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粱录》校勘札记(三)

2020-03-18阚海娟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
关键词:校勘

阚海娟

摘   要: 本文以照旷阁《学津讨原》本为底本,参校《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等五版本,对《梦粱录》文字校勘中存疑之处进行校考。

关键词: 《梦粱录》   校勘   文献整理

《梦粱录》是宋末元初的一部笔记小说,对宋代风土人情、地理民俗等记载颇详,然其中错讹亦多。本文以张海鹏照旷阁《学津讨原》本(下称学津本)为底本,参校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下称知不足本)、《四库全书》本(下称四库本)、丁申《武林掌故丛编》本(下称武林本)、曹溶辑《学海类编》本(下称学海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下称笔记本)五版本,辑出十处存疑之处,以期方家指教。

一、【兴礼坊-端礼坊】【诞生-设主-设生-设立】

《梦粱录》卷八《佑圣观》:“佑圣观,在兴礼坊西,元孝庙旧邸。绍兴间,以普安外第诞生光庙。”

按:“兴礼坊”,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学海本作“端礼坊”。当作“兴礼坊”。《咸淳临安志》卷十三《佑圣观》:“在兴礼坊内,孝宗皇帝旧邸。”[1](3483)又卷十九《坊巷·府城》:“右四廂:兴礼坊:旧对清河坊,咸淳四年建宗阳宫,辟为御路,遂移入宫墙之东,属右四廂界。”[1](3547)

“诞生”,学津本作“设主”,四库本作“设生”,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学海本作“设立”。各本的意思均不通畅,查阅《咸淳临安志》所述,疑当作“诞生”为妥。《咸淳临安志》卷十三《佑圣观》:“绍兴十六年,以普安就外第时建,明年诞生光宗皇帝。”[1](3483)《宋史》卷三十三《本记·孝宗一》:“绍兴二年五月,选帝育于禁中。……十二年正月丁酉,加检校少保,封为普安郡王。三月壬寅,出阁就外第。”[2](616)《宋史》卷三十六《本记·光宗》:“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讳惇,孝宗第三子也。母曰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生于藩邸。”[2](693)《增补武林旧事》卷四《故都宫殿》:“稍北连瓮为今佑圣观,盖普安故邸,庄文魏王光宗皇帝实生是间。”[3](14)据上述历史材料可知,宋孝宗于绍兴十二年被封为普安郡王,宋光宗是宋孝宗的三子,母亲为成穆皇后郭氏,于绍兴十七年出生于藩邸,后来的佑圣观是在普安郡王府邸上改建而成的。“绍兴间,以普安外第诞生光庙”意思是“绍兴年间,宋孝宗皇帝在宫外的府邸生下光宗皇帝”。“诞生”与“设主”“设生”“设立”因字形比较相近而形成了异文。

二、【教骏营-教骑营-教骇营】

《梦粱录》卷九《监当诸局》:“左右教骏营,在丽正门左右。”

按:“教骏营”,学津本、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作“教骑营”,学海本作“教骇营”,据四库本改。教骏意为教习骏马,是宋代兵制中的机构名称,宋史记载于建隆二年由左右备征改名为左右教骏。《宋史》卷一百八十七《志第一百四十·兵》:“骐骥院,骑御马直:太平兴国二年置,分左右番。八年,分为二直。其后增置八直。左右教骏:旧名左右备征,建隆二年改。指挥四。”[2](4602)又卷一百四十七《志第一百·仪卫》:“皇太子妃卤薄之制……教骏四人,背印二人,步军司宣效一十人,步司兵级七十八人,防警兵士四人。朝位在三公上,扈從在驾后方围子内。”[2](3456)又卷三百二十六《列传第八十五·张忠》:“张忠,开封人。初隶龙骑备征,选为教骏。有军校恣掊敛,忠殴杀之,坐配鼎州。”[2](10521)《咸淳临安志》卷九《左右骐骥院》:“在漾沙坑。以二十四匹为额。日朝参则两院御者各以三马南向立于和宁门之外。……左右教骏营,在院之左右。”[1](3439)又卷十四《禁卫兵·内诸司并宫观等士兵》:“御马院使臣营、教骏营,在嘉会门内外。”[1](3493)

三、【析-折-浙】

《梦粱录》卷九《诸仓》:“省仓下界,在东仓铺。创于旧址,极广袤,朝家更修,乃析三之二建廒厅八十眼。”

按:“析”,学津本、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作“折”,学海本作“浙”,四库本作“析”。疑当从四库本作“析”。《咸淳临安志》卷九《省仓下界》:“在东仓铺,创于绍兴八年,旧址极广袤。景定三年,朝廷给缗钱更修,乃析三之二建廒屋八十而垣,其余废物地于外。”[1](3436)“析”字有分的意思,《广韵·锡韵》:“析,分也。”意思是在原址三分之二的地址上新建储存粮食的廒厅八十间。

