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0-03-03肖笛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570208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心情深度课文

肖笛(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57020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度学习相对于教师串讲串问、条分缕析、手术刀解剖式的解读而言,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式的、自主地在经验中进行的学习。小学阶段的深度学习不是增大学习的难度,更像是一种学习状态的描述,即全身心投入学习。

大单元教学依据《课程标准》和“精而深”“少即多”的课程理念,站在教材整体的高度,以整个单元教学内容为依托,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以点带面,整合课内外资源,统领整个教学流程,突出重点,简化目标和环节,节省烦琐分析的时间,促进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在复杂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能力转化。

一、目标设计——体现深度学习的理念

1.学习目标上体现层次性

(1)设计递进的深度学习目标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中,设定第一节课“多彩童年之基础阅读”主要是检测、检查学生的整体阅读及对字词句段的把握,这是深度学习的基础。第二节课“多彩童年之学会批注”主要目标是学会用批注的方式进行阅读,这是深度学习的工具。第三节课“多彩童年之深度阅读”主要目标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悟人物心情,对各种心情变化进行批注。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进行合理的分配,有重点、有取舍,不仅有浅层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的教学活动,还有高阶的分析、评价和批判教学活动。

(2)合理精简内容,为深度学习留下时间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策略学习单元,建议教学时间是13~15 课时。压缩了除本单元两个语文要素之外的显性和隐性的教学目标,把时间集中在落实两个语文要素的目标上,本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压缩为用一节课来检测基础性阅读,用两节课来精读品悟引导,前置的预习时间为1 课时。

2.教学设计上突出联系性、连续性

(1)内容上上下勾连

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基础性阅读设计用一节课,从字词句篇检测学生的基础性阅读,扫除阅读障碍,整体了解单元的文本。第二节课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课文进行文字批注,并利用这些批注理解课文。第三节课,引导学生用批注的形式再次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力图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写出带有自己阅读体验的批注,进而实现深度学习。

(2)逻辑上层层递进

这三节精读课的设计,按照人们的认知思维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把本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和“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两个语文要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力图避免碎片化教学。

二、搭建支架——促进深度学习的核心方法

1.激趣投入深度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显著。”要有效推动大单元教学,就必须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本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精读课文。与之前童年欢乐主题不同的是,编排的课文增加经历挫折后的成长。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阅读文本对学生来说有代入感。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讲讲身边的趣事做铺垫,然后出示毛泽东同志手稿的批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2.水到渠成方法悟

在大单元教学第二节“多彩童年之学会批注”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回忆、翻看教材,出示毛泽东手稿的批注,水到渠成地引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抓住典型的批注段落,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通过前后批注对比,加以点拨,学生自己就从经验中总结出批注的位置、方法、角度。通过多篇文章的批注练习,逐渐建立结构化的策略性知识体系。

3.精读品悟入其境

学生掌握了批注的阅读方法后,一个个跃跃欲试。在大单元教学的第三节课,教师以《陀螺》一文为主,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到体会深的地方画出来,读自己找到的有体会的句子,自己发现体会深的多数是人物的心情。此时,教师出示短文,让学生按照人物心情变化的过程标出序号,体会人物的心情;小组内说出自己的体会,再进行批注,并将它与第二节课做的批注进行对比,加深对人物心情的感悟理解,完善批注中不完整的地方。

三、自主阅读——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

1.迁移阅读,推进深度学习

语文学习不像其他学科可以举一反三,有时举三还不能反一。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抓住《牛和鹅》后面的链接——李汉荣的《牛的写意》,引导学生用批注方法进行迁移阅读,发挥教材中链接文章的作用。同时,抓住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中向外的窗口和通道,课内拓展阅读作家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中的第一章“秃鹤”和第二章“纸月”,体会不同时代孩子的成长,用批注的形式体会“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通过迁移阅读、师生互动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融通。

2.自主阅读,感悟深度学习

大单元整体教学缩短了常规的教学课时,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真正落实了《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量。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的自主阅读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四年级必读书——黄蓓佳的《亲亲我的妈妈》、杨红樱的《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也可以让学生选读俄国高尔基的《童年》等。这样既拓展了阅读的内容,增加了阅读量,又对单元教学起到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3.多种形式检测深度学习

要保证大单元教学的质量,让大单元教学取得实效,就要根据目标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方法。有自主阅读,就必然有读书汇报,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大单元教学中的读书汇报环节最为根本的就是把讲台让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阅读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读自己所喜,写自己所感,说自己欲言,形成阅读体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习作既是学习的内容,又可以部分检测学生阅读的效果。在大单元教学中,有了各种铺垫、补充、调整、创造。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成长的书籍,又用批注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阅读理解、阅读体会、阅读疑惑。即使学生一时领悟不了其中的写作技巧,但优秀作品的语言文字长期熏陶感染能为写好习作做好铺垫。

教师把要检测的内容设置成表格的形式进行检测,如批注,虽然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是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它也是检测学生深度学习的工具。让学生参与评价,利用评价信息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管理。

猜你喜欢

心情深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背课文的小偷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背课文
天天有个好心情
心情
稚趣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