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2020-03-03时德红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8311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物情境

时德红(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 831100)

从生活中来,体现生活,最终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与发展,为生活服务是新课标的宗旨。基于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念,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形成了生活教育思想体系。生活化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顺利完成生物教学课程,使生物生活化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一、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改变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单一的情况,使之变得丰富多样,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都需要实现生活化。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应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密切结合生活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活生物课堂的教学氛围。应坚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统筹分析,给予学生引导,让其主动探究生物现象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并在学习生物知识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并促进高中生生物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导入方式生活化

课堂导入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高中生物教学中,虽然教师在新课导入方面采取了多种方式,但效果都不太如人意,主要原因是这些教师在课程导入中并未和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导入内容的设计未将学生的学习特点联系起来。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生有了兴趣,便会投入所有精力去做事。”对此,具体教学时,高中生物教师应充分认识生活化课程导入的重要性,同时借助相应的生活化导入手段让学生主动展开学习,从而有效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课时,可播放两条广告给学生欣赏。广告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广告中说‘花同样的钱补五样’中的五样各指哪些?‘蓝瓶的钙,好喝的钙’中包含的金属离子有哪些?”问题提出后,学生进行了激烈探讨,之后教师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并顺势把新课内容导入。利用生活化导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抽象的生物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最终在理解生物知识的同时,将其牢固掌握。

2.教学情境生活化

生物课程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问题,为其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生物知识。同时,借助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密切联系生物课程教学内容,在相互探讨、深入思考中,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可以准备一个大西瓜带到课堂中,然后在所有学生面前一刀切开西瓜,红色的西瓜汁会沿着刀流出,桌子上到处都洒满了西瓜汁。之后,教师又把一枚鸡蛋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在上面打开一个很小的洞,学生便会发现蛋液从洞口中流出。通过创设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见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之中。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鸡蛋和西瓜都有水分,西瓜中的水分会流得到处都是,但鸡蛋中的水分却不会,这是为什么呢?”如此,学生便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学习之中。

3.教学选材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引导其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借助新闻热点与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进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列举“超级细菌”这一社会热点,把学生的眼球抓住,再引导其分析为何会成为“超级细菌”,使学生知晓普通细菌在进行繁殖时,除了遗传以外,还会发生变异。如果长期乱用抗生素,致使变异的某种普通细菌产生抗药性,便可能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简而言之,也就是原始普通细菌的变种,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分析进化内容。通过联系教学内容、新闻热点、社会热点,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社会时事予以关注,另一方面也可将他们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其主动展开求知。

4.实验操作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生物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若是教学条件允许,教师应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如科学家一般不断探索某一现象或问题,感受实验研究过程,进而了解科学家在对知识奥秘进行探索时的艰辛。

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为例,在为学生讲述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借助萨克斯利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含有淀粉。教师可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组建合作小组,顺着萨克斯的足迹,亲自动手参与整个实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5.课后作业生活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以巩固课本知识为目的对课后作业内容进行设计,并未重视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规律,继而造成学生对课后作业不感兴趣,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如果能为学生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迁移知识,在亲身探讨、合作、设计的过程中举一反三,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一课为例,结束课堂教学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回家后对家族的某一特征进行调查,如身高、单双眼皮、近视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个方向,对家长和亲友进行相关数据调查,处理数据,最终得出结论。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网络的方式对人类遗传特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调查到的信息,制作成PPT 或调查报告,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借助此作业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学会立足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改善生活。

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高中生物课堂,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让学生喜欢上生物学习。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对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引起高度重视,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个性,对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予以合理运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学以致用,提升其科学素养和综合技能。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物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第12话 完美生物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