四、【灵护庙即汉萧相国祠-灵护庙门汉萧相国祠】

《梦粱录》卷十四《古神祠》:“夏禹王庙,在钱湖门城侧。汉留侯祠,在吴山。灵护庙即汉萧相国祠,在定民坊、艮山门外。”

按:“灵护庙即汉萧相国祠”,各本均作“灵护庙门汉萧相国祠”,语义上不通畅。《咸淳临安志》卷七十三《古神祠》:“汉萧相国祠,在定民坊,一在艮山门外,赐额灵护。”[1](4007)据《咸淳临安志》所述,汉萧相国祠分别在定民坊和艮山门外两地建有庙宇,有匾额名为“灵护”,因此俗称“灵护庙”。当改“門”字为“即”字,两者字形相似而发生变讹。

五、【林潭-潭-林□】

《梦粱录》卷十四《土俗祠》:“华严菩萨庙,在林潭。半逻老人庙,在县东北。”

按:“林潭”,学津本、知不足本、武林本、学海本作“潭”,四库本作“林□”。据《咸淳临安志》补为“林潭”。《咸淳临安志》卷《七十三》《古神祠》:“华严菩萨庙,在林潭。半逻老人庙,《祥符旧志》云在县东北,到县二十七里。”[1](4009)五个不同版本中,四库本作“林□”,说明“林”字后面脱了一个字,相对其他版本而言保留了一些根据。之前通行的版本将该句断为:“华严菩萨庙,在潭半逻。老人庙,在县东北。”因为脱了“林”字,语义上无法通畅,所以将下句的“半逻”与上句相连接,以“潭半逻”作地名,以“老人庙”作庙名,误。全句订正后应为:“华严菩萨庙,在林潭。半逻老人庙,在县东北。”

六、【胡则-吴则】

《梦粱录》卷十五《古今忠烈孝义贤士墓》:“杭守胡则侍郎墓,在龙井广福寺之麓。”

按:“胡则”,知不足本作“吴则”。当作“胡则”。胡则是宋代名臣,死后葬在杭州。《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七《冢墓》:“知杭州胡侍郎则墓,在西湖龙井广福院之麓,范文正公作墓志铭。”[1](4169)《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五十八·胡则》:“胡则字子正,婺州永康人。果敢有材气。以进士起家,补许田县尉,再调宪州录事参军。……乾兴初,坐丁谓党,降知信州,徙福州,以右谏议大夫知杭州。”[2](9942)《宋诗纪事》卷四《胡则》:“则字子正,婺州永康人。端拱己丑进士。历太常博士,提举两浙榷茶事,兼知睦州。又为江淮制置发运使,以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官至兵部侍郎致仕。”[4](100)

七、【周仰-周邠】

《梦粱录》卷十五《古今忠烈孝义贤士墓》:“都尉周邠、待制周邦彦,少师元绛三墓,俱在南荡山。”

按:“都尉周邠”,各本均作“都尉周仰”,误,当作“都尉周邠”。宋代有两位周邠,一位活跃于北宋,一位活跃于南宋。本文所指“都尉周邠”,指北宋周邠。北宋周邠字开祖,钱塘人,为陈舜俞女婿,是嘉祐八年进士。周邠曾官至轻车都尉,故称“都尉周邠”。《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七《冢墓》:“周都尉邠墓、周待制邦彥墓,并在南荡山,子孙今居定山之北乡。”[1](4169)又卷七十《方外僧·怀显》:“西湖持净大师,政和中撰《钱塘胜纪》五卷,朝请大夫、轻车都尉周邠为之序引。”[1](3991)陈舜俞、周邠在杭州与苏东坡交往甚密,多有诗歌唱和。苏东坡曾在陈舜俞逝世后为其撰《祭陈令举文》,赞其“学术才能兼百人之器”。《宋诗纪事》卷二十三《周邠》:“邠字开祖,钱塘人。嘉祐八年进士。元丰中,为潥水令,仕至朝请大夫、轻车都尉。苏轼倅杭,多与酬唱,所谓周长官者是也。”[4](570)《施注苏诗》卷十一《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周邠字开祖,钱塘人。东坡倅杭三年,与开祖数从湖山之游,见于酬唱,故云‘西湖三载与君同。是时开祖为乐清令,雁荡山寔在境内。”[5](13)周邠与苏东坡唱和作品颇多,现可见的包括《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顺可久惟肃义诠同泛湖游北山》《次韵周邠》《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闻堂中歌笑声以诗见寄因和二首时周有服》等。

据《龙岩州志》卷之十《人物志上》[6](237)记载,南宋周邠,福建龙岩人,于宋嘉泰二年中进士,曾任大庾主簿。其祖父周纟孛,为熙宁六年进士。周纟孛的兄长周纯,为治平四年进士。同为一家人,兄弟叔侄三榜高中,亦在当地传为美谈。

