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磁学”,让物理知识走进生活

2020-03-15江西徐华良

高中数理化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电磁学电磁波电流

◇ 江西 徐华良

力学与电学是高中物理的两大难点.其中电磁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所以学生感觉难度更大.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电磁学知识具体化是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物理知识生活化为基本思路,从链接生活素材、调动生活经验、解决生活问题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拓展资源、深度学习、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攻克电磁学知识难点,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1 链接生活素材,拓展资源

链接生活素材对课前导入、课中讲解以及课后拓展各环节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教学时机和教学环节,为学生链接与电磁学知识相关的生活素材,通过更具直观性、形象化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讲到电磁学中“电磁波”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可能对这个概念很陌生,但对电磁波的应用却很熟悉.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移动通信、卫星信号、导航、遥控、定位等常见的生活素材.比如在考试时为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会使用信号屏蔽仪,这是因为手机接收信号就是通过电磁波的传播,这类信号干扰设备会产生电磁波的干扰,对手机信号产生影响.通过这样的新课导入,学生学习电磁波这一物理概念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了.

电磁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比如电磁理疗、微波炉、电磁炉,还有学生最为熟悉的校园一卡通等.不同的生活应用与电磁学中不同的知识点相对应,教师可以通过链接这些生活素材调动学生探究电磁学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再带领学生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2 调动生活经验,深度学习

电磁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和感受了电磁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但还不知道其中蕴含的电磁学知识.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磁学概念、原理、性质等物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去学习电磁学,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学习电磁学中“交变电流”的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交变电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首先教师可通过电磁炉加热的例子来带领学生分析,加热过程中高频交变电流转换成交变磁场,这个交变磁场在金属锅上形成环形电流导致发热.这时,有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指出,要想使电磁炉产生交变电流,只能使用金属锅.自己在生活中使用过砂锅、陶瓷炉和石锅等,发现它们都不能用电磁炉来加热,通过对交变电流这节知识点的学习终于找到了原因,无形中促进了学生对这节知识的深度学习.

电磁现象可以说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尝试让物理知识走进生活的切入点.当学生能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中感受到电磁学知识时,知识的抽象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这样形成的知识也更加灵活.

3 解决生活问题,学以致用

如果说链接生活素材、调动生活经验是将物理知识生活化,那么解决生活问题就是生活知识的物理化.在借助习题巩固电磁学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运用电磁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学以致用中深化知识的理解.例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磁波的原理,教师不妨让学生运用电磁波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让物理知识走进生活的具体实践方式有很多.而要想使生活化教学真正发挥出强大的教学效用,还需要教师在链接生活素材、调动生活经验、解决生活问题的方式以外思考和摸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攻克难度较大的物理知识模块.

总而言之,学生的生活体验、实际经历是他们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最本源、最直接的认知基础.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使生活素材为新知识的理解、内化、应用而服务,推动学生的认知不断朝着抽象性的知识靠近和发展,直至获得新知识的意义,这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关注的方向.

猜你喜欢

电磁学电磁波电流
基于PM算法的涡旋电磁波引信超分辨测向方法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
演示实验在中职电磁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有效应用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电磁学探究式教学探讨
电流“勤劳”的体现
神奇的电流
基于设计的研究在探究式学习单开发中的应用——以中国科技馆电磁学学习单《奇妙的原电池》为例
电与电流
《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大学物理·电磁学》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