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方法研究

2020-03-03张金荣福建省长汀县南山中心学校366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张金荣(福建省长汀县南山中心学校 366300)

新课程改革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问题情境创设逐步演化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问题情境创设成为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陶行知先生在其“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中强调了教学的重要方向,即用“教学法”取代以往的“教授法”,用以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真正与新课程改革相契合。因此,突破传统教学思维,探究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将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关键。

一、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基础

1.紧扣教学主题与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刚接触抽象数学知识的学生建立立体的学习结构,使专业、刻板的数学知识得到转化,赋予学生更多的探究可能。因此,在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之初,必须树立正确的学情观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思维,依据教学主题和内容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更优质的情境教学氛围,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2.增强情境教学的趣味性

活泼好动、自觉性差是小学生的显著特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知识的传递并非一蹴而就,要以课堂管理与引领为基础。特别是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从而将数学知识的传递引向深入。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趣味性强的内容比较关注,因而问题情境应以趣味性为主,兼顾问题情境的融入和调整,使数学课堂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给予学生更大的拓展空间,帮助学生有效地形成数学思维。

3.关注问题情境教学的层次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是任何教育、任何学科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而数学作为一门强调逻辑性的学科,将这种差异体现得更为明显。为了使数学知识的传递满足学生的普遍需求,需要在教学中对数学问题进行延伸,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层次,既通过基础知识夯实学生的基础,又借助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使数学课堂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形成内外兼修的教学模式,大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1.关注实践操作,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学生更喜爱活跃的课堂氛围,因而数学课堂中应进行实践操作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通常情况下,数字实践操作需要加强手、眼、脑的全方位配合,以便更好地完成操作要求。因此,在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可以巧妙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更好地拓展思维,引导和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建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

比如,在“认识钟表”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对钟表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生活。因此,可以简单为学生介绍钟表的用途和结构。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钟表,可以开展“我的钟表”手工活动,并提问:“钟表是我们的时间管家。那么,时针、分钟和秒针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呢?”采取这种探究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制作一边思考,真正提升数学教学的融入感,实现学生探究思维的开发。

2.借助故事渗透,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故事是陪伴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每个小学生心中都住着一个“故事大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学生对故事的喜爱之情,积极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让这种教学方式实现自然过渡,并发挥其独特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开发故事中的数学元素,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出数学内容,这样既让学生感到趣味十足,又能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当然,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学情,问题情境的难度应适当,不能为了创设而创设,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在内容上,侧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方便学生的理解与探索。

比如,在“位置与方向”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以《鲁滨孙漂流记》作为导入,让学生从鲁滨孙的故事中了解位置与方位的定义和重要性。同时,再结合教材中对位置与方向的描述,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假如你是鲁滨孙,应该如何利用对位置和方向的认识,制定自己的逃生路线呢?”通过故事情节的刻画,让学生融入情境,带着“逃生”的思维,主动了解教材内容。

3.开展游戏活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热爱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展现自我,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游戏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游戏教学氛围的营造,改变传统的说教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轻松的学习环境,提升数学知识的接受度。有效问题情境和游戏教学的融合,势必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比如,在“鸡兔同笼”的教学中,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问题更加直观、立体,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启发。依据“鸡兔同笼”的概念,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男生代表小鸡组,女生代表小兔组。此时,教师提出思考问题:“现在地上有28 只脚,鸡和兔各多少只?”学生依据自己的身份开始排序,最终探索出游戏的规律与计算的方法。通过游戏突破数学难点,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也让教学更立体,更易实现逻辑能力培育目标。

4.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强调:“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因此,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素材。数学源于生活,如何在生活中提炼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逐步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新课改对教学生活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使数学教学理念和思维得到转变。因此,生活化数学教学设计必须从生活中挖掘教育素材,结合教材所要传递的内容实施教学,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彰显魅力。

比如,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都能成为情境中的参与者。同时,为学生带来思考问题:“你们到超市买水果时,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哪些?”通过情境,快速引导学生联想,得到“克”“千克”等答案。同时,组织相应的操作情境,利用不同的商品进行提问,加深学生对单位的理解,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三、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方式应积极寻求创新,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问题情境创设作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要加强其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通过拓展新途径、尝试新方法,不断提升数学知识传递的质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感受数学的魅力,为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