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意义和路径

2020-03-15马晓兰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沂蒙精神沂蒙党课

寻 芬 马晓兰

“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意义和路径

寻 芬 马晓兰

[山东建筑大学]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亟需加强,个别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或是随大流入党,或是单纯为了就业加分。“沂蒙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包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涵养爱国主义情怀。建议以建设“红色党支部”,开展“微党课”活动,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路径,把“沂蒙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育人的主旋律中。

“沂蒙精神”;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对高校来说,他的基本使命包括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对总书记的要求必须做出积极的应答。高校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落实根本任务过程中,强化大学生尤其是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目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不足,个别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又怎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有的是随大流,看到周围同学申请入党,自己条件不差,也申请入党;有的纯粹是觉得入党可以为求职就业增加砝码;有的只是觉得党员身份比较光荣而申请入党[1]…… 这些不端正的入党动机势必会减弱党组织的先进性,削弱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亟需加强。

一、“沂蒙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管子》中有言“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天下为天下”。“水中火线桥”“红嫂乳汁救伤员”“小车运军粮”……沂蒙百姓用“博爱”和“大我”书写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诠释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十六个字为核心的沂蒙精神。[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沂蒙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与沂蒙精神相融相通。沂蒙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培育和践行的生动素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下要坚持传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不懈追求,就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高校是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之一,是引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阵地。而大学生党员在学生队伍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更应该传承沂蒙精神,像沂蒙百姓一样,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一是要学习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要笃行,遇到问题坚决不能不当旁观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危险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错误要敢于承担责任,求真务实,踏踏实实成长成才。

(二)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用一个比喻讲,理想信念是青年学生思想行动的“总开关”,如果青年学生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在精神上缺“钙”。而理想信念从哪里来?来自于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把红色基因激活,才能坚定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新的内涵,使之转化为激励人民群众进行伟大斗争的强大动力。”

为人民谋利益是沂蒙精神形成的前提条件。[3]沂蒙精神的红色基因体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党员与群众做到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是因为党领导的八路军、解放军模范践行了群众路线,抛头颅洒热血去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将这种红色基因永续传承,确保红色基因始终流淌在学生党员的血脉中,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坚定不移跟党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就能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沂蒙精神的红色基因体现在“爱党爱军、开拓奋进”,大学生党员要坚守崇高的政治信仰,将自己的命运同党和国家紧密关联,不断开拓进取、敢为人先;沂蒙精神的红色基因体现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大学生党员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困难,都要顾全大局,自强不息,争做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涵养爱国主义情怀

沂蒙革命老区,是中国四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素有爱家爱国的优良传统,最好的写照是陈毅同志的描述“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4],沂蒙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坚持“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著名的渊子崖保卫战中,300余名村民与1000多名日寇殊死搏斗,牺牲147人,歼敌121名。沂蒙根据地军民在国难家难面前挺身而出,展示了为国为家奋战到底的决心和担当,最好的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诠释了爱国就应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为国家奉献,为人民奉献。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条件变化了,历史任务也变化了,新时代的年轻人有着新的责任与担当。但是沂蒙精神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它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需要一代代的接力与传承。利用好沂蒙精神的一卷卷生动教材,让大学生党员明确无论何时都要秉持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做沂蒙精神最坚定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做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二、“沂蒙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行路径

(一)建设“红色党支部”

由高校党委制定“红色党支部”有关的实施方案与建设指导意见,以具有光荣传统的沂蒙革命老区或与沂蒙精神发扬传承的著名历史人物对红色党支部进行命名,比如建设蒙山党支部、沂水党支部、兰陵党支部、蒙阴党支部、临沭党支部、莒南党支部等。一是通过顶层设计使得每个学院建有一个红色党支部,让学生党员沉浸在沂蒙精神和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洗礼中成长和成才,开创涵养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二是夯实红色党支部学习机制,即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阅读《沂蒙精神-中国梦》等红色经典著作,观看《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等红色影视作品,传唱《沂蒙山小调》《谁不说咱家乡好》等红色歌曲,围绕“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红嫂”扛起门板架起火线桥等讲述沂蒙红色革命故事,走访沂蒙革命老区老红军、老党员,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等。这样可以激发大学生党员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和缅怀,让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形象更加牢固扎根在心中。三是不断丰富“三会一课”的学习内容,将沂蒙红色经典和新时代时事政策融入其中,使其“沂蒙精神”主题特色鲜明。大学生党员在感悟沂蒙红色文化魅力的同时,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的新思想、新政策、新战略的理解,增强党支部“三会一课”的育人实效。

