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地方文化内生力,赋能乡村振兴

2020-03-13周娟

人物画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乡民文化发展

摘   要: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文化振兴被放到同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地方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由于不能更快更好的创造经济效益而处于长期被忽视的状态。如何激发地方文化的内生力,建构地方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有效价值,突破地方文化逐渐式微的困境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地方文化;乡村振兴;困境与出路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文化振兴被放到同产业、人才、生态、组织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由此可见文化振兴对于乡村整体振兴的重要意义。而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地方文化还没能引起足够重视,很多地方文化处于濒临失传、失迹的尴尬处境。本文试图以“地方文化”为抓手,探讨乡村振兴过程中地方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从而探索通过“激发文化内生力”来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和方法。

一、石港镇地方文化现状调查分析

石港镇是位于通州区北部的一座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是对石港的最好归纳总结。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总部署下,要能很好的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对自身的文化优势和劣势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才能更好的加以运用。通过实地调研,把石港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归纳如下:

(一)文化古迹面临年久失修、失迹、失传的困境

石港作为一座千年古镇,文化古迹众多。比如位于石港小学东北侧,因文天祥留下足迹而得名的石港文山。文山西巅上原有一座为纪念文天祥更名为“文文山祠”的小庙。“文文山祠”西侧有“文正书院”等历史古迹。但是,后来几经战乱,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文山被夷为平地,古迹也随之消失。但数百年来,石港文山依然是人们景仰游观之所,“文山烟雨”也成为渔湾十景之一。充分说明其历史价值还是被人们所认同的。石港作为历史上有名的盐场,往来官员较多,于是根据当时清朝的礼节和官场形式,为了给官员活动和满足迎接礼节的需要,特筑接官亭,后被废弃。除了接官亭,还有为纪念文天祥而建的渡海亭;为纪念范仲淹、文天祥,在二贤祠基础上新建的二贤亭,后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此之外,石港还有三多:牌坊多、庙多、桥多。共有12座牌坊、七十二座半庙、二十四桥。但是七十二座半庙中,除了异地重建的广惠寺香火还算旺盛,别的大部分庙宇几乎已经损毁殆尽。长期以来,石港镇对于传统文化古跡的稀缺性以及历史古迹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的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保护乏力,造成了一些传统遗迹的“自然性损毁”;也有些文化古迹在损毁后再也没有修复。这些文化古迹中承载着石港镇漫长的发展历史,有的蕴藏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古迹的文化内涵,对教育和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民间风俗文化被漠视

地方文化是个很宽泛的范畴,其中的民俗文化是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或者说是老百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石港因为庙多,所以庙会很盛行。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三次: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元帅庙会、五月十八的都天庙会、六月十九的观音阁庙会。过去,这种庙会进行过程中会有一些诸如“行会”这样的宗教活动。但发展到今天,只剩下后两个庙会还在进行,并且基本褪去迎神赛会的彩衣,成为单一的商品交易会。这应该跟原先的七十二座半庙的逐渐消失不无关系。庙会前一天,各地商贾云集于此,物品品种丰富、应有尽有且物美价廉,符合当地乡民的生活需要和消费能力。但时至今日,我们看到消费群体已经变成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体了。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逐步搬迁至城镇生活,加上淘宝等网上购物的盛行,对他们来说买东西非常方便快捷,所以年轻人已经不热衷于这种扎推式的购物体验。除了庙会的逐年淡化,一些民间风俗由于缺乏宣传和利用,不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等问题,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中秋节供月戏谜是石港镇的一项传统活动,但现状是很多年轻人甚至连石港的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谜盘都不知为何物,更加缺乏传承和创新的兴趣。所以,重构民俗文化在乡民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激发乡民对本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本地居民对地方的归属感,并以此重构乡村特色风物人情来助力乡村振兴,这也成为振兴民俗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所在。

