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涯教育的有机渗透探索

2020-03-03祖红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215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壁虎生涯尾巴

祖红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215000)

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涯教育之间是有关联的,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生涯教育的逻辑也是清晰的。笔者梳理出的逻辑是: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为学生的成长奠基。这里所说的“学生成长”,既包括学生的知识积累,也包括学生对自身成长的期盼与憧憬。后者实际上就是面向小学生的生涯教育。当然,生涯教育是一个专业的话题,生涯教育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小学语文教学不可能将生涯教育当作显性的教学内容。尽管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涯教育的有机渗透,却是可能的,也是必需的。小学阶段的生涯启蒙是个体生涯规划的基础,学科整合是生涯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只要坚持这一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可以找到渗透生涯教育的切实有效的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生涯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与优势、兴趣与潜能的基础上,主动确定生涯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尤其是职业发展规划,并根据自己设计的职业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教育。关注生涯教育的本质,应认识到它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和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教育形式上的具体体现。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作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基石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基于学生生涯发展,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生涯觉察力和潜能开发,这样就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发展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是有着高度的必要性的。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涯教育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语文学科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不仅体现在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去理解文本上,人文性也不仅体现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领略人类文化上。其实,当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指向学生个体的成长时,还有另一层内涵,那就是学生运用语文学科这一工具,是对生活生成理解。当前的小学语文文本中,经常会出现主题明确、题材贴近学生生活、文字言辞都非常优美的文本,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激发情感,更可以对生活形成比较深刻的领悟。这种领悟往往会对学生产生面向未来的激励作用,会让学生对自身的成长产生一种期待,而这实际上就符合生涯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涯教育契机。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解读文本,当文本解读与生涯教育联系在一起时,文本解读也就有了一种层次更高、视野更为广阔的视角。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做人”又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所谓“学做人”,往往涉及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生涯教育就可以逐步渗入语文教学,而语文教学也就可以与生涯教育融为一体,这也就实现了真正的“渗透”。

从这两点理解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是必要的。

二、基于文本解读,实现生涯教育的有机渗透

如同上面所强调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文本解读。教学实践表明,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有很多生涯教育的渗透机会。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确定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个人生涯发展规划,进而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应是一个隐性的过程,教师应追求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效果。

例如,《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中的经典课文。从生涯教育的视角来看,可以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获得生涯教育。在这篇课文的解读中,笔者对于一些关键词句的解读做了这样的努力:

第一,“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这句话在课文中是小壁虎借尾巴的最初动机。将这种动机从课文解读的过程中提取出来,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类似的问题。比如,当我们在生活中有某种需要时,我们会怎么办?在学生的回答中,就有一种思路是向外界借力。于是,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而向外界借力就是生活的一种选择。学生有了这种认识,就是生涯教育的一种体现。

第二,小鱼、老牛和燕子都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很容易就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在进一步解读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一个观点:小壁虎问别“人”借尾巴的思路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的尾巴都有自己的作用。但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同,部分学生的反对观点是:小壁虎在被拒绝时,其实是非常理解对方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一个一个地询问,而不是责怪对方小气。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学生生成这样的理解,表现出这些学生内心的宽容,而宽容正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具备的品质。很显然,这是生涯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教育,生涯教育就很好地被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虽然无形,但却有意义。

三、小语教学中的生涯教育渗透须以生为本

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视野之下理解这句话,会让语文教师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而认识到这句话的意义,也就更能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使命是唤醒生命的价值。无论是从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出发,还是从学校“培养全面、有个性的发展的学生”的育人理念着手,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涯教育,便成为新时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又一抓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只有当学生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中心时,只有当教师心存“促进学生一生和谐发展”的理念时,生涯才会演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并出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上。

语文教学是一个累积的过程,知识的累积与情感的累积都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生涯教育需要教师将目光放长远,真正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认识生涯教育的价值。“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用这句话来阐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涯教育,可以表现出高度的概括性。笔者认为,这是恰当的、确切的!

猜你喜欢

壁虎生涯尾巴
我的教书生涯
BB壁虎和他的BB朋友们
壁虎
壁虎的尾巴
吐槽退役生涯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