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化学试题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命题视角与解题策略

2020-03-15江苏储呈俊

高中数理化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关键在于基本操作性质

◇ 江苏 储呈俊

1 以古代先进技术或优美诗篇为素材,考查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解题策略]解答以古代先进技术为素材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平时应多注重如四大发明、青铜器、陶瓷、丝绸等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积累,解题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题目中的性质和反应逐步推敲即可得出答案.解答以优美诗篇为素材类试题的关键在于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诗句内涵,抓住诗句描述具体物质的关键字词,根据选项分析其具备的重要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例1中华民族先进的科技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硬度大

C.“司马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柄)指南.”司南中“杓”所用材质为Fe2O3

D.“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蒸馏操作

制瓷器的主要原料为黏土,选项A 说法正确;后(司)母戊鼎属于铜合金制品,硬度大,选项B说法正确;“杓”所用材质为Fe3O4,选项C 说法错误;“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蒸馏操作,选项D 说法正确.答案为C.

2 以传统文献为素材,考查具体物质化学成分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在于挖掘文献中的关键字词对物质的描述,排除干扰信息,回归课本并根据选项逐步推敲即可锁定答案.

第二天,雨继续下,赛马会上人声鼎沸,渐渐渗透的寒冷令我的牙齿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打颤,当刚烤干的衣服再湿透时,赛马会结束了。我躲在拥挤的大卡车里,不知什么时候,雪花飘落在草原上。一路上车子在缓慢地摇晃,一位老大娘用藏袍裹着我,搓着我冰冷的手,偎依在她怀里的那种温暖逐渐沉淀到我的记忆里。

例2《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溶解大部分金属,该“强水”为硝酸,选项B正确.答案为B.

3 以传统文献为素材,考查实验基本操作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在于抓住文献中所描述的操作、现象、对物质性质的具体描述,根据选项逐步排除即可锁定答案.此外,熟练掌握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是解题的基础.

例3《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文中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萃取 B.溶解 C.过滤 D.蒸馏

文献中描述的操作包含了对茶叶里有机物的溶解、萃取、过滤等,没有涉及的操作为蒸馏,选项D 未涉及.答案为D.

4 以传统文献为素材,考查学生综合素养

[解题策略]该类型题目较为综合,需逐个分析各个选项,排除肯定正确或错误的选项之后再仔细推敲余下选项即可顺利选定答案.

例4古诗词的意蕴含蓄,意境深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中的“霾尘”是指弥散在空气中的PM 固体颗粒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D.“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说明分子不断运动和扩散

“柳絮”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选项A 说法正确;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胶体,选项B 说法错误;细菌使动植物遗体不断腐烂、分解等,包含了复杂的化学变化,选项C 说法正确;麝香中含有的粒子向四周扩散,说明分子不断运动和扩散,选项D 说法正确.答案为B.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高考中的考查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多重视物质性质与用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进行适当训练,做到技巧与方法的统一,便可快速解题.

猜你喜欢

关键在于基本操作性质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秦岭之巅”真的高不可攀?——不,关键在于思维融入“大格局”
致广大 尽精微——实验基本操作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点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医改的关键在于公立医院改革
厉害了,我的性质
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化学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