(三)文化产业出现后继无人的境况。

本地乡民作为本地文化的承载主体,表现出“参与热情不高,甚至出现抵触情绪”的现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原因有三:一是有些文化产业由于投入高、效益低,周期长等问题极大降低了乡民参与的积极性。比如盆景制作,就是个制作难度大、周期长、投入多的项目。初次开坯桩子一般六七年才能成型,属于慢工出细活的产业,而且工艺流程多、栽培技术要求高,根据不同品种还要“因材而异”进行栽培。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这个行业。像灯彩制作工艺、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手艺也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工艺下的生活物品。比如塑料、不锈钢材质制作的篮子取代过去用竹子编制的竹篮;塑料做成的灯笼取代过去用竹子、彩纸做成的灯笼。而人们也普遍接受了这种更加方利快捷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跟农民利益联系不紧。一种情况是漠视本土乡民的创造力,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局外人。看似乡村文化项目发掘和发展得轰轰烈烈,但对大部分乡民来说除了家门口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并没能从中获得实际经济收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对于我们大部分老百姓来说,绿水青山没能成为他们的金山银山,有的甚至成为地方发展的局外人。既然无法从中获取发展的红利,自然会挫伤他们参与地方建设的积极性,甚至有人产生抵触情绪、破坏心理,不利于“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战略全局的构建。第二种情况是出现分配不均现象。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分配不均会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营造团结协作的良性氛围。一定程度弱化和异化了乡民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利于文化振兴本地土壤的培育和发展。

二、如何激发地方文化内生力,赋能乡村振兴

地方文化培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双边驱动。面对本地文化或式微或消亡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一)深耕细拓,激发地方文化内生力

首先,加大投入,挖掘文化古迹资源及其精神价值。作为千年文化古镇的石港,文化古迹资源丰富。乡村文化振兴的号角激发我们重新去审视那些散落在乡土之上的文化瑰宝。这些文化瑰宝中承载着地方文化精髓,也隐藏着一个地方的前世今生,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现实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养分。所以,我们要积极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整合、修复、利用,而不是任其自生自灭。我们应该加快保护地方文化的步伐,加大经济投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重振地方文化的工作。我们说文化是有生命的,重振文化就是要激活文化,并且在碰撞中激发文化的内生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价值支撑。

其次,保存历史记忆,重现乡土特色。2013年习总书记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乡村文化振兴,应该紧紧依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走地方特色的文化振兴之路。挖掘本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合理因子,一方面能起到还原历史、引发情感共鸣的作用。这样做一定程度上留住了乡愁,激发在外游子的故土情结,为飞鸟归巢提供情感基础。另一方面是擦亮地域特色名片,凭借自身的文化资源的优势,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乡村发展面貌,才能吸引外来人口、资金、项目的流入,从而拉动乡村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振兴消费;在联动效应下,势必带动地方产业发展,从而繁荣乡村整体经济。

(二)产业融合,点燃经济发展驱动

首先, 面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更应该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把乡村文化资源与农业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形成自己的产业链、经济链。比如依托渔湾水乡的旅游项目,联合打造古迹探寻、田园牧歌、绿色农产销售、古民居民宿体验等农旅结合项目。既发展了旅游业,增加了农村就业岗位、扩大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又激发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的积极性。

其次,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还应该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互联网平台,把乡村风土人情、农产、物产进行宣传传播;或者进行诸如“直播带货”的线上销售活动。线下可以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物流快运,把我们的农副产品、乡土美食等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样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打破乡村闭塞带来的发展壁垒,充分实现“城里乡下”,“城里城外”的双向循环互动,有效点燃农村经济发展驱动。

(三)以人为本,构建乡民利益共同体

乡民是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但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定居城市,不愿意回到农村,乡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在这个大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等不能急剧产生效益、效能的文化产业更是出现后继无人的状况。针对这种现状,首先,应该正视群众的利益需求。只有充分尊重并满足乡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并把他们纳入到乡村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中来,才能增强他们的主人公意识,从而起到激发动能,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其次,充分调动政府资源,切实为乡村找准效益入口,开拓文化产业发展渠道。协调各方资源,为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形成“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新发展格局。这样一方面提高乡民参与文化振兴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示范效应,吸引外出人员的回流。只有人口做支撑,产业为驱动,文化做基石,真正把农民纳入到农村农业发展的共同利益体中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张春艳.新媒体语境下的乡村文化建设[J].长白学刊.2020年04期(140-146).

[2]韩鹏云.乡村文化的历史转型与振兴路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4期(1-9).

[3]刘咏.发展乡村文化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J].智库时代.2020年11期(1-3).

[4]徐佳惠.乡村文化振兴实现路径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年06期(34-35).

作者简介:周娟( 1981- ),女,江苏南通,大学本科,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乡民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路遇乡亲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