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旅游经济视角探讨沈阳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①

2020-03-03尹春志丁雪昭

关键词:沈阳市沈阳文化产业

尹春志 丁雪昭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 沈阳110112)

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因素。文化的经济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化产业体现的〔1〕。

2018年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提出文化、旅游产业“宜融则融、能融则融”的发展新思路,从行政体制上保障文旅融合发展,是文旅融合的外在动力,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全面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2〕。通过整合产业链,以“文化+”的产业融合模式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旅游产业极具关联性,且带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利用两产业文化性的交集,以旅游产业带动文化产业转型发展。

旅游产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具有引导作用。将文化资源和旅游产品进行融合,创造出有市场经济价值的旅游产品,能够满足现代化市场的发展需求,也能使历史文化得到传播和发展。旅游产业会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众多服务业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够改善沈阳的公共设施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公民文明程度,推动沈阳经济产生新的增长点。

一、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沈阳市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作为老工业基地,沈阳市拥有丰富的现代工业文化,同时也拥有丰厚的辽代文化与满族文化资源。沈阳市是我国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提出“一廊二带三区四基地”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的定位构想,文化产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产值增长18.9%,城市文化品位有所提升〔3〕,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沈阳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作为重要支撑,有效地助力第三产业发展,“2019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GDP)6470.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4007.6亿元,增长5.2%,占GDP的比重为61.9%。”从数据可以看到,沈阳市文化产业优势明显,发展比较快,水平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

二、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沈阳市,“重工轻文”思想比较严重,特别是受近几年辽宁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初中级阶段,和发达省(市)比相对滞后〔5〕。

(一)文化市场多元化投入不足

目前,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投入,尚未建立起多元的投融资机制,文化产业投入的资金不足,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欠缺,导致公益性文化事业滞后,经营性文化产业缺乏活力,文化产业高科技含量不足。

(二)文化特色彰显不足,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不够

沈阳文化资源充足,旅游资源丰富。《2019年沈阳市统计公报》显示,沈阳市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21家,全年旅游总收入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市在建旅游项目82个”。但是旅游与文化融合不够,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旅游项目中的文化因素挖掘不够深入,用文化彰显沈阳精神不到位,旅游业没有形成模式化,阻碍了其推动沈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沈阳文化产品创意不足,地域文化特征没有充分凸现出来,旅游文化产品普遍存在同质化,地域品牌建设以及宣传的薄弱使沈阳文化产业发展后继乏力。

(三)农村旅游经济的开发不够,乡镇特色文化体现不足

沈阳市文化产业城乡发展不平衡,对乡村旅游业的开发观念滞后,导致沈阳周边乡镇文化资源开发不到位,文化特色体现不充分,旅游经济贡献度低,影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以旅游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依据沈阳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以文旅产业融合为指导,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实现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沈阳经济发展。

(一)做好文旅产业总体规划,多元投入,增强造血机能

政府要强化全域文化发展的理念,进行总体设计,利用文化传播属性提振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整合沈阳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对文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将地域文化内涵注入旅游产品,增强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园,让科技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比如,棋盘山文化产业园区,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资源特色,可以打造为生态旅游兼具参与体验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借助高科技手段,进行大型实景演出或灯光秀,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

加强沈阳文化场所的建设,让人们走进宽敞舒适的图书馆、文化宫、电影院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通过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来提高居民的消费感受,促进居民的文化消费。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文化产业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仅靠政府一己之力是难以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掣肘文化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的发挥。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以招商引资、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多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提供资金保障。

(二)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强化特色旅游,构建旅游新模式

以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推动经济发展为出发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统筹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新型文化旅游产业模式,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1.打造“东西南北中”的沈阳旅游经济圈,弘扬沈阳地域品牌

举办“沈阳旅游文化节”,构建“东西南北中的沈阳旅游经济圈,形成沈阳旅游新模式。沈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东部有棋盘山、沈阳植物园、沈阳冰川动物园、东陵公园、雷锋纪念馆;西部的新民“三农”博览园、沈阳西湖、沈阳天沐温泉度假村;南部有辽宁省博物馆、沈阳三利生态农业观光园、马耳山生态旅游区、沈阳铁路陈列馆。北部有法库陶瓷文化创意中心、铁法祥云生态度假村、沈阳怪坡、康平卧龙湖;市中心有金廊工程、一宫两陵、张氏帅府、九一八纪念馆、新乐遗址博物馆、中街、辽宁工业博物馆。依据这些优势进行整合,构建沈阳旅游新模式,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旅行社职能,促进沈阳文化产业和经济协同发展

