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的耦合、难点及对策

2020-03-18叶春波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教育”与精准扶贫的耦合与关联,进而探索了“互联网+教育”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非公共性、数字资源的非适切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贫困亚文化阻碍等。基于此,特提出建立教育信息化“绿色通道”、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信息化基础设施公共性;创新资源开发模式,树立“大教育观”数字资源开发思维;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技术培训;注重“智志双扶”,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等四个维度的思考。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精準扶贫   路径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推进的基础和保障。实现贫困地区的教育均衡化,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也是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有效手段。农村贫困地区推进教育的精准扶贫,离不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助力。创新地利用“互联网+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正逐渐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

一、“互联网+教育”与精准扶贫的耦合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尤其是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发展水平仍不平衡。由于地方经济、地理位置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短时间内仅仅依靠政府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师资配送等难以解决教育均衡问题。“互联网+教育”将教育发达地区线上教育资源下沉,使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得以城乡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评估,可实现贫困地区长效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均衡。不可否认,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方式可以使农村教育扶贫更加精准有效。

1.“互联网+教育”可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关联。

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是能解决教育扶贫供需主体间信息、资源、服务等动态有效的衔接[1](61-66)。“互联网+教育”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可以建立贫困人口及学校档案数据库,针对贫困人口的家庭成员、致贫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判,有效归纳总结出各地贫困人口及学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为贫困人口及学校量身定制可量化、能落实的帮扶措施,实现扶贫服务的个性化与供给内容结构的优化。可见,“互联网+教育”切实瞄准“真贫”,进行“靶向疗法”,可以有效缓解长期以来教育扶贫中普遍存在的扶贫对象不精准、投放不精准等问题。

2.“互联网+教育”可实现扶贫内容的有效拓展。

传统的教育扶贫主要侧重于贫困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实践技术指导,尚不能完全满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切实所需的个性化知识、技术和技能。“互联网+教育”创新教育方式,实现了以“教师教”为中心向“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为贫困人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供了契机。此外,在线教育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维度限制,使各个领域内具备不同学科背景及实践经验的致富带头人、专家、技师、企业家等充实到教育扶贫队伍中,为贫困人口带来应用型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拓宽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容。

二、“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的难点

“互联网+教育”助推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各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互联网支持教育扶贫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基础设施的公共性问题。

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三通两平台”,但贫困地区由于财政紧张,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偏远的贫困地区还存在网络平台运行不畅、网络覆盖面不全、上网资费较高等诸多困境。造成该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公共性问题尚未解决。

首先,学校教育向来都是以校园教育、线下教育为主,政府为学校教育提供实体性质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具有教育的“公共性”特点,是教育“常态化”开展的重要保障和前提。“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固有模式,开启了较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活动。虽然线上教育实现了教学空间的转移,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公共基础设施无法实现从线下照搬到线上。虽然有多种教学平台和网络可供选择,但网络平台基本为各类网络运营商所有,运营商拥有优质网络的优先使用权。政府并没有像线下教学一样直接为学校提供充足的教育公共基础设施[2](5-24)。加上运营商逐利的企业性质,市场化运作的线上教育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其次,我国贫困地区及一些偏远的农村由于财政有限,难以吸引优质网络运营商。对这些信息化相对“贫困”的地区而言,“互联网+”时代增加了进一步拉大各地“信息鸿沟”的风险。

2.数字化资源的适切性问题。

目前,数字化资源已经较丰富,但是真正适合农村学生的本地化资源和适合贫困人口提高生产技能、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应用型网络教育资源还相对匮乏。

首先,开发主体单一,贴合农村的教学资源较少。目前,数字化资源基本以“城市”为导向,在看似充足的数字化资源中真正适合农村教学的资源屈指可数,难以满足农村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目前信息化数字资源开发模式主要由国家教育部门出资建设,中小学免费试用。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教育部门有一定的经济负担。适用教学的数字资源开发是一项专业性强、投入大、耗时长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实力较强的网络开发商和企业参与建设。但由于在前期一番大规模投入之后,看不到短期的回报,更愿意建设费时少、盈利多的普适性资源,致使真正适合农村本土化教学的资源过少。另外,适合农村教学的数字资源有一小部分是教师个人,如各地优师、名师自行开发的。虽然这类资源具有个性化和切合农村教学的优势,但过于碎片化,且存量小,难以形成规模和“气候”。

其次,数字资源结性失衡,应用型数字资源缺乏。教育扶贫关键是提高人的素养,使贫困人口具有真正脱贫致富的“硬技能”。“互联网+教育”为农村学生带来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了农业技术、养殖、电子商务、新型农业等专题培训,带来了提高科学技术、创业技能的契机。但遗憾的是诸如此类的应用型教学资源在浩瀚的数字资源中犹如沧海一粟,显露了“为教学而教学”、应试化倾向的数字资源开发模式的不足,造成了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结构性失衡。

