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模式下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2020-03-15姜永增潘军刚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后勤绿化师生

姜永增 潘军刚

社会化模式下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姜永增 潘军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大背景下,主动打开校门,吸引社会优质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稳步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积极发挥育人功能,加强文化后勤建设和平安后勤建设,建立了一套先进可靠的后勤保障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高校后勤社会化之路。

高校后勤;社会化;信息化;保障体系

一、引言

《高校后勤中长期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形成以“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规范自律、部门依法监管”为主要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二、后勤社会化服务模式

200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下简称“我校”)利用新校区建设契机,引进社会服务企业进入青岛校区办后勤,水电运行、保洁、绿化、会务、餐饮、楼管等全部委托社会企业进行服务,一举甩掉了高校办后勤的包袱,迈上了社会化道路,形成了真正的甲乙方关系,实现了“管办分离”。事实证明,我校后勤改革的方向完全正确,改革的处境非常有利,改革的势头也不断向好。

三、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内容

近几年,围绕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我校在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积极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在质量后勤、科技后勤、绿色后勤、文化后勤、平安后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量”上。

(一)学校搭台企业唱戏,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进一步扩大学校后勤服务市场,在新一轮物业合同期内,物业公司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整合、优化,在动力运行、绿化、保洁、楼宇管理、会务等既有服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消防、安防、体育馆管理等内容,实行后勤与安保全校一盘棋,避免推诿扯皮,便于校园联动联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物业、大后勤,为保障学校发展稳定筑牢了基础和防线。为方便学生生活,采用BOT融资模式(设备、装修、运行维护和人力等成本全部由企业承担),引进社会资本3600余万元,在不增加学校办学成本的条件下改善了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实施“三水进公寓工程”,即洗浴进公寓、直饮水进公寓、洗衣房进公寓,对原有学生宿舍活动间或卫生间作为水房或淋浴房,学生足不出楼即可饮水和洗浴,大大方便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废除锅炉房、浴室、换热站、开水房等设施用房,腾空面积1980平方米,缓解了学校活动用房紧张等压力;实施“餐厅质量提升工程”,由餐饮服务企业投资,对餐厅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提升和改造,在不增加饭菜价格的前提下,对饭菜质量、饮食结构、后厨环境、就餐环境进行改善提升,提高学生饮食服务品质,其中荟萃苑餐厅改造后成了学生心中的“网红餐厅”,将全国第一家打九折的肯德基餐厅引进校园,拓宽了学生饮食服务结构,满足了师生多元化需求;引进校园综合快递公司,对所有的快递公司进行整合,彻底解决了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有效治理了快递业务脏、乱、差等问题。

(二)借助智慧信息手段,开发专业服务软件,提升后勤科技含量。为解决后勤监管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历时5年,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后勤综合服务大厅,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加了“智能手”和“科技眼”,实现了斗室之内“抓后勤”和“管后勤”。后勤综合服务大厅涵盖了能源监管平台、暖通空调节能控制平台、网上报修平台、绿化数字校园系统等10余个信息化管理软件,实现了监管区域横向到边、竖向到底,以及后勤服务的网格化,让后勤人员方便、快捷、清楚地掌控整个校园的后勤服务情况和运行状态,例如暖通空调节能控制平台可以告诉我们供暖和空调使用过程中“节什么、怎么节、节多少”的问题;网上报修平台可以清晰地记录“什么坏、在哪里、修了么”的 问题;绿化数字校园系统可以知道校园绿化“有什么、有多少、在哪里”的问题,还可以知道“管什么、怎么管、管的怎么样”的问题。后勤科技手段的利用,颠覆了传统的后勤服务和监管模式,让所有服务内容由暗地隐藏变为公开透明,让服务的盲点、漏点和缺点暴露无遗,为后勤监管提供了平台和数据支撑,对提高服务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提升校园绿化环境,大力实施节能改造,传递绿色育人正能量。稳步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加快构筑“以校园绿化为底色、以节能减排为主线、以绿色育人为目标”的绿色校园建设体系,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引导师生参与节能活动及节能创新,形成了“智慧、绿色、和谐”的节能文化氛围。校园绿化方面,在“四园、一山、一轴”的绿化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增设了牡丹园,成了校园绿化的点睛之笔;节能减排方面,结合我校绿色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步骤,积极开发和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稳步开展节能改造。近四年,投资3600余万元,实施了空气源热泵洗浴及废水余热回收改造、供暖换热站安装真空脱气机、实验室通风系统变频改造、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改造、校区绿化喷灌系统改造等节能、节水改造项目40余项;绿色育人方面,定期举办节能环保周、节水周、节能环保大赛、光盘行动、毕业生绿色离校等系列活动,后勤指导成立的大学生“GREEN OIL”绿色环保协会受邀参加2018年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并获得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在2019亚太区绿色校园联盟大会(ASCN)上获得两项“最佳演讲奖”、两项“Excellent Student Activity”奖和“最佳海报奖”。校园绿化、节能工作与育人工作的密切结合,使学生置身于校园每一个角落,都能够体会到绿化与节能的精心布局和广泛应用,让学生把绿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环保之花飘进万户千家。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后勤文化建设,培育凝聚后勤力量。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校后勤人提出了不忘“以人为本,用心服务,打造师生满意后勤”这个初心,牢记“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美好校园生活需要,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卓越后勤保障”这个使命,力争将后勤人的初心镌刻到校园的一砖一瓦,将后勤人的使命溶解到食堂里的一菜一汤,校园里每个角落都凝聚着后勤人上下一心、共筑美好校园的强大合力。为落实好后勤人的初心和使命,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后勤与师生面对面、聘请学生后勤工作信息员、邀请学生参观餐厅后厨、召开后勤民主监督委员会等形式,设立24小时后勤服务专线,及时收集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意见建议,主动了解师生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积极听取师生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将之化为后勤和服务企业的改革动力和努力方向,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定期举办“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服务品质”表彰大会,对后勤各服务企业先进个人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后勤文化建设,进一步凝心聚力,让所有员工把初心刻进心里,把使命扛在肩上,努力实现我们的“后勤梦”。

