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食品安全工作的育人功效

2020-03-15朱丽娟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高校后勤后勤

朱丽娟

高校后勤食品安全工作的育人功效

朱丽娟

[西安外国语大学]

高校食品安全工作与学生接触频率高,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观念素质养成密切相关,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因此,通过食品安全工作的各环节发挥高校育人的作用,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学生的衣、食、住、行每个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身心健康、行为习惯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饮食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和注重食品安全工作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两方面着手,阐述具体可行的育人措施,以期为后勤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提供借鉴。

高校后勤;食品安全;服务育人

高校后勤的服务保障职能、丰富的育人资源和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决定了后勤是落实立德树人、服务育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1]鉴于目前高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现况,学校应注重饮食环境建设,加强团队内部培训及管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在管理服务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标。在对外承包食堂中,如何在做好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形成“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是尤其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食品安全工作的现况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体大,且每天处于动态变化中。从晨检到夜间安全检查,事无巨细,每一项工作都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现有高校后勤餐饮基本以高校和社会企业为主体[2],餐饮服务育人要求高校和社会企业有机结合,找到经济效益和服务育人的平衡点,体现高校食堂的公益性。社会企业承包的高校学生食堂主要任务是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结合企业的专业性和学校性“教”的本质,践行服务育人、劳动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学生在享受服务的过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目前社会企业承包的学生食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校经费侧重教科研,后勤经费投入有限,后勤员工对后勤工作的不认可,后勤从业人员思想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老龄化趋势显著等问题;[3]二是缺乏青年专业人才,目前高校后勤的管理与专业技术队伍年龄老化,专业技术能力有限,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三是激励制度不完善,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大多是机械低效率的重复,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总结提升的能力较差;四是服务育人的思想意识和理念减弱,不能将其日常工作与育人结合起来,从而导致其服务学生的水平难以提升。[4]因此,高校学生食堂要不断完善制度与队伍建设、借助现代化设备和监管系统、利用大数据等手段确保高校学生食堂的食品安全、服务质量和育人水平。

二、高校食品安全工作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一)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

学校食堂的环境卫生状况既可以反应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状态,也可以反映员工整体素质。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食品营养也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关注点,怎样吃得健康、科学、合理是广大师生的需求。食堂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海报、多媒体宣传、视频播放等形式,在就餐区向就餐师生宣传中国膳食文化,指导师生更加健康、科学、营养地摄食,明白怎样吃、吃什么、吃多少。在满足师生正常需求的同时也应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也可以反过来引导学生食堂生产更健康、更营养的饭菜。还应该向学生宣传国家食品安全及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法律法规,实现供需双方共同监督的作用。

(二)建立与学生多渠道沟通

学生食堂应通过各种渠道跟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比如校学生会权益部、伙食管理委员会、学生座谈会、深入学生调查意见、学生意见反馈群、服务台、组织学生参观食堂后厨等,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体验式、启发性教育。一方面,食堂可以通过以上渠道,得到学生反馈的各种意见,不断促进食堂越办越好。另一方面,食堂还可以密切关注学生群体舆情动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相关问题,了解并解食堂的运营和工作,使学生关心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有效化解和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从而使更加认同和尊重饮食人的付出和劳动成果。

(三)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高校后勤服务区域作为校园劳动密集区,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后勤服务中,在不同的劳动岗位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从而使学生学会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5]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后勤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食堂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社会实践机会,比如高峰期帮忙售饭,打扫餐桌、外卖送餐及对相关事件采访报道等等。通过这种勤工助学实践方式,学生一方面获取相应收入,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生阅历,磨炼了心智,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了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结语

学校后勤食品安全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与教书育人具有异曲同工之效。[6]课堂教学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理论,而后勤饮食安全监管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长学生生活常识以及课堂外生存法则和智慧。食品安全及其育人工作没有尽头,唯有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后勤工作服务学生能力、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升内涵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个体独立性、社会责任性和社会实践性能力,贯彻落实饮食安全工作的“三全育人”。借助高效、优质的后勤管理服务,对学生的素质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向学生传递科学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1]张文军,刘强.高校后勤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高校后勤研究,2020(07):73-75.

[2]王丽晓,张晓雨,毛波杰.创新高校学生餐饮管理服务育人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0(01):40-41.

[3]朱震杰.服务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党组织建设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0(01):48-49.

[4]周明鹏.高校后勤服务学生的现实境遇及应对理路[J].高校后勤研究,2020(03):9-11.

[5]张文超,何宇潇,路正社.浅谈高校劳动课与后勤服务结合的育人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331-332.

[6]徐静,姚小波,李进,徐学英.新时代强化高校后勤管理“三服务、三育人”功能的思考——以西昌学院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01):100-103.

(责任编辑:杨书元)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高校后勤后勤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健康科普推进医疗服务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高校服务育人的内容和机制研究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