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创新分析

2020-03-15王亚伟

人物画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

王亚伟

摘   要:高校音乐基础理论与和声学等音乐理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对应的习题训练,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诚如夸美纽斯所说,所教的科目若不常有适当的反复与练习,教育便不能够达到彻底的境地。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创新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创新

音乐理论是学生了解音樂发展历史,学习演奏、歌唱以及乐器等相关知识的根基。在如今的高校音乐教育实践中,有很多学生对音乐理论的掌握并不牢固,甚至会忽视音乐理论学习,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音乐技巧的训练方面,导致学生在音乐学习当中常常会遇到瓶颈和难题,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和纠正不及时,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事实上,音乐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理论打好基础,那么实践训练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导致学生的音乐学习无法达到理想目标。对此,高校必须将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加大对学生的理论学习指导,鼓励学生运用音乐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当中验证理论,以便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音乐素养。

一、高校音乐理论课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中,理论课程占有很重要的角色,它对很多其他实践课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乐理课、和声课是所有音乐课程的基础;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艺术概论等课程又对所有的音乐实践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同学们了解音乐作品的产生、发展、内涵、蕴含的美学思想等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演奏、演唱音乐作品。但是据了解大部分教师在这些音乐理论课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授课形式,这在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似乎显得有些滞后。关于目前的这一点大概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对各种电子产品、网络软件有着天生的亲切感。而当代大学生的教师,多数对于网络电子产品等的操作不够熟练,大多都是使用文档、PPT等功能而已。另外,多数音乐理论课程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据调查,相比较音乐理论课程,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喜欢上音乐实践课程如演唱、演奏等。大多数音乐理论课程本身其知识点就不如实践课程活跃,就会让人感觉枯燥。而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就更提不起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除此之外,大学课堂不限制手机的使用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有玩手机的现象,对于老师课堂上抛出的问题不积极思考,也不积极参与,对学习效率形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无法掌握所学知识。

二、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补充民族音乐理论素材

我国的音乐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音乐教育受西方音乐影响比较深刻,所以如今的音乐理论知识体系当中更多的是西方音乐理论,很少会涉及到本民族的音乐理论要素。事实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音乐也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我国民族音乐类别多,意境深远,有大量值得学习和消化吸收的音乐财富,只让学生接触西方音乐而忽视民族音乐,将会影响传统音乐的传承以及我国音乐事业的创新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高校要改变过去的音乐理论课程设置模式,把大量的传统音乐理论知识融入到如今的理论课教学体系当中,增进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了解,帮助学生掌握世界音乐的差异性。比如设置传统音乐视唱教程、中国古代音乐声部视唱教程等等,还可以把大量的古典音乐作品融入到理论课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以及综合实践能力。

(二)课堂习题训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中讲授的知识往往是教材某一章节的重点,而学生对所讲知识的理解、掌握需要一个消化过程,运用能力的提高也需要一个练习过程。教师如果在恰当的时机结束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习题训练,使学生脱离被动听讲的状态,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习题训练,则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种师生位置的变化,能使学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学习任务,在完成习题训练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授能在学生脑海形成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可能是基本理解的,也可能是部分理解的,还可能是不理解的。而完成与教师所讲内容相一致的课堂习题训练,则学生会在脑海产生第二印象。第二印象是第一印象的深化,是以第一印象掌握的知识为基础的。在第一印象向第二印象转化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习题训练,能够加深对教师所讲知识的理解。习题的对与错,从一个角度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当教师总结课堂训练情况时,学生会把自己的习题训练结果与教师给出的答案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既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继续,也是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一次检验,是对当堂所学理论知识认识上的一次升华。

(四)积极采用互联网技术

为了在促进音乐理论基础教学创新,应注重采用互联网技术。当前,各高校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工作中都会利用网络资源设备进行教学,其中主要包括硬件资源以及软件资源,这一教学会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让师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高校音乐教学辅导平台会更加具有开放、自由的特点,落实促进国际化音乐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所以,各高校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积极发挥出互联网技术的利用优势。

三、结束语

音乐理论知识内容丰富,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但是音乐理论却是学生实践技能得以发展的根本支撑和保障,如果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就无法形成良好的乐感,也不能够对音乐实践产生更加全面完整的认知。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实践能力,就必须确立音乐理论教学在音乐教育当中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学生的理论指导,鼓励学生把理论融入到实践当中,推动音乐教育的全面化发展。高校需要对当前的音乐理论课教学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找到最佳的理论教学指导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理论指引之下完成学习任务,成长为一个拥有良好音乐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亚辉.翻转课堂在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17):111-112.

[2]李雪昆.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0(16):156.

[3]李雪昆.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分析[J].明日风尚,2020(03):121+123.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
关于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创新学分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MOOC时代下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与途径研究
高校音乐乐理教学的创新思考
试析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的挑战和应对
关于高校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运用探索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探究
文化产业背景下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