(五)坚持红线思维和底线思维,围绕教学科研生活,彻底消除隐患存量。把保护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和高压线;把保障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作为最低要求,这是一条不能踩踏的底线。紧紧围绕水、电、气、暖等四条生命线,以及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进行了一系列安全大整改,如利用空气源热泵及废水余热回收技术代替燃气锅炉,压力容器存在的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对实验室既有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加装变频风机,提升实验室内部环境质量,维护师生身体健康;对餐厅排烟系统进行改造,加装前端油烟净化设备,消除烟道挂油起火隐患,确保烟气排放达到环保要求;直饮水替代开水房,既方便了学生生活又消除了室外暖瓶人为投毒风险;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安全加固,将锈蚀的铁栏杆统一换为经久耐用的铝合金栏杆,对女生楼一层阳台进行断桥隔热铝合金窗封闭,消除学生公寓安全隐患;将高低压变电所、电梯、制冷机房等重要设施设备托管给专业服务公司,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提高应急事故处理能力,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平安校园建设;聘请国家食药局专家教授团队为我校提供第三方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日常监管,筑牢舌尖上的安全。

四、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效益

量的改变促成质的提升。“五个量”的实施,带来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经济效益方面:社会优质资本的引入,节省学校投资3600余万元;各种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每年可节约能耗支出400余万元。社会效益方面: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先后在人民网和中国教育报刊发了“小机关”玩转“大后勤”和信息化提升大学后勤服务质量两篇文章;2019年6月,我校后勤负责人受邀参加“绿色发展、节能先行”高校发展论坛,并接受专访;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被列入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峰论坛典型案例。

五、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校后勤工作点多、面广、线长、体庞,如何利用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以下几点思考可供借鉴:

(一)继续转变观念、扩大开放,取企业之长补学校之短。进一步放开学校服务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通过BOT、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等合作方式,利用社会资本逐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通过引进社会优质服务企业,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

(二)革旧立新,精进不休。因校制宜,量身打造一套集服务要求、服务标准和惩罚机制为一体的“管理组合拳”,要求服务企业敢于打破传统管理思维束缚,倒逼企业自我加压,对管理流程进行再造,把学校要求弄懂吃透,落地落实,主动迎合学校发展需求,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三)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在相互尊重、共谋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互惠互利,共荣共赢”的合作发展理念,让学校与企业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干好每件事。“学校赢”——通过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学校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师生满意度得到提高,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美好校园生活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企业赢”——通过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服务企业的合理利润得到保障,管理理念得到提升,服务质量得到师生认可,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智能化监管。不断完善后勤服务综合监管平台,加快开发企业综合监管软件,通过平台可以清晰地掌握有多少人在服务,在哪里服务,服务的标准是什么,服务的内容是什么,服务的效果怎么样。

(五)打破原有“大锅饭”模式,实行服务承包责任制。要求后勤服务网格化,做到“服务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实现责任明晰、奖惩分明,便于企业自我管理。

(六)建立全校全员监管机制。将所有服务的标准、责任人、监督电话在服务场所公之于众,接受全校师生监督,做到人人可投诉、人人可以监管。

(七)实行现场检查周会制度。全体后勤管理人员和全体企业管理人员每周定期检查企业服务情况,严格对照标准要求,发现问题当面解决,举一反三、以一儆百,对服务企业形成高压态势,时刻绷紧服务质量这根弦。

(八)实行企业效益弹性机制。将问题与效益挂钩、投诉与效益挂钩、扣分与效益挂钩,让企业真正体会到“要想效益好必须服务好”的生存理念。

(九)定期与后勤委员会、学生会、学生信息员等师生团体组织进行面对面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彻底解决问题。

(十)扩大第三方专业监管范围,确保监管的专业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在现有学生餐厅第三方监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在涉及到学校财产安全和师生人身安全等场所引入第三方监管,聘请质量技术监督局、电力公司、燃气公司等专家对电力、电梯、燃气、压力容器等设施设备进行专业监管。

(责任编辑:赵相华)

猜你喜欢

后勤绿化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后勤服务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