(二)开展“微党课”活动

“微党课”又称微课党课,就是以“微课”的形式创建的党课教学资料, 它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知识点突出、形式新颖、针对性强。[5]“微党课”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了形式,可以增强党课的吸引力,促进学生发挥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一是鼓励学生党员在“微党课”中将“沂蒙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主题活动结合,将“大理论”同大学生关注的“小事件”相结合,将“文件语言”与大学生常用的“通俗语言”相结合,重温沂蒙革命历史,述说沂蒙故事,以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解读“沂蒙精神”,解析理论热点,回顾峥嵘岁月,展示新沂蒙发展成就。

(三)开展“沂蒙精神”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这片红色沃土,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沂蒙人民用汗水、乳汁甚至鲜血,创造了伟大的沂蒙精神。鼓励学生党员组织寒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实践内容以学习践行“沂蒙精神”为主,到《跟着共产党走》诞生地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村、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立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调研学习,走访老红军、老党员,听他们讲发生的故事。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党员走进沂蒙革命老区,探访沂蒙精神的发源地,去深入理解沂蒙精神,在缅怀革命先辈的基础上,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身体力行地去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吃苦耐劳,勇于拼搏,沂蒙精神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动力,大学生党员是沂蒙精神的学习者,更要争当沂蒙精神的传承人。

(四)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坚定学生党员入党初心和使命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党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在新时代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组织一定要植根于人们群众,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服务性。鼓励高校党委、学院党委与社区党委共建“大学生党员实习基地”,通过活动对接,带领大学生党员走进社区基层,增长才干,同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不仅年轻,还有头脑有干劲儿,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在基层服务把沂蒙精神的内涵“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实干得以体现。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理解,不仅在思想上入党,更是从组织上、作风上、纪律上向党组织靠拢,在学习党建理论的前提下,理论结合实践,真正做到“边学边做”。

(五)融入校园红色文化育人主旋律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高校党委、党支部应注重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用红色基因为青年大学生补钙壮骨。一是推动沂蒙精神融入教学主渠道。依托党课、团课、形势与政策课,邀请党史专家学者对沂蒙精神进行宣讲。以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为单位开展“弘扬沂蒙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团日活动、班会,组织大学生党员交流学习心得,深化思想认识。二是开展沂蒙精神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自编自演课堂情景剧、微电影,引导学生深化对沂蒙精神的理解。组织“走进沂蒙”党史知识竞赛、“传承沂蒙红色记忆”原创诗歌征集等,引导学生回顾沂蒙历史、理解沂蒙精神。组织“红色沂蒙”主题演讲和朗诵大赛,宣传沂蒙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校、院、班三级宣传平台,包括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组织学生创作“沂蒙精神”主题微视频、小游戏等网络文化作品。组织开展“弘扬沂蒙精神、做沂蒙精神传人”主题征文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将以“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为内涵的沂蒙精神的红色基因注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及成长的全过程,渗透在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党性认识和修养。

[1]王孙琳,秦宗槐.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67-68.

[2]王志东.新时期沂蒙精神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37-38.

[3]潘洪娥.沂蒙精神:服务型政党建设的一个分析视角[J].临沂大学学报,2015,37(03):27-31.

[4]陈新岗, 陈强.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奇迹与启示:货币、金融与经济政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52.

[5]孙毓蔓.以“微党课”为载体加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建设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34(05):140-144.

(责任编辑:赵鹏程)

猜你喜欢

沂蒙精神沂蒙党课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沂蒙精神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沂蒙精神”的践行者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
沂蒙精神的形成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