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并COPD 稳定期的效果观察

2020-03-06胡朝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期
关键词:沙美噻托特罗

胡朝阳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院区呼吸科 河南郑州450001)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为呼吸系统常见病,且两种疾病常常合并存在。两种疾病可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对患者肺功能有着极大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对于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多以氧疗以及药物治疗为主。对于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稳定期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支气管哮喘并COPD 稳定期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 年12 月~2018 年2 月收治的82 例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稳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5 例;年龄42~78 岁,平均(66.31±3.43)岁;支气管哮喘病程1~15 年,平均(8.26±1.43)年;COPD 病程3~23 年,平均(7.11±1.20)年。观察组男25 例,女16 例;年龄41~79 岁,平均(66.38±3.41)岁;支气管哮喘病程1~17 年,平均(8.32±1.41) 年;COPD 病程4~25 年,平均(7.16±1.1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1]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指南(2013 年修订版)》[2]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并处于稳定期;患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近1个月内发生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发作;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异常;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止咳平喘、祛痰、解痉、吸氧等常规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注册证号H20140403)治疗,2吸/次,2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国药准字H20130110)治疗,1 吸/次,1 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 年。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 年后肺功能指标、6 min 步行试验(6MWT)以及生活质量。同时记录两组治疗1 年过程中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及其间隔时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心悸、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恶心、手抖、口干、头痛等)发生情况。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气峰流速(PEF)。生活质量用圣- 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进行评价,该调查问卷包含3 个部分,即呼吸症状、活动能力以及社交心理影响,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及6MWT 对比 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FEV1%pred、PEF 等肺功能指标及6MW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FEV1%pred、PEF 等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6MWT 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及6MWT 对比

表1 两组肺功能及6MWT 对比

6MWT(m)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FEV1(L)治疗前 治疗后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FEV1%pred(%)治疗前 治疗后41 41 tP 1.32±0.39 1.30±0.35 0.244 0.81 2.07±0.33 2.75±0.79 5.086 0.00 53.16±3.94 53.21±3.90 0.058 0.95 67.05±5.54 78.97±4.67 10.534 0.00 PEF(L/s)治疗前 治疗后51.06±4.32 51.04±4.35 0.021 0.98 61.39±5.42 71.29±3.36 9.941 0.00 3.57±0.56 3.53±0.59 0.315 0.75 5.43±1.05 6.54±1.57 3.763 0.00 185.97±21.07 186.13±20.91 0.035 0.97 223.51±23.48 267.53±26.79 7.912 0.00

2.2 两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及其间隔时间对比治疗1 年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分别为(3.21±1.62)次、(10.36±2.87)次,急性加重发作间隔时间分别为(59.78±6.34)d、(40.65±7.36)d。观察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急性加重发作间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社交心理影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社交心理影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社交心理影响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呼吸症状治疗前 治疗后41 41 tP 25.12±3.21 25.10±3.17 0.028 0.98 14.05±3.11 10.66±1.04 6.619 0.00活动能力治疗前 治疗后23.46±4.64 23.42±4.60 0.039 0.97 16.46±3.35 12.55±3.24 5.372 0.00 9.06±1.32 9.04±1.30 0.069 0.95 7.29±1.36 6.39±1.42 2.931 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心悸、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恶心2 例,轻度手抖1 例,口干2 例,头痛1 例;观察组发生恶心3 例,轻度手抖1 例,口干1 例,头痛2 例。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与观察组的17.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呼吸内科的多发病,支气管哮喘和COPD常合并存在,从而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气流受限是COPD 主要发病机制,且不完全可逆,患者均存在肺部慢性炎症,因此COPD 治疗的关键在于抗感染[3]。支气管哮喘同样存在气流受限,多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所导致,解痉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极为重要。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的治疗关键在于抗炎、解痉以及舒张支气管。

吸入性药物在支气管哮喘并COPD 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能够使药物局部作用于病变气道,增强药物效果,快速缓解患者气道阻塞症状,改善通气。本研究所用沙美特罗为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每吸含吸入剂沙美特罗25 μg 和丙酸氟替卡松50 μg。其中沙美特为β2受体激动剂之一,能够通过选择性激动气道平滑肌β 肾上腺素受体达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同时其也能够通过抑制气道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发挥一定的抗炎效果。丙酸氟替卡松能够高度选择糖皮质激素受体,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减轻气道炎症,显著改善肺功能[4]。有研究表明[5],使用沙美特罗治疗的患者联合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可使β2受体耐受得到有效延长,增强沙美特罗的治疗效果。作为具有特异选择性的抗胆碱药物,噻托溴铵可有效抑制平滑肌的M3 受体,促进乙酞胆碱对气道平滑肌收缩作用的抑制,降低呼吸阻力,从而促进支气管的有效扩张。噻托溴铵还可促使气道保持长时间开放,阻止气道炎症的发生,同时能够促进气道分泌物的减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FEV1%pred、PEF 等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6MWT 显著大于对照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社交心理影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 年过程中,观察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急性加重发作间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并COPD 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对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生活质量等的改善作用显著,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沙美噻托特罗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噻托溴配合茶碱治疗对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时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茶碱缓释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分析整体护理辅助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噻托溴铵粉雾剂的禁忌有哪些?
动物界的“春运”大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的临床护理干预
Chanel 圣特罗佩夏日限时精品店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