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3-03郭囝囡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安达小学130012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陶行知语感绘本

郭囝囡(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安达小学 130012)

在越来越注重人文发展的现代化教育中,以教材为中心的授课理念已经逐渐发展为以学生为中心,课本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能力提高服务,以往对英文教材“等、靠、要”的思想已经不可取。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我们要读活的书,不要死的书,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新课改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提倡以生活、方法、实践、创造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巧借绘本进行英语教学,能够使小学英语课堂更加开放、有活力。

一、利用绘本的节奏来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

如同音乐、童谣、诗歌一样,以单词发音为基础的英语语言也具有独特的节奏感,被称为“语感”,即一种作用于大脑语言中枢的、直觉性的语言感知和判断能力。当学生形成这种思维后,不经过复杂的思考也可以将英语语音与意义情感相联系。语感是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和交流的好帮手。绘本则经常利用循环重复性的语言设计来使小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一本充满韵律感的英语绘本,能够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形成连贯的语音记忆。

《Changes in Our Lives》一课涉及英语过去时,如“in the past、got、used、was”等,由于中文环境中没有时态的变化,因此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将Sue Williams 编写的著名绘本《I Went Walking》引入到课堂之中,该绘本简单明了并充满童真般的猜测和画面想象,以“I went walking. What did you see? I saw a…looking at me.” 三 类 过去时问答句型为主要框架。为了加强学生的英语语感,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轮流进行重复性的绘本朗读问答。教师随机翻到一页询问“What did you see?”,一组学生根据画面回答“I saw a brown horse looking at me.”,另一组学生顺势朗读“I went walking.”。富有节奏感的集体诵读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之美,对过去时的语法、时态变化和语音有了直接性的语感认知。

二、指向对话与实践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三大教育理论之一,他倡导在学校教学中“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将英语语言学习完全看作词汇、语法、句式背诵的教育观念是错误的,英语课标中也提倡要通过构造英语课堂情境和实践活动来活跃气氛,使小学生在观察、阅读、交流、实践中摸索英语知识。小学英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来选取绘本,创设对话交流情境,使学生在相对自由、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自然地获得英语知识。

例如,在教授《Can You Swim?》这一单元时,Eric Carle 的经典绘本《From Head to Toe》能够与课本内容有效结合,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利用“Can you…I can…”句型进行日常对话交流的能力,还能够结合有趣的画面内容对课本“Think and say”板块中的“cat、rabbit、jump、elephant”等动物、动作类英文词汇进行生动的理解和记忆。在利用绘本进行交流实践活动时,两人一组搭配,挑选绘本中自己喜爱的动物进行对话。例如,学生甲扮演长颈鹿并用英文说“I am a giraffe and I bend my neck. Can you do it?”,学生乙模仿动作并回答“I can do it.”,接下来学生乙再做出摆动胳膊的动作并询问“I am a monkey and I wave my arms. Can you do it?”。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互动,在动态的课堂中共同学习英语。借助绘本的实践和对话,释放小学生爱动、爱模仿的天性,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在绘本阅读中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陶行知强调生活、社会与教学之间的联系,这里所指的“生活和社会”并非世俗的、狭隘意义上的从众教育,而是摆脱死读书的限制,将教材与生活和社会联系,做到知识从生活中来,能力向生活中去,是一种双向教育和创造机制。这也就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习得,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绘本比教材更具有生活气息和开放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英语绘本阅读的过程中习得语言、体味文化、提高思维品质。

例如,教学《Sport》一课时,教材着重介绍“play football、basketball、volleyball、table tennis” 等 运 动 类 词 汇 和 短 语 以 及“Does…like playing…?”“Yes,he/she does. No, he/she doesn’t.”句式、语言知识比重较大。牛津阅读树绘本《Olympic Adventure》则以奇妙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运动会的起源、女子运动会以及更深层次的男女平等意识,以“sport”为主题对小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启蒙和培养。由于绘本中英文对话较多,可以采取学生看图、教师领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laugh、silly、never catch on、look at”等情感丰富的词汇短语进行理解,在了解英语运动表述的同时,形成平等、自强、坚定的人生观和现代化开放性的文化观,最终促进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促进绘本欣赏与学生自学能力的融合

小学生缺乏清晰的目标意识,尤其是面对着不熟悉的英文单词和文章,更是难以自觉地进行英语自主学习。归根结底,这种现象是因为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欲望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英语绘本采用“图+文”模式,就像一本本充满智慧和妙思的故事书,它吸引着小学生的注意力,牵动着小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

以《Smell and Taste》 一 课 的 教 学 为 例,“strawberry、watermelon、orange、grape”等与水果相关的英文单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新鲜感是一时的,在了解到单词后学生不愿意再去记忆,学后就忘。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Eric Car 的《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绘本。学生首先被绘本中大片色彩对比强烈的抽象画面所吸引,在美的享受中进入英文故事世界。随后出现了各式各样的fruit and snacks,教师可以给出填空“On Tuesday he ate through…, but he was still…”,学生根据图片自由填空,谁填得多就可以被评为“水果之星”。学生开始填得很顺利,然而越填发现疑问越多,于是主动去查阅课本、单词表、简易词典,或者询问教师和同学,形成了独立学习的观念和自主学习的实际能力。

英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精心选择最合适的绘本,既能使小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又能激发其英语思维和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贯彻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和谐教育”“民主教育”理念,为现代教学注入生命力,为学生成长灌溉阳光,注重教学过程的情感融入和活动实践,使小学生在愉快的英语课堂中实现能力的全方面提升。

猜你喜欢

陶行知语感绘本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绘本
绘本
绘本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陶行知教育名录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