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打造一个灵动的数学世界

2020-03-08刘祥志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科特点数学教学

刘祥志

【摘要】2017年和2018年北京中考,数学试题有几大特点,比如,以学习过程为载体,将核心概念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考查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对数学思想的感悟与认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并重,体现“问题”意识.在2018年中考的备考过程中,笔者及所在备课组在中考改革背景下积极寻求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科特点,加强备课组研讨,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力量和优势;在分层指导上,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有机地进行融合,尽可能帮助每一名学生做到个性化学习,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灵动的数学世界.

【关键词】中考改革;学科特点;分层指导;数学教学

一、初三数学备课组上学期整体规划及依据

(一)备课组讨论达成的共识

1.深刻领会因材施教思想,脚踏实地进行分层次教学,严格按照中考方向控制教学的难度和广度;

2.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注重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3.抓基础,重落实,追求课堂的高效;

4.合理、科学、分层布置作业,并做好反馈工作;

5.周末适当布置能指导学生梳理一周或一个章节内容的作业,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6.针对程度较好的学生设计中高档提升题(以每周为一个阶段),逐渐渗透解决综合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二)备课组上学期整体规划

1.开学—10月月考:“分层教学探索月”(直面学情,抓住课堂);

2.10月月考—12月月考:“培优补弱幸福月”(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3.12月月考—寒假:“中考复习挑战月”(科学规划,抓住核心);

(三)制订此规划的依据[1]

1.数学课程总目标: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2.数学核心素养[2]: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

3.中考的本質变化和改革特点:“注重基础,能力立意”;“中考试题不再关注强烈的区分度,而是关注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支持度”.

4.“五个考(教)出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考(教)出来;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考(教)出来;把学生的基础和9年的积累考(教)出来;把能力考(教)出来;把从社会大课堂所学的内容考(教)出来.

5.初三的学情特点:分层教学;中考改革第一届学生(跑班教学、学生的学习任务变重);数学学科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分数极低.

二、精准实施,初见成效

(一)“分层教学探索月”

从开学第二周,笔者所在的备课组就进入了“分层教学探索月”的实践之中,坚定不移地执行两套教学、作业、反馈、评价方案;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分层教学的探索及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摸底测试到十月月考,在试卷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年级的三率一分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笔者的收获:

1.“新授课”+“滚动复习”的方式卓有成效,学生通过每天的5分钟小测不断夯实之前学过的知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大幅度提升,可谓“温故而知新”.

2.打造最适合学生的数学世界:从“学案”到“小测”,从“周末练习”到“统练试题”,从“反馈练习”到“考前提示”……笔者所在备课组用一份份饱含“西山特色”的资料为学生们的成长助力.

笔者的挑战:

1.低分人数较多;

2.高分段人数较少;

3.如何给B层学生打造一个充满希望和爱的“数学世界”?如何给A层学生打造一个充满“创造和灵动”的数学世界?

(二)期中复习策略及规划

1.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追求课堂的高效:针对进入初三之后的第一次大考复习,笔者还是遵循了传统的“分章节复习法”,对每一节复习课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对每一节课的复习学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培优补弱:专题轮转;每周一备课组集体备课,共同商议、精心设计辅导资料;基础1班和基础2班注重课后的跟进,这是补弱最关键之处.

(三)期中前教学总结、反思及展望

此次期中考试依然保持了120分的分值和试卷结构,试题特点:注重基础,源于教材;兼顾全面,突出重点;打破模式,关注理解;贴近生活,传播文化.根据期中考试的数据情况分析,学生的四率一分全都超过了全区平均数据,特别是平均分、良好率、及格率、低分率相对突出,优秀率的优势不太明显,还需进一步努力.

笔者的总结及有效策略:

1.备课组层面:通过期中考试的检验,备课组两个月的稳扎稳打初见成效,首先大大增强了教师的信心,也激励笔者低调前行.

2.“授课”真分层;“学案”真用心;“作业”成系统;“小测”不间断;“资料”真西山.

3.以考试作为依据,聚焦问题,备课组开展专项研究(问题诊断—实施安排—效果反馈),每周统练之后和十月月考之后的逐题详细分析和反馈练习对期中考试的成绩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4.备课组相互听课、评课中的智慧碰撞、灵感激发、经验分享.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都成为备课组共同成长的宝贵财富;

5.教师见缝插针对学生进行辅导、面批和答疑.

