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

2020-03-17张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浆细胞医学影像多发性

张静

在当前医院临床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中,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增加了患者出现器质性病变,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其中多发性骨髓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它的肿瘤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属于B 淋巴细胞发展到最后功能阶段的一种细胞,因此多发性股随意可视为B 淋巴细胞肿瘤的一种[1]。在患者临床疾病诊断过程中,患者出现多发性骨髓癌会增加骨骼,例如脊柱、骨盆等部位溶骨现象,对患者正常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威胁。但是该类疾病临床特征不明显,并存在较大几率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增加患者疾病恶化的可能性。因此及早采用科学方式诊断患者疾病,对介入患者疾病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深入探究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癌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2019 年5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多发性骨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其他因素对患者诊断结果的影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19 例;平均年龄(45.23±6.07)岁。观察组男28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46.29±4.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本院伦理委员会对该研究知情,并批准研究进行。

1.2 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接受常规检查,例如血细胞分析等。在这一基础上,依据患者分组不同,相应为患者提供不同诊断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X 光检查,首先患者接受CT 检查以定位患者病灶区域,骨质扫描设定设备数据层距5 mm、层厚5 mm。定位患者病灶部位后,并为患者扫描邻近部位脊椎情况。观察组患者接受核医学影像检查,在患者接受检查前24 h,为患者注射18F-氟代脱葡萄糖,于用药后24 h 开展核医学影像检查,其中采用核医学影像检查重点选择患者身体骨部位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针对可以骨部位开展骨断层扫描检查,矩阵设定128×128。患者完成核医学影响诊断检查后,将检查结果上传至本院影像学工作站,由3 名工作经验3 年以上影像学专业医师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形成患者检查结果,用以患者临床疾病确诊,并为患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采用不同诊断方式后多发性骨髓癌检出率,主要包括脊椎骨浆细胞癌、脊髓外浆细胞癌以及脊椎骨髓癌,并分析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其中患者多发性骨髓癌诊断,主要观察患者骨小梁结构变化、有无溶骨现象,有无异常代谢、血流放射性聚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均接受病理学检查,其中观察组患者多发性骨髓癌50 例确诊,其中脊椎骨浆细胞癌24 例,脊髓外浆细胞癌14 例,脊椎骨髓癌12 例;对照组患者多发性骨髓癌50 例确诊,脊椎骨浆细胞癌22 例,脊髓外浆细胞癌18 例,脊椎骨髓癌例10 例。

2.2 两组患者检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疾病诊断检出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出情况比较[n(%)]

2.3 患者诊断影像学结果分析 患者接受X 光检查显示,其平片检查无明显异常,而细致观察患者疑似病变部位可见无硬化边缘创造样溶骨性病变。观察患者长骨可见骨内膜存在被破坏情况。同时实际检查过程中患者胸骨、肋骨以及肩胛骨、脊柱等部位显影不良。采用MRI 检查,分析患者检查结果可见部分患者T1、T2 长信号,而其中7 例患者存在椎体以及椎体附件侵犯情况发生,患者椎体检查存在异常信号。

3 讨论

在当前医院临床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恶性肿瘤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中以肝癌、肺癌等器官性病变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多发性骨髓癌是一种由骨髓内细胞增生引发的恶性肿瘤,常伴有肾脏损害、贫血以及高钙血症等[3]。该类疾病属于临床高发类恶性肿瘤疾病,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诊断措施,造成患者早期疾病确诊率低,不利于及早介入患者疾病质量,对患者生存质量提高造成较大威胁。因此深入分析多发性骨髓癌科学、高效诊断方式,对患者疾病治疗以及提高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医院临床骨科疾病检查通常采用X 光检查方式,其能够较为准确反应患者骨部位伤病情况,具有较高检查检查准确率。多发性骨髓癌由于疾病特性,即易出现溶骨性病变,因此采用X 光检查,能够较为明显显示患者病变部位溶骨情况,对确诊患者疾病具有较高准确率。而在实际检查过程中,采用X 光检查存在较大弊端,采用X 光检查需要连续拍摄多张摄片,从而反映完整骨骼系统,而检查结果通常无法清晰显示肋骨、脊椎等部位骨骼,同时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患者多方位配合,部分疾病较为严重患者难以实现有效检查[4]。

核医学影像检查是当前医院临床诊断各类疾病常用检查方式。在多发性骨髓癌患者诊断过程中,患者核医学影像检查结果通常显示T1 加权像变现为低信号,在T2 加权像上表现为中高信号,该类检查方式对软组织以及骨髓分辨率较高,是临床诊断器官病变以及骨折、骨髓浸润最敏感手段[5-7]。目前在临床上已有相关报道证实了核医学影像检查的优势,多发性骨髓癌患者在采用核医学影像检查时,能够观察到其肋骨病变主要以圆形或点状分布为主,单发性病灶则相应表现为中心缺损。在临床实际检查过程中,采用核医学影像检查,能够准确区分患者多发性骨髓癌疾病病灶,并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类型骨髓癌,使用该类检查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检查不到位以及漏诊、误诊等情况发生[8]。相关研究资料表示,采用核医学影像检查方式来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行检查时,能够有效规避常规CT、磁共振成像所存在的如漏诊等缺陷,保障了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后续治疗效果起到了促进提升的作用,具有着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而另有研究通过对比X 线检查方式以及核医学影像检查方式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运用效果,发现核医学影像的检查准确率能够到达95%以上,而X检查仅为80%左右。说明X 线对于多发性骨髓瘤虽然能够起到诊断作用,但依然有部分患者病情诊断效果不佳,而核医学影像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诊断率,让患者的治疗得到更准确的依据,证实了核医学影像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诊断具有着较佳运用价值[9]。

在临床实际放射科疾病检查过程,核医学影像检查方式能够通过更加具体观察患者临床多发性骨髓癌患者疾病实际情况,其中该类检查方式能够更加清晰观察患者胸部、腰椎以及骨盆部位肿瘤病变情况,而相应的X 光检查方式,能够较为清晰反映头盖骨、脊柱以及四肢部位。但是在当前临床患者疾病实际检查过程,较X 光检查所需摄片多、图像清晰度差等条件限制,采用核医学影像检查,能够更多反映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同时在实际检查过程中,采用核医学影像检查方式,能够进一步显现患者多发性骨髓癌疾病肿瘤数量,同时清晰反映该类疾病对患者脊柱、脊髓等重要骨骼部位侵犯程度,对具体掌握疾病分期,相应调整患者治疗方案意义非凡[10]。

本研究中,采用核医学影像检查的观察组患者脊椎骨浆细胞癌、脊髓外浆细胞癌、脊椎骨髓癌的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整体诊断准确率也显著高于采用X 光检查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核医学影像能够显著提高多发性骨髓癌患者的诊断率。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核医学影像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多发性骨髓癌患者疾病,并相应区分患者疾病类型,对介入患者疾病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浆细胞医学影像多发性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甲状腺髓外浆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颅内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