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史学国际交流的开拓者

2020-03-11高浣月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明史讲学学者

高浣月

张晋藩先生对于中国法律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与国际历史和法律史学界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并将法律史学的研究成果推向了世界。在进军国际学术界的过程中,无论在中外法律历史与文化领域,还是在中外法學教育领域,晋藩先生筚路蓝缕,始终站在最前沿,以自己的学识和人格的魅力,架起了中外交流的桥梁。

1978年张晋藩先生第一次接待来访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爱德华和蓝德彰两位学者。在当时几乎所有外国学者的视野里,中国的法制史研究还停留在三四十年代的水平。同样,张晋藩先生也是从这两位美国学者那里得知,此前在国际上已经召开过三次关于中国法制史的研讨会,三次以中国法制史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没有一位大陆学者参加,没有一篇大陆学者提供的学术论文,甚至事前事后大陆学术界对这样重要的学术活动一无所知。对此,1996年晋藩先生在《求索集》的自序中这样写道:“世界上许多学者重视研究中国法制史这一人类文明史中的瑰宝,却忽视中国学者的成就......我感到这既是挑战也是激励。”

1979年9月在长春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大会上,晋藩先生针对以中国为摇篮的中国法制史学的研究落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现状,提出编写《中国法制通史》(多卷本)的设想。

1982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邀请张晋藩教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讲学3个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经过研究,同意美方意见,并列入到1982年中美双方互派1名高级学者的交流计划中,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第一次列入该交流计划。同年11月24日,张晋藩第一次访美,除在哈佛、耶鲁大学讲学外,还在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讲学,所到之处倍受欢迎。

1983年10月日本中央大学比较法研究所决定翻译张教授撰写的《中国法制史》(第1卷),同时,约请张教授赴日给予指导,并在中央大学法学部进行学术讲座。当年12月1日,张教授赴日,在中央大学讲学1个月,这是张教授第一次在日本讲学。1993年又应汉城大学(今首尔大学)法学院朴秉豪教授约请,赴韩国进行讲学。此后,张教授多次赴美、日、韩、加拿大、德国、以色列等等进行讲学活动,将国内的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地,并密切了与世界各国学术界的联系和交流。

除讲学外,1995年日本中央大学比较法研究所将翻译的《中国法制史》(第1卷)公开出版,这是中国学者在日本出版的第一本中国法制史译著。2006年7月韩国松树出版社将张教授主编的《中国法制史》,翻译为韩文出版。

2008年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准备将张晋藩教授《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3版)译成英语出版。斯普林格出版社是世界知名的出版单位,由斯普林格出版社主动出版英译本,说明出版社对于该书学术价值的认可。经张晋藩教授授权,该书于2014年正式出版,并向全世界发行,这是用英语出版的第一部中国法制史专著。此书出版后,斯普林格出版社又决定出版张晋藩教授所著的《中华法制文明史》。《中华法制文明史》分上下两卷,共150万字,现在该书即将翻译完成,明年可望出版。翻译这两本书,都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资助。《中华法制文明史》和《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3版)都是张晋藩教授具有代表性的著作,通过翻译出版,将中国法律史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代表了中国法史界的最高成就,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在一两个国家和学校的讲学活动。特别是斯普林格出版社的译书,向全世界图书馆发行,极大地扩大了中国法律史的世界影响。

猜你喜欢

文明史讲学学者
银龄讲学
2019银铃讲学计划印发湖南拟招260人
如何从文明史角度讲授古代希腊文明
武士异化现象对中国体育的本体性干预
程门立雪
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遗址
大学者
文明史探讨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意义
浅谈讲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