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初探

2020-03-15田晓芳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育人

田晓芳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初探

田晓芳

浙江农林大学后勤集团]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和价值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融合了大学精神在内的企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后勤企业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功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在后勤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举措。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育人功能;企业发展

一、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和经营形象的总和,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包含了思想、氛围和隐形规则,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组成,具有独特性、继承性、相融性、人本性、整体性和创新性,其本质是一个群体的行为自觉,它为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

二、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作用

高校后勤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高校为师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服务型企业,其发展与高校的发展休戚相关。高校后勤的企业文化作为大学校园的亚文化,其历史渊源植根于大学校园,和大学文化一脉相承、和谐统一,既体现社会责任的教育属性,又有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公益属性。[2]同时,高校后勤作为社会化企业,具有企业文化所具备的特点,在员工管理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

高校后勤企业立足高校发展,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具有姓“教”的属性。高校后勤企业入驻大学校园,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住宿服务、餐饮服务、楼宇服务、校园商业服务等生活服务,孕育了鲜明的大学校园特色饮食文化、寝室文化等校园服务文化,高校后勤员工提供的优质服务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品质,发挥了服务育人的独特功能。[3]

高校后勤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师生提供服务的同时把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融入到管理和服务之中。高校后勤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吸收学生参与权益保障事务,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在提供后勤服务的同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其管理育人功能。

此外,高校后勤企业还通过完善和升级服务设施设备,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以优良的后勤服务场所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二)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在员工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组织,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所有的制度和活动都需要员工来执行,企业的一切能量最终取自于员工的能动性。[4]企业文化作为高校后勤企业的软实力,在高校后勤企业管理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发挥员工的制度约束和情感激励作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价值理念和内在约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引导着员工保持健康良好的从业心态。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也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中主要存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了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大多数高校后勤企业引入了现代化市场管理机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不少高校后勤企业改革不彻底,行政化体制色彩浓厚,企业文化建设主要由高校后勤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或工会负责人领导,通过组织行为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6]这种模式的弊端是缺乏长效机制,由于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因人而异,常常因后勤企业负责人的岗位轮换而导致文化建设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

(二)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在企业文化建设兴起的过程中不少后勤企业陷入了误区,或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形象工程,或等同于文体活动,或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等等。此外,还有些后勤企业文化照搬照抄,同质化严重。有些高校后勤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口号轻落实,重宣传轻执行,到最后流于形式,变成了写在纸上、印在册子上、挂在墙上的装饰品。

(三)高校后勤企业的外包服务弱化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企业为满足师生不断提升的个性化需求,引入了丰富的社会商业资源,作为后勤基础服务项目的补充,诸如食堂外包、物业服务外包等分模块的服务外包项目。此外,很多高校也引入了整体后勤服务外包模式,后勤作为高校的职能部门不再提供具体的后勤服务,转而执行对后勤外包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职能。外包服务模式在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为专业便利的市场化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后勤企业和高校发展目标不一致等问题。[5]由于外包服务单位自负盈亏的社会化企业性质,其经营的主要目标必然是盈利,容易导致服务成本增加而服务质量下降。此外,外包模式的引入往往通过招投标的模式,存在着服务周期短期化问题。后勤服务外包企业存在着员工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偏低,对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缺乏认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高校后勤企业的文化传承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也弱化了后勤企业的文化育人功能。

四、加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建立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其建设周期长、见效慢、投入大。[6]要明确高校后勤企业服务于高校发展,体现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充分认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在高校和后勤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建设纳入后勤企业战略发展体系中去,纳入到后勤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去。建立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规范,实现有效规划和科学管理,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持续的系统工程,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和持续性的人财物投入。

(二)凝练具有高校鲜明特色的后勤企业文化

大多数高校后勤企业的前身都是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作为大学的附属部门,有着鲜明的高校文化特色。在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凝练和提升,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实现“三个融入”,即把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融入在内,把校园环境文化和地域环境文化融入在内,把后勤企业自身的历史传统融入在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从实际出发,从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理念和企业环境全方位地凝练出具有高校和后勤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后勤服务外包企业管理

要通过加强后勤外包服务企业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引导服务外包企业树立和高校后勤相一致的核心价值观,引入制定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以结果为导向,把师生满意度测评纳入业绩考评。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加强员工的通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把后勤企业文化灌输到外包服务企业的日常管理理念中去,提高外包服务企业员工在校园中的归属感,建立和谐一致的后勤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外包企业员工在后勤管理中的工作积极性。

(四)把企业文化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全体后勤员工的共同努力,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全体后勤员工为着力点。[7]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要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获得员工的自觉认同和遵守;只有把企业文化内化为员工的行动自觉,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员工管理中的作用。此外,还要通过日常培训、专题宣讲、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对企业文化进行宣贯,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员工渗透大学文化和后勤企业文化的内涵,让员工充分认知企业文化的内涵,给予员工以充分的自由平等及自我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员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7],增强后勤企业员工的归属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员工管理中的约束和情感激励作用。

五、结语

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后勤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去,建立和完善具有高校后勤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让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在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功能的同时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部推动力。

[1]记照燕.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J].全国流通经济,2002(15):47-48.

[2]田晓芳.浅论大学精神与高校后勤文化[J].高校后勤研究,2019(05):12-14.

[3]蒋元春.高校后勤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8)9-13.

[4]林丁妮.浅谈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如何塑造企业文化[J].财富时代,2019(08):101.

[5]邝梅英.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99-200.

[6]夏红.余瑶等.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13(06):101-103.

[7]熊燕,韩国梅等.高校后勤培育特色企业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领导科学论坛(理论版),2015(01):48-49.

(责任编辑:赵鹏程)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