笔者的反思及展望:

笔者的反思及展望:

1.此次期末考试第一次尝试了“专题复习”+“基础巩固”的形式来进行(取代之前的分章节进行复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这也为接下来的中考总复习提前进行了实践.虽然从成绩来看,这种复习方式在考试中没有达到笔者预期的效果,但笔者会坚持这种复习形式.在接下来的中考总复习中,笔者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依据自己学生的学情,提前做足功课,精心设计每一个专题(内容、难度、创新).

(2)任何一门学科各部分知识都具有自身内在的逻辑联系.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小结,而不是教师全权代劳,希望教给学生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2.此次考试难度大,学生在考试时遇到难题之后的心态比较慌,应试技巧不足.笔者在下个学期会进行如下改进:

(1)每周都有至少3道自编题、创新题(让学生多次经历,提升心理素质).

(2)在课堂的解题训练中,不满足原题解答,应在原题的基础上变换引申、扩展,把学生的思路拓宽并引向深入,让学生学会研究,学会总结.

3.为了提升优秀率和良好率,笔者本学期开展了培优课、每日一题等活动,如何让这些活动能够有更好的效果?

(1)下学期的“培优课”在课程设计、上课形式及人数等方面还需要更加科学、细致地研讨,笔者会在开学摸底测试之后进行备课组讨论.

(2)每日一题如何能够在班级中营造一种研究氛围?笔者在下个学期会成立“七期初三魅力數学编委会”,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中考综合题进行方法梳理和总结,并装订成册.

4.虽然年级的低分率和全区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分数相对比较低的学生人数还是偏多.虽然中考改革之后,数学题更加灵活,难度也有所提升,但毕竟中考是一次水平性测试,只要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每一名学生都可以达到及格的水准.不管学生的起点如何,笔者都会用心、用智慧、用创新,使学生在原有的起点上有所进步.

四、把握中考方向,探索复习模式—初三下学期数学总复习规划

(一)基本指导思想

1.复习课的教学,不是已有知识、方法的简单重复,而应是知识技能再发生、再创新的过程,结构体系再生长、再建构的过程,思想方法再定位、再优化的过程.

2.学生很多时候会做题,仅仅是一种经验与模仿,是无序的.复习中需要唤醒学生已遗忘的知识与经验,帮助其将头脑中无序的经验重新排列组合使其有序,使新旧知识融合,变成一个整体,进而将其升华概括,形成结构,这就是能力提升.

3.依据自己学生的学情,提前做足功课,进行全面复习;决不允许几张试卷的拼凑,几道例题的堆砌,要有精心、科学的设计.

(二)初三下学期教学整体安排和工作重点

1.开学初(第1周和第2周):

完成初三数学最后一章新授课的教学工作.深入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灵活处理教材,确定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第一轮复习(第3周至一模):

带领学生全面梳理知识点,复习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及时了解学生的复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全面提高及格率.

3.第二轮复习(一模至二模):

进行教学专题复习,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北京市的中考说明及各地市的中考试卷及中考动向,设计符合中考考试趋势,又切实提升学生能力的复习专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优秀率.

4.第三轮复习(二模至中考):

带领学生查缺补漏,针对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加强个别辅导,并进行考试方法的训练与指导,注重研究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帮助学生做好各项准备,使他们能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中考考场.

(三)第一轮复习(基础复习)策略

步骤1:备课组梳理知识体系(用好教材),明确应知必会的知识点.

步骤2:设计每一个专题的“前测练习”.

步骤3:了解学生错误点、困惑点及其原因.

步骤4:课堂复习,备课组共同商讨课堂例题的选用,用好每一道题.

步骤5:课后练习及反馈.

(四)第二轮复习(能力复习)策略

1.这是笔者下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也会是备课组的一项特色工作,初步想法如下:开学第一周和第二周:成立“七期初三魅力数学编委会”;从第三周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魅力数学之新定义篇”“几何综合篇”“代数综合篇”“函数研究篇”“圆篇”“尺规作图篇”“反比例函数篇”的编写、印刷,发给学生进行阅读和研究.

2.重视总结通性通法,提高解题能力.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既可以从宏观出发,将小知识串成线,也可以从微观出发,通过相互的关系架起独立的知识结构,形成解题系统,使知识之间从形成纵向联系,完善知识体系.

不忘初心,勤勉务实,以拼搏为美,向行动致敬.笔者在中考改革背景下积极寻求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科特点,加强备课组研讨,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力量和优势;在分层指导上,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有机地进行融合,尽可能帮助每一名学生做到个性化学习……敬业、严谨、求实、创新,初三数学备课组用青春和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中共同谱写着“爱的篇章”;三位教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乐于奉献,营造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工作氛围.一个道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也一定是极其广泛、深刻和持久的.笔者会用爱与学生相伴,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学科特点数学教学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基础化学学科特点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现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