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策略探析

2020-03-08田云飞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初中数学方法

田云飞

摘要:教师在开展单元教学时不应局限于知识的复习,还应该带领学生梳理知识脉络,理解其中关系。文章以《相似三角形》一章为例阐述如何高效地组织单元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单元教学;方法;相似三角形

根据初中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每一章节内容的讲述,还要注重单元教学。单元教学也是教学的一种形式,对于学生整体建构知识脉络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十分重要,所以教师们一直在探究单元知识教学的对策,现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课堂标准分析

《相似三角形》一章内容包含相似型、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四节内容,内容安排是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以下重点知识:(一)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懂得相似型的概念和特点;(二)理解多边形相似的含义,掌握多边形相似的特点,能够用比例的性质解答相关面积、长宽比等实际问题;(三)结合实际情景了解比、成比例概念,在探索比例线段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四)掌握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及推论,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意义和性质,同时能够学会应用分类思想思考和解决问题;(五)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提升学生观察、动手等能力以及培养其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六)会说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应用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七)掌握平面向量的相关概念以及加减运算法则。

本章内容重视基础知识的探索和运用,重视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的相互结合,对培养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材分析

《相似三角形》一章作为数学学科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主要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建立在三角形、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等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知识点,又与比例和向量等知识点联系紧密。本章内容的学习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外,还为后面学习《锐角三角比》打基础。

在总体设计思路上,本章与其他章节内容的教学有着相似的地方,都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则,应用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从一般到特殊总结归纳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条件等内容。第一节学习《相似形》,解决图形相似问题;第二节学习《比例线段》,探索比例线段成比例问题;第三节学习《相似三角形》,解决三角形判定定理和应用内容;第四节学习《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解决实数与向量相乘的意义与运算律问题。各章节环环相扣,每一节内容的学习都是为后一章节提供服务的。

此外,教材中的知识点都是由知识结构与观念系统组成的,教材知识与练习题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各个知识点的含义以及弄清楚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掘教材知识点背后的潜在价值与功能,帮助学生提炼出高效的解题方法与规律。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起点,因此教师想要做好教学工作,先要从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习差异和能力等人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得更加全面,所应用的教学方法才能起到合适的作用和达到相应的效果。

进入九年级后,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出现了差异,一部分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数学知识以及内在联系,而另一部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运算能力也不高。九年级面临中考压力,数学教学节奏相对较快,为了让教学面对全体学生,教师们将情境法、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中,来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需求。除此之外,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已经初步建立,在遇到一些问题时能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对知识的高效获取有很大帮助。

四、学习目标确定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师和学生都要为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和标准努力。传统教学中,教师们只关注教学目标的完成,常常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件事情。学习目标的确定,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完这些知识点后自己能够做什么。学习目标的设定除了要考虑到学生,还要将单元各个知识点或者主题间的关系考虑在内,进而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来做安排,并按照学习目标、重点、教学方法、过程、课后评价、反思等步骤或者流程来将知识点一一介绍给学生,使之能够在课堂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并且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产生兴趣。如果课时安排得不合理的话,学生既没办法高效地掌握知识点,还容易引起教学“事故”发生。

单元设计就是整体把握,只有把握好整体,并尝试从整体出发,并采取“一一攻破”的方式设计每一课时内容,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才会快速提升。

六、单元测试设计

单元测试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一定离不开单元测试,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实践活动,对掌握和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非常关键。在设计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基本内容进行设计,设计时要遵循难度、梯度、区分度、效度、有利于教学反馈与调整等原则。此外,教师在设计单元測试题时还要变换试题形式,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选择、填空、解答、创新与应用、科学与探究等不同形式,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比例、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相似证明等知识点的灵活性,并且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例如,选择题目可以是“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角A和角B的度数分别为40度和110度,那么角C的度数为(1)40度、(2)110度、(3)70度、(4)30度”。

只有恰当设计单元测试题,才不会使得学生对测试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促使他们想要迎接测试和挑战,以此促使自己检查知识掌握情况并增强学习自信。

七、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通过制定规则来评判、验收具体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其原有的目标,是检查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还要评价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是否可以迅速找到相似性质和判定等基本条件。除此之外,数学教师在教学评价时还要学会往回看,观察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判定性质和判定的掌握程度的高低,为后面如何改进教学策略和实施教学打好基础。

八、中考分析

近些年来,中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和分析较多,教师只有掌握了中考考查的重点才能够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即使每年中考题目都会变换花样或者形式,但是通常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只有掌握了本章内容的重点,便可从容应对千变万化且与热点结合的中考试题。

教师们在分析中考试题时一定要将近几年中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方式以及程度分析清楚,并且将其中蕴含的学习方法以及能力考查等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带领学生一起提前做好“应战”准备。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初中数学方法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