八、【文宪强渊明-强文宪强渊明】

《梦粱录》卷十五《古今忠烈孝义贤士墓》:“文宪强渊明、襄恪赵密等墓并在西溪钦贤乡。”

按:“文宪强渊明”,学津本、学海本、四库本作“强文宪强渊明”,据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改。“强”是其姓,“渊明”是其名,“文宪”是其谥号。《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七《冢墓》:“强文宪公渊明墓,在西溪之钦贤乡。”[1](4169)《宋史》卷三百五十六《列传一百一十五·强渊明》:“强渊明字隐季,杭州钱塘人。……与兄浚明及叶梦得缔蔡京为死交,立元祐籍,分三等定罪,皆三人所建,遂济成党祸。渊明以故亟迁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大司成、翰林学士。……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资政殿学士,谥曰文宪。”[2](11209)

九、【章楶-章粢-张粢】

《梦粱录》卷十五《古今忠烈孝义贤士墓》:“枢密章楶墓,在宝石山寺。”

按:“章楶”,学津本、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作“章粢”,四库本、学海本作“张粢”,各本皆误,当作“章楶”。“楶”与“粢”,形近而误。“章”同“张”,音同而误。据《宋史》记载,章楶是北宋中晚期一位重要的军事家,在徽宗时除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学士,故称其“枢密章楶”。《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传第八十七·章楶》:“章楶字质夫,建州浦城人。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楶以叔得象荫,为孟州司户参军。……历提举陕西常平、京东转运判官、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徽宗立,请老,徙知河南。入见,留拜同知枢密院事,俾其子縡为开封推官以便养。踰年,力谢事罢,授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未几,卒。徽宗悼之,赠右银青光禄大夫,谥曰庄简,赙恤甚厚。”[2](8714)《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七《冢墓》:“章枢密楶墓,在宝石山。”[1](4169)又卷七十八《寺观·崇报显庆院》:“在放马场。显德四年建,旧额栖真。熙宁二年改赐寿圣。崇宁二年,枢密章楶奏乞充功德院。绍定三年,改充皇子永王祁王欑所。”[1](4066)章楶除了军事上屡建奇功外,在文学修养上亦是造诣匪浅,曾作《水龙吟·杨花》,苏东坡盛赞其作“《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辞”,并作词答和《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之后亦有不少士人将两者所作词放在一起对比品评。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五《东坡和章质夫词声韵谐婉》:“章楶质夫作《水龙吟》咏杨花,其命意用事,清丽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便觉质夫词有织绣工夫。晁叔用云:‘东坡如毛嫱、西施,净洗却面,而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耶!”[7](158)

十、【恭孝仪王赵仲湜-敬恭仪王赵仲湜-仪山□□王赵仲湜】

《梦粱录》卷十五《古今忠烈孝义贤士墓》:“恭孝仪王赵仲湜墓在西湖显明寺。”

按:“恭孝仪王赵仲湜”,学津本、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作“敬恭仪王赵仲湜”,四库本、学海本作“仪山□□王赵仲湜”。疑当作“恭孝仪王赵仲湜”。其中“恭孝”为其谥号,“仪王”为其封号。其人初名赵仲泹,后改名为赵仲湜。《宋史》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四·濮安懿王允让》:“仲湜字巨源,楚荣王宗辅之子,安懿王孙也,初名仲泹。熙宁十年,授右内率府副率。累迁密州观察使、知西外宗正事、保大军承宣使。钦宗嗣位,授靖海节度使,更今名。……绍兴元年,充明堂亚献。七年,薨,帝为辍朝,赐其家银帛,追封仪王,谥恭孝。”[2](8714)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一《甲集·恭孝仪王大节》:“恭孝仪王,讳仲湜。……葬西湖显明寺。子孙视诸邸最为繁衍,盖恭孝之报云。”[8](1)

参考文献:

[1]潜说友.咸淳临安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周密.增补武林旧事.[M].朱廷焕增补.刻本.清康熙四十三年朱氏澹宁堂重刊本.

[4]厉鹗辑撰.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宋施元之注.施注苏诗[M].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

[6]龙岩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龙岩州志[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87.

[7]朱弁撰.曲洧旧闻.孔凡礼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叶绍翁,撰.四朝闻见录.沈锡麟,点校.冯惠民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9.

基金项目: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校级课题《〈梦粱录〉校勘研究》2019B07。

猜你喜欢

校勘
《说文校议》校勘方法分析
赵壹《非草書》校勘研究
浅谈王念孙的校勘方法与成就
嘉庆六年影宋刊本《尔雅郭注》研究
中华书局校点本《金史》讹误补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