3.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问题。

信息化平台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仅是物态,只有人的“催化”,才能发挥独特的功效。广大教师作为信息化实践的主体无疑是信息化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我国信息化发展二十多年来,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取得了较大的提升,但“互联网+教育”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验的是教师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一方面,线上教学将教学空间转移到了虚拟网络,教师们习惯了真实物质空间的教学,在心理上还存在空间迁移的“落差”,由于压力过大,出现本能的心理恐惧。另一方面,在线教学使教师选用资源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如何在浩瀚资源中甄选、鉴别、获得与教学相关的优质媒体资源是教师不得不提高的一项技能。

4.贫困亚文化问题。

生态环境脆弱、地理位置偏僻、资源禀赋不足是造成贫困地区贫困的外因,但不少贫困地区人口之所以贫困不仅表现在缺衣少粮的物质贫困,还在于依赖政府外来救济的“等”“要”“靠”的精神贫困和缺乏自食其力脱贫致富的思想观念。部分贫困群众扶不起,穷依旧,不是他们不能致富,而是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勤劳实干的行动。加上贫困地区一般人口流动率较低,自我封闭,风俗文化和生活习惯较守旧,部分群众存在“不求上进,小富即安”等消极价值观念,缺乏远景规划与向往。贫困亚文化严重削弱了贫困人口脱贫的内动力。

三、“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的可行性路径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以信息化为载体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系列“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探索其可持续化发展。

1.建立教育信息化“绿色通道”,加大经费投入。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线下的实体教学空间转移到互联网。信息化基础设施是线上教学空间运作的根本保障,迫切需要有优质畅通的网络平台和网络运行环境做支撑。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将商业用途的网络宽带中部分优质宽带的使用权和网络资源分拨给教育,为在线教育提供一条教育平台的“绿色通道”,保障其优先使用的权利,并向全国中小学免费开放,保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公共性。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将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合理分配,可以避免信息化教育网络平台无序商业竞争带来的教学混乱,又能维护教育的公平。

同时,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对网络宽带进行改造升级。政府可以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头作用,出台系列政策,对中国联通、移动和电信实行一些优惠,引导其对贫困地区学校的网络运营费实行部分减免,逐步缩小地区间的教育信息化差异[3](146-155),打通信息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2.创新教学资源开发模式,树立“大教育观”开发思维。

政府提供了信息化基础设施,保证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并不意味着数字化资源必须由政府提供和买单。政府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对数字化资源建设可以做规划引领。

首先,建立“政府引导、企业竞争开发、学校选择使用”的资源建设与开发运行机制。各地教育政府部门提供部分资源建设的经费之后,可以通过企业赞助、重大课题招标或引入社会力量等多种途径,为教学资源库筹集剩余的经费和专业技术支持。政府亦可通过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鼓励企业竞相开发并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对提供适切的农村教学资源的开发商实行永久使用权限和税收优惠政策,不断满足农村地区教育与教学实际需要。其次,树立“大教育”观念,增加应用型资源库建设。地方教育部门可以邀请学科教学顾问、高校教师、专家、一线非主干学科教师通力参与与研讨,不断开发优质电子商务、新型农业、务工等应用型知识资源库建设。在贫困地区乡镇建立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为广大基层干部、中小学师生、农业技术员、农村创业者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3.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开展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技术培训。

“互联网+”时代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客观环境,倒逼教师不得不主动思考并适应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除了教师自身从理论上达成教育信息化共识,克服畏惧心理之外,政策的引领和精准的培训必不可少。

首先,地方教育部门因地制宜地完善教师教学考核的评价体系,如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评优评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范畴,通过教师评价转型积极引导广大农村教师数字化的专业发展方向。其次,各级教育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对教师在线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期待与诉求进行摸底调研,对数据结果进行分类、规划和整理,以分类菜单的方式对教师开展精准技术培训。建立反馈和跟踪机制,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常态化和普及化。同时,各级教育部门对各地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涌现出的成功教学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网络示范的方式给予广大教师实践案例参考,着力强化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技能。

4.注重“智志双扶”,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在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的同时,兼顾对贫困人口的精神扶贫。一方面,引导群众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自立自强、光榮脱贫的理念,激发贫困群众艰苦奋斗、自我脱贫致富的斗志与决心。另一方面,加大微信等网络平台对教育扶贫的宣传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营造齐心协力精准脱贫的良好舆论氛围,让贫困群众真正认识到“互联网+教育”对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引导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到网络学习之中,激发他们的创富斗志,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进而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脱贫。此外,教育扶贫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还是全社会共同的担当与职责。应加大对教育扶贫项目的推介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吸引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教育机构及社会公益组织助力教育扶贫攻坚战,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自“互联网+”被纳入国家战略以来,“互联网+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日益彰显。虽目前仍存在些许问题,但若能及时总结成功经验,补足短板,“互联网+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将大有可为,不仅能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还能让贫困地区和人口插上脱贫奔小康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向磊,左明章,杨登峰,马运朋.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作用机理与实施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9(10).

[2]钟秉林,朱德全,李立国,等.重大疫情下的教育治理(笔谈)[J].重庆高教研究,2020,8(02).

[3]付卫东,王继新,左明章.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05).

本文系作者叶春波主持的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内生发展视角下“互联网+教育”助推宁波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20-ZX5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