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观下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以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为例

2020-03-03徐能友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511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生涯校本核心

徐能友(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 511300)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版)》中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提高学生生涯规划与自主发展的能力。2014 年9 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解放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对学生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挑战。核心素养观以人本主义为主,强调人的终身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和人的自我实现。我国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基于核心素养观对生涯规划教育进行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将核心素养的理念与生涯规划教育结合,探讨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是一种新的视角。

一、核心素养观下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教育改革的趋势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走向以培育核心素养为本是一种国际、国内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核心素养培育模型包含“人本主义”“终身学习”“21 世纪素养”“关注弱势群体”等要素。2016 年9 月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目前,虽然多数国家并未明确提出“基于核心素养观的生涯规划教育”这一理念,但多个发达国家出台的相关教育文件均表明了在核心素养观下对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以田丽为代表的我国部分学者也认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立足核心素养,做好顶层设计。因此,在核心素养观下探索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当前社会教育改革的趋势。

2.目标追求的一致性

核心素养观的理念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核心素养观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尊重个体差异和自我实现。核心素养能够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加以规划、设计和培养,经由课程长期学习而获得。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处理好兴趣特长、潜能倾向与社会需要的关系,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提高自主发展的能力。因此,两者都是为了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潜能的最大发挥”。

二、核心素养观下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设计

核心素养观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结合的契机是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素养”,即培养终身发展所需的决策和行动的素养。在内容上,要注重连贯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在实施方式上,强调体验式学习。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和合校园,适切教育”,办学思想是“让每个孩子在对的位置上发光”。我们紧扣办学理念和学生特点来设计校本课程,做到因材施教。

三、核心素养观下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实践

核心素养观下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实践有以下三条途径:

1.生涯独立课的设计与实施

我校在高一年级的校本课程中开设生涯独立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业规划素养。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不太适应高中的学业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规划,认识自我,我校开设了十四个课程主题。

“我的梦想生涯图”课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先分小组,让每个学生在白纸边缘写上自己的名字、班级和当天的日期,然后画出15 年后的生活状态。当教师喊停的时候,学生不管画没画或有没有画完,都要停下来,然后把画传给小组内右手边的同学。按顺时针方向绕圈传,学生拿到别人的画后,可以继续画他们自己想过的生活,也可以对原来的画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依次传画四次。当每个学生拿回自己的画以后,小组交流,“别人给你15 年后的生活增加了什么”。最后师生交流。教师通过学生自己的原画和同学的传画,提出两个问题:你的画代表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对同学的传画,你是否认同和满意?例如,有个学生自己没有画,别的学生帮他画了一个他并不喜欢的服装设计店。这个学生因此得到启发:如果不规划自己的人生,就会因受环境的影响而被动改变。这样,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完成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唤醒,使学生对生涯规划有了深刻的认识。

2.生涯学科融合课的设计与实施

我校选取了部分学科作为试点,如语文、数学、英语、化学、体育等,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生涯发展教育的思想观念、方法策略。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公开课抓典型。例如,陈玉英老师在区里开了一堂语文学科的生涯融合课——“远观古人,烛照自我——由《鸿门宴》看中学生之生涯规划”。课程的其中一个环节是“角色扮演——职场规划师”,要求学生根据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来为他们两人做职业规划,这渗透了性格与职业性格匹配的思想。

3.生涯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我校是广州市劳动教育的试点学校。以芳香类中草药的生产制作为办学特色,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开设了“小小药剂师”的职业体验课;带领高一年级学生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参访,参观广州大学城;组织学生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等。(2)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资源,我们邀请已毕业的本校学生回校,给师弟师妹们介绍大学的学习与生活。(3)我校开展的两次大型模拟招聘会颇具特色。比如,结合本地村官的招聘需求,我们设计了村官的招聘岗位模拟。(4)我校附近有社工服务站,我们组织学生到社工服务站当志愿者,并对社工进行职业访谈。(5)我们根据生源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生涯讲座,如高一年级的“‘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学习暨‘做好高中学生生涯规划,合理选科’”讲座,高二年级的“合理规划高中阶段生涯,正确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向”,高三年级的“高职自主与分类招生的政策解读和应对策略”。

陶行知先生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要做到“六大解放”:解放头脑、双手、双眼、嘴、空间、时间。陶先生的这一思想与核心素养理念相辅相成,而在普通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实现“六大解放”的重要手段。从我校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实践探索的成功经验来看,它把学生从狭窄的“高中”这个时空概念中解放出来,把头脑和双眼投向学生的未来,并从当下开始规划和设计,这就实现了学生的解放。由此可见,核心素养观下的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猜你喜欢

生涯校本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教书生涯
吐槽退役生涯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