望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研究内容材料与信息获取非常便利,更需要优化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式,拓宽研究视角与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深度与研究广度,整合研究资源和研究力量。大力推进伟大长征精神融入“大思政”的深入研究,激励和鼓舞大学生发愤图强,奋发有为,勇攀高峰,更上层楼,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4.1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17]

在舊有史料和史实考证的基础上,要在对比研究中多下功夫。通过比较研究,大学生对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的飞跃。例如,把长征放到整个国内国际革命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中解读,放到人类曾经的“四大史诗”中思考研究,也许会有更多收获。

长征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挖掘提升的空间无限,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厚的人文滋养。这就要客观看待现有研究的不足,把握矛盾的特殊性。要重点加强薄弱领域的研究,使研究系统化深入化,研究领域扩大化广泛化。例如,长征沿线的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性研究、长征沿线扶贫扶智的战略性构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建设的可行性重要性研究,等等。

从历史纵向维度看,研究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要有严谨求实的作风,在前人积累的丰富的原始材料基础上收集整理。不仅要吸收本国的优秀成果,还要借鉴外国的专著史料。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引经据典,融会贯通。从现实横向维度看,研究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既要研究政治学,又要通晓军事学。既要通览文化学,又要弄懂经济学。既要研读历史学,又要学习管理学。既要研习外交学,又要精通宗教学。要博览群书,兼收并蓄。长征精神是中国与世界的纽带,长征精神是学科交叉的连接。由此,努力探索跨学科的研究创新,不断拓宽跨地域的研究合作,摸索尝试跨国别的研究交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注入新鲜活力和丰富资源。

4.2探究更好地把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实践教学育人系统,加大构建同心圆大思政格局研究力度。

实践教学育人系统是一项多环节多步骤的整体工程。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指引下,深刻认识学生成才和成长的规律,使长征精神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高校、学生三方有机结合,形成合力,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长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理想信念的传播和铸就过程。“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在实践教学“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自知,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长征精神融入实践教学是整合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贯通了课内课外、连接了学校社会的一种综合式学习体验。这就需要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整合研究资源和研究力量。用实践智慧将长征精神转化为大学生前行的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术界除了研究长征精神的深远意义和价值弘扬外,更要从教育对象到教育结果,从育人理念机制到育人目标机制,从社会实践宏观育人政策运行机制到社会实践微观课程执行机制,探讨把长征精神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中。

以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自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组织学校各个院系的学生开展以”中国精神寻访“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三年来有37支团队,近千名学生,行走20多个省份,通过实地参观走访、调查研究、社会服务等综合实践教学形式传播与践行中国精神。

三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1)课堂实践教学如微电影、辩论赛、话剧等;(2)以理论社团为依托的校园实践教学如理论学习与宣讲;(3)社会实践教学如参观考察、人物访谈、社会调查等,是包括长征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式发展的新探索,更是广阔的研究视角。

4.3加大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研究步伐。

以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基于思政课“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对彰显中国精神行业特色人物进行调研。通过深入思考学生知道什么?学生关注什么?学生思考什么?学生表达什么?把践行中国精神的普遍要求与“大化工”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相结合。方案设计与布置,调研实施与指导,报告撰写与修改,成果展示与推送,案例总结与整理,结果反馈与评价,一整套机制与流程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成立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中心,强化师生的二元互动,把彰显中国精神的行业特色人物调研融入三个课堂(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注重四力(理论思考力、情感彰显力、辨别分析力、探索践行力)提升,实现五方(理论与实践、教师引导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教学与科研、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结合,实施六维(观听、乐读、论辩、思悟、践行、慎独)模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落实、落小、落细,深化了对中国精神基本内涵和践行要求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调研能力、思辨能力和总结能力,实现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资源的交互融合。问题意识、主要思路和体系构建尤其是评估反馈机制值得认真反思和深入研究。

5.总结

综合来看,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广阔的视野下,辩证看待长征精神研究中的优势和不足,从现实问题出发,才能使研究更上层楼。从跨学科交叉到跨国别学习,从长征精神到长征学,从研究方法到研究路径,从研究资源到研究领域,从课堂实践教学研究到社会实践教学摸索。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依照学生成长规律,探寻如何把长征精神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路径。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内容与形式,在研究形式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辟符合时代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块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加强由思政课实践教学向社会组织和机构活动的延伸方面的研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理论中总结经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力求使实践教学育人系统研究成果让大学生受益无穷。

思政课程作为思政课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根本遵循,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课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长征精神融入大思政要立足课堂实践研究,依托校园实践研究,更要拓展社会实践研究。加快跨学科比较研究的步伐,加深评估反馈机制健全研究,加大构建同心圆大思政格局研究力度,如此,才能使研究更上一个台阶。实践教学是一个需要创新也一定能够创新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发展也一定能够发展的时代。新的长征路,就在脚下。在前进的旅途中,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在研究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21/c_1119765666.htm.2016.10.21.

[3]韩洪泉.近十年来长征研究综述[J].党的文献,2016(5).

[4]林明.试论长征精神的哲学基础[J].梧州师专学报,1996(4).

[5]陈连忠.支撑信仰的长征精神永不泯灭[N].科学时报,2005-12-20(1).

[6]胡芳.长征精神动态演化历程的特点、反思与展望——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J].井岡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7]赵金平.略论长征精神的早期凝练与社会传播[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6).

[8]步德胜.长征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J].思想教育研究,2006(10).

[9]鞠冬莲,等.把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J].理论导报,2011(1).

[10]金世红.长征精神融入地方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施方案[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5).

[11]张学昌,谷照亮.长征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6).

[12]张丽,胡国钦.浅谈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老区建设,2014(12).

[13]葛云霞,徐兆娟.长征精神指引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7(3).

[14]罗乔丽,孙笑然.新时代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2018(1).

[15]文雪,范纪东,李明科.当代大学生长征精神教育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6).

[16]赵伟程.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5).

[1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 http: //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2016.5.17.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大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