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护士创新行为现况调查

2020-03-13韦欣温弗乐吴觉敏章雅青

军事护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夜班职称职务

韦欣,温弗乐,吴觉敏,章雅青

(上海交通大学 护理学院,上海 200025)

中医护理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历史传承,在未来发展中,无疑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1-2]。如何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引下提升中医护理的创新性,提高中医护理的服务能力,已成为中医护理发展的关键问题[3]。目前对于西医护士创新行为已有研究,但对于中医护士这一群体的创新行为研究尚缺乏报道。本文拟通过调查了解我国中医药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中医临床护士的创新行为现况,以期为提高中医护士创新行为水平、提升中医护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5-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西、中、东部地区3所三甲中医医院,每所医院抽取36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临床工作时间≥1年的临床注册护士;本人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参加。排除标准:进修护士;非在岗者。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务、职称、婚姻、聘用形式、月夜班数、月加班数、收入。(2)护士创新行为量表[4]。该量表共有3个维度(产生想法、取得支持和实现想法)、10个条目,计分方式为Likert 5级评分法,评价方式为自评,信度系数0.90~0.91。本次调研数据显示信度系数为0.91。共发放1080份,回收1002份,回收率为92.78%,其中有效问卷914份,有效回收率为91.22%。

2 结果

2.1 中医护士创新行为得分情况 创新行为总分为(30.49±6.66)分,各维度显示:“产生想法”得分最高,“取得支持”得分最低,见表1。

表1 中医护士创新行为得分情况(n=914)

2.2 中医护士创新行为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中医护士创新行为在不同地区、加班、夜班、月薪、职务、职称和聘用形式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详见表2。

表2 中医护士创新行为得分单因素分析表分)

续表2

项 目人数产生想法取得支持实现想法创新行为总分职务 护士7583.29±0.732.83±0.702.91±0.822.99±0.64 带教老师813.45±0.852.97±0.833.08±0.923.15±0.77 护士长及以上753.85±0.64ab3.25±0.61ab3.56±0.81ab3.52±0.61ab F20.38413.17621.74723.901 P<0.01<0.01<0.01<0.01职称 护士3083.25±0.722.83±0.662.90±0.802.98±0.61 护师3963.33±0.762.88±0.772.95±0.873.04±0.69 主管护师及以上2103.54±0.73ab2.93±0.713.14±0.86ab3.18±0.67ab F9.0411.1215.3645.440 P<0.010.326<0.01<0.01聘用形式 在编3073.46±0.692.98±0.733.11±0.833.16±0.65 非在编3853.35±0.792.85±0.752.96±0.893.03±0.70 t3.3643.2923.4763.885 P<0.01<0.01<0.01<0.01

a:P<0.05或P<0.01,与第1层比较;b:P<0.05或P<0.01,与第2层比较;c:P<0.05或P<0.01,与第3层比较

2.3 中医护士创新行为多元分析 在α=0.05水平上,以中医护士创新行为作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6.352;P<0.01),复相关系数为0.302,一般人口学资料变量可以解释中医护士创新行为9.1%的变异(R2=0.091),对于中医护士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性的因素为职务、加班、地区、职称、夜班,结果详见表3。共线性诊断提示无较强共线性(容忍度>0.1),结果见表4。

表3 中医护士创新行为最优尺度回归系数检验表

表4 中医护士创新行为最优尺度回归相关性及容忍度

3 讨论

3.1 中医护士创新行为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护士创新行为均分为(3.05±0.67)分。因中医护士的创新行为研究尚无报道,所以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学者同类研究比较,结果显示,本次研究得分高于张丽敏等[5]对哈尔滨某三甲医院587名护士的研究,其得分为(2.71±0.62)分;低于张源慧等[6]对广西ICU护士创新行为研究,其得分为(3.50±0.68)分。对同类研究结果横向比较显示,中医护士创新行为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原因可能如下:(1)中、西医护士创新行为可能存在差异。另外本研究调研中较高职务护士比例为17.07%,而张丽敏等[5]的研究中较高职务护士比例为10.39%。有研究[7]表明,职务是护士创新行为主要影响因素,这可能也是本次研究中中医护士得分高于西医护士的原因。(2)在张源慧等[6]的研究对象中,研究生学历的占24.75%,发表论文率为85.86%,ICU护士作为护士群体中的精英部队,创新行为水平高于本次调研结果。中医护士拥有其特殊性,有自己独特的领域,其创新应着力于中医特色[8]。

在各维度得分中,产生想法维度得分较高,而取得支持维度得分较低。这与张丽敏等[5]、张源慧等[6]以及包玲等[7]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结果,可能是中医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对各种传统护理方法的疗效、安全、舒适存在疑问和新想法,但受限于中医护理技术缺乏标准化以及自主实施的权力和义务[9],导致无法客观评价和进一步操作展开研究[10],以至于难以实现创新。因此,建议除了为中医护士提供创新的各种支持,如增加科研培训[11]、鼓励中医护士坚持创新外[12],还应及时开展针对中医护理技术标准化的研究,提供中医护理创新的科学依据。

3.2 中医护士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3.2.1 地区 本次研究显示,中、东部地区的中医护士创新行为得分较高。我国地域地区经济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而地区经济水平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相关研究[13]显示,社会支持是护士创新行为的有力保障。由此可推断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可能是中医护士创新的影响因素。但相信随着国家对西部的大力开发,并对中医护士待遇和扶持增加[14],其创新行为水平会得到整体提高。

3.2.2 加班、夜班、职务和职称 本研究结果显示,月加班18 h以上、夜班为1~2个、主管护士职称以上、职务在护士长及以上的中医护士得分较高。这一现象可以通过Karasek[15]的工作要求-工作控制模型(job demand-control model,JDC)来解释,该模型为一个压力源模型:JDC可用来预测员工行为,认为工作要求会产生工作压力,而当工作控制增加时会减少工作要求带来的压力,并导致学习行为产生,即当工作要求、控制都较高时,通过激发员工学习、创新工作行为可降低工作压力。既往研究[16]亦证实了工作要求-控制与创新工作行为呈正相关性。在本研究中,中医护士的加班、高职称与髙职务情况与在模型中处于高工作要求与高工作控制的情况,可以很好地解释其较高的创新行为。然而在夜班方面,创新行为高者并不是夜班最多者。可能是护理部对于临床带教或护士长的岗位夜班数量有所减免。因此建议应给予中医护士不同的发展空间,比如高级实践护士等,让更多的中医护士拥有工作控制权,使得中医护士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17],让其在繁重的工作中,通过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改进临床护理方法,从而降低工作压力,并不断促进创新。

猜你喜欢

夜班职称职务
上夜班 升血压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