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济总录·眼目门》肝虚证症状、病机及用药规律研究※

2020-03-06李囿松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期
关键词:熟地黄明目肝气

李囿松

(山西大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 太原030032)

《圣济总录》成书于北宋,是国内现存最早由官方编纂的综合性医学著作。全书共200 卷,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正骨、养生、杂治等13 科,共计66门,载方近2万首,其中眼科类共计11卷。该书按病证分类,每个病证先论病因病机,次列方药,收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为后世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研究《圣济总录·眼目门》中肝虚证的证候特点和用药规律,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所有方剂取自《圣济总录·眼目门》,选择病机中有“肝虚”字样的方剂,并有详细的症状、药物组成和用法。

1.2 药名统一为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在统计前将不同名称的药物进行统一规范。中药异名规范以《中药学》[1]《中药别名速查大辞典》[2]为准,如香子为小茴香、恶实为牛蒡子、槐子为槐角等,引药醋、酒、白饮等未收入组成中。

1.3 药物分类依据《中药学》[1]进行分类。

1.4 资料处理采用频数分析法对症状及药物进行分类。

2 结果

2.1 肝虚证主要症状频次表肝虚证症状共34种,最常见的症状为目昏暗,其次是目不明。其他眼科疾病以外的症状有胁痛、筋脉拘急等。见表1。

表1 肝虚证主要症状频次表(频次≥2次)

2.2 肝虚证用药频次统计肝虚证相关方剂共62首,组成药物121味,分为18类。用药频次最多为补虚药,补虚药中补气药占36.90%,补阳药占28.57%,补阴药占17.85%,补血药占16.67%。单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 味药物是防风、细辛、车前子、茯苓、熟地黄。见表2、表3。

表2 肝虚证用药频次统计(频次≥9次)

表3 肝虚证单味药物频次统计表(频次>10次)

2.3 肝虚证主要病机类型分析通过统计发现:《圣济总录·眼目门》中肝虚证主要病机类型有肝气不足、肝虚、肝血虚、肝虚寒,其中最多为肝虚证,其次为肝虚寒、肝气不足和肝虚血弱。兼证中以肝肾虚证最多见。

3 讨论

3.1肝虚证证候特点从表1可以看出,在《圣济总录·眼目门》中肝虚证常见症状为目昏暗。中医认为,肝属木,体阴而用阳,为阳生之始,主疏泄、藏血,在窍为目,肝气通于目。若肝脏虚衰,精气不能上濡于目,则可出现目昏暗不明。

3.2 肝虚证病机《圣济总录·眼目门》中肝虚证主要病机包括肝气不足、肝虚、肝血虚、肝虚寒,也可见虚实夹杂。因肝脏内虚,易导致风热邪气乘虚内侵,故可见“肝虚中风”“肝虚风热上冲”“肝血不足风邪乘虚”之证。由于五脏相互关联,肝虚日久可累及肾,出现肝肾虚证。

3.3 肝虚证用药规律从表2可以看出,《圣济总录·眼目门》肝虚证用药最多的是补虚药、解表药和清热药。

(1)补虚药 肝虚证中补虚药出现频数最多,占18.67%,其中应用最多的为熟地黄、人参,其次有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黄芪、麦冬、白术等。《圣济总录·眼目门》中肝虚证主要病机为肝气不足、肝虚、肝血虚、肝虚寒。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气固表,两药均可补肝气之不足。枸杞子、麦冬、熟地黄补血养阴,可补肝血亏虚。菟丝子、肉苁蓉温补肝肾,可补肝阳不足。所用药物均与肝虚证病机相吻合。

《圣济总录·眼目门》中常见补虚类药对有:①枸杞子与菟丝子。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能补益肝肾,益气力,明目精。二者合用,能补益肝肾,滋阴明目。有研究表明,枸杞子可以预防黄斑病变,枸杞子中含有玉米黄素,有利于维持正常的视网膜色素密度,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导致氧化损伤[3]。②车前子与熟地黄。车前子味甘、性寒,入肝、肾、膀胱经,能泄肝热而明目;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肝血,滋阴填精。二药合用,有补益肝肾、清肝明目之功,可用于治疗肝肾虚热所致的眼科病证。此外,车前子与熟地黄、菟丝子等补肝肾药物同用,可以起到补而不滞的作用,如菟丝子丸方。

(2)解表药 解表药主要指风药,风药在眼科疾病中应用较多。刘完素倡导玄府学说,认为玄府“乃气出升降之道路门户也”,是风邪易侵犯之处。因风为阳邪,上扰清阳,风邪在脏为肝,肝开窍于目,有学者认为眼科疾病与玄府郁闭有关[4-5],因此,运用风药以通玄府、祛风邪、升清阳、散郁滞。

《圣济总录·眼目门》常用解表类药对是防风与细辛,共出现15次,主要病机与肝(肾)虚、风邪上扰、肝肾虚热或肝虚寒有关。防风味辛甘、性微温,能祛风解表。《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细辛能“明目,利九窍”,《药性论》中指出细辛“能止眼风泪下,明目”,其味辛、性温,能祛风散寒,止泪化饮。两药配伍使用,共奏辛散透邪、祛风明目之功。

(3)清热药 肝虚证中清热类药物居第3位,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苦参、栀子、玄参,主要为清肝泻火类药物。肝体阴而用阳,易生阳化火,加之肝虚,客热邪气外侵化热,可出现目赤肿痛、眼赤暗、目暗赤痛或成内障等症状,在肝虚证中用清热类药物以清热泻火。

综上所述,《圣济总录·眼目门》中肝虚证常见临床症状为目昏暗、目不明,主要病机包括肝气不足、肝虚、肝血虚、肝虚寒,用药以补虚药最多,其次为解表类风药及清热泻火类药物。

猜你喜欢

熟地黄明目肝气
明目养胃食荠菜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针灸配合明目汤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