2.完善红色旅游和清文化品牌

(1)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沈阳拥有一批红色革命遗址如抚顺雷锋纪念馆、沈飞博物馆、九一八纪念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等,应深入研究、梳理其精神内涵,规划红色旅游项目,发挥其教育功能,打造一批红色旅游品牌。

(2)开发“清文化”特色旅游项目。沈阳清文化享有盛誉,依托一宫两陵、清文化一条街、沈阳满族村等,利用微信、QQ、博客、公共论坛等网络宣传平台,弘扬沈阳地域品牌,打造沈阳独有的特色文化名片。

3.开展“知家乡,爱沈阳”市民游活动,凝聚沈阳力量

文化是精神传播的载体,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凝聚沈阳力量,提振沈阳精神,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开展“知家乡,爱沈阳”市民游主题系列活动。包括设立“沈阳·大学”板块,遴选出具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东北大学、建筑特色别具一格的沈阳建筑大学等,开放大学校门,传承文化信息;设立“沈阳·地标”板块,通过开放沈阳地标性建筑,展示沈阳现代化城市风貌;设立“沈阳·工业”板块,展示新松机器人、华晨宝马现代化生产线、沈飞制造等;设立“沈阳·模范”板块,开展“盛京抗疫英雄谱”先进人物事迹展、沈阳英雄模范人物展览等。政府与企事业单位联动,实行利益共享,满足市民文化需求。市政府号召全市大中小学学生和市民积极参加,将市民游活动作为全市和驻沈单位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以旅游促教育,以旅游促文化传播,以旅游促经济发展,有效地拉动内需,让沈阳的文化产业充满生命力,让沈阳动起来、活起来。

4.开展冬季冰雪节,打造“银山”品牌

沈阳地处我国疆域东北,冬季时间较长,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开展冬季冰雪节,打造“银山”品牌。借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东风,开展沈阳“百日冬雪节”,向“银山”要效益。以白清寨、棋盘山为基点,向西、北地区延伸,开发法库、康平、新民、辽中地区冰雪旅游项目,融合沈阳特有的清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建立乡镇特色产业经济园,打造有卖点、有吸引力的冰雪旅游产品,将冬季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加速沈阳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开发文旅纪念品,增加经济附加值

开发旅游文创纪念品是传承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市政府要协调文化部门、高校、新媒体行业,共同开发文旅创意产品,在文化旅游产品质量、文化内涵、经济价值上做文章,增加文旅纪念品的附加值。深度解读沈阳故宫的文化元素,把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赋予旅游纪念品中,让这些特色旅游纪念品讲好沈阳故宫故事、述说沈阳历史,打造满族特色文化品牌,传承传统文化。开展沈阳特色小吃品尝活动,恢复部分沈阳老街胡同和各文博场馆,让工业博物馆述说重工业城市的历史。以此激活旅游纪念品市场,促进出版业发展,增强市民自豪感。让文化彰显力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沈阳国际知名度。

(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打造乡镇特色文化

沈阳地域广阔,周边农村人口众多,文化消费相对滞后,旅游项目亟待开发。发展农村旅游经济,打造乡镇特色文化是促进沈阳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用信息化推进智慧农业,通过建立农村特色旅游项目,展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开发沈阳周边具有本地特色“乡村游”项目,如满族乡、新民农业产业园,沈北稻梦空间、薰衣草庄园等,推广特色农副产品,促进沈阳周边文化旅游开发。彰显农村多民族特色,提高农民旅游服务质量和收入水平,用旅游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加速沈阳城镇化建设步伐。

四、结语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辽宁省省会城市的沈阳,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沈阳市只有抓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沈阳文化软实力,才能为沈阳城市进一步发展提供新动能,为沈阳市、辽宁省乃至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沈阳市沈阳文化产业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沈阳分店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LiteraryTechniquesEmployedtoDevelop Celie'sCharacterinThe Color Purple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