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官方微信平台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应用策略研究
——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

2020-03-03

关键词:理工大学成都公众

杨 延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高校应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充分应用新媒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创新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1.高校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育人育才,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阵地,不仅仅要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更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要起带头引领作用,做好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构建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格局。

2.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新形势下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

在2018年8月21日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高校作为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高校要自觉承担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好“举旗帜”的带头作用。

3.新媒体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54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9.1%。新闻客户端和社交媒体成了很多人获取信息的第一信息源。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鼓励支持高校新媒体的发展。微信逐渐成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高校微信平台要推送符合广大师生需求的图文消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思想文化的传播。

成都理工大学充分应用微信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实践中收获了一些经验。

二、成都理工大学微信平台运营现状分析

1.成都理工大学微信平台影响力分析

截至2019年10月20日,成都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平台预计粉丝活跃数为87921,头条平均阅读数为5719,头条平均留言为4。根据中国青年报发布的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普通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排行榜显示,成都理工大学以WCI指数(WCI指数是一种综合考虑总阅读数、平均阅读数、最高阅读数等数据后得出的综合指标)645.77位居四川地区高校排行榜第15位。综合近三个月的排名来看,成都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排名基本在15名左右。

2.成都理工大学微信平台内容分析

本文以2019年7月23日至2019年10月20日共90天成都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为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分析。2019年7月23日至2019年10月20日成都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共发布76篇文章,文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时事热点、校园文化、实用事务和其他四个方面。其中,时事热点所占比重为35%,校园文化所占比重为27%,实用事务所占比重为15%,其他内容所占比重为23%。阅读量大于一万的文章有四篇,大多与校园实事有关,其中《邬宗岳丨成都理工大学校史中走来的〈攀登者〉原型》这篇推送阅读量达到2.7万,点赞量达到330。文章讲述了电影《攀登者》中登山队队长李国梁原型人物成都理工大学1956级校友邬宗岳的感人事迹,邬宗岳敢于拼搏、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精神令无数学生深受鼓舞,这篇文章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王”。

3.成都理工大学微信平台运营的不足

通过上文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成都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综合影响力在四川地区排名并不高,总阅读量和头条消息阅读量与四川地区排名第一的四川大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在同质化推送泛滥的时代,如何用原创文章吸引学生的眼球,不失趣味又能起到宣传思想的作用,这对于成都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来说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从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来看,推送内容大多数都是时事热点,校园文化或者与学生生活学习有关的,与思想政治宣传方面相关的文章数量较少,阅读量较低,引领力明显不足。同时,公众号推送文章题目过于死板,如《成理2019年铸魂育人专题培训班在河南师大开班》这样的标题无法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没有进一步去了解内容的愿望。

从获取公众号信息来看,学生获取信息主要有三个来源,公众号推送,朋友圈转发和微信看一看,而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通过朋友圈的分享获取信息。但值得一提的是,某些重要的推送消息也会通过辅导员、班委和学生党员来传播,可见目前微信公众号的传播途径比较单一。

三、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入新媒体的有效途径

1.引领思想创新,提升引导力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高校要牢牢掌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利用互联网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和引领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好意识形态宣传工作,不能为了博眼球而成为“标题党”,要多选取思想深刻的内容,发布具有内涵底蕴的文章,挖掘身边人物的感人事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如成都理工大学发布的《邬宗岳丨成都理工大学校史中走来的〈攀登者〉原型》将当下热点与学校结合,对艰苦朴素、踏实肯干的理工精神进行了很好的宣扬,起到了思想引导的作用。同时要运用新媒体的优势,不仅仅运用文字,更要运用图片、短视频、动画等新手段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在一些校园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上,要对舆论事件进行全面深度的报道,迅速占领舆论制高点,遏制谣言的散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舆论事件。

2.创新传播机制,培养积极受众

美国传播学家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弗勒在1974年提出,人会与媒介之间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向性质,人们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他们的依赖性就越强烈。高校不单单是开设几个微信公众号就万事大吉,更要完善传播机制,培养积极受众。微信公众号作为学校官方平台,在发布权威消息、宣传思想文化的同时,也应增加与受众读者的互动性。把“官腔”抛开,用简洁、平易近人、“接地气”的语言文字,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培养积极受众。官微发布的推文他们能踊跃地转发,并在社交软件上积极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想,在增加用户的粘性度的同时也增强了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想文化的传播。

通过大数据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的行为分析,从而更加精准地发布消息。在调查中发现,成都理工大学微信官方平台一般会在两个时间段推文,一是在上午9点至10点,二是在下午17点至19点,但大多数推文集中在下午时段。充分利用数据,可以对推文进行精准化传播,根据推送内容发布的时间节点和推送内容的类型,分时间段地在朋友圈、微信群中转发和推介推送。如:即时性较强的推送,适合在第一时间快速地扩散和传播,从而第一时间占领舆论阵地;教育性较强的推送,则需要分批次、有针对性地扩散和传播,确保受教育对象有效覆盖。

3.提升运营者素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大多数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都是由在校学生组成,人员结构不够合理,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因此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将新媒体运营作为专业部门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培训。高校官微要主动“走出去”,向社会专业媒体学习策划、版面、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等经验知识,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新媒体业务能力,在做好传统宣传思想工作的同时,又能胜任新媒体环境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各高校之间要密切沟通,不能故步自封。从《中国青年报》每月整理发布的高校官微排行榜来看,长期占据榜单前几名的高校分别为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高校官微可以积极与这几所高校官微沟通交流,借鉴其运营策略、运营模式,并整理出一套适合自己高校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方案,不断增强综合影响力,使其能引领校园文化,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创新内容和传播方式,加强团队建设,使官方微信公众号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和宣传工作的得力助手,唱响主旋律,守好主阵地,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成都公众
昆明理工大学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