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视阈下高校图书馆在网络舆情防范中的作用研究①

2020-03-03

关键词:舆情图书馆环境

齐 维

(辽宁大学 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6)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自媒体就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产物。引领思想体系升级和传播理念更新换代的自媒体,其应用正逐步深入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自媒体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成为社会新媒体发展的焦点,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急剧的移动互联化发展,快速的社会化以及跨产业的融合使自媒体的功能不断拓展,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不可限量。在高校,随着5G网络、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和便捷应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知识获取、人际交往、语言行为、个性心理等,都打上了自媒体时代的烙印,对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拥有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源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应该主动研究自媒体的特征和功能,在把握自媒体时代内在要求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高校网络舆情的防范和教育引导,在有效推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尝试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一、自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自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知识获取方式、社会交往沟通、身心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自媒体的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认知社会的丰富信息环境。刚刚释放高考压力的大学生,渴望认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走出校门,了解世界,而自媒体以其无孔不入的强大传播态势恰恰为大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的丰富信息环境。自媒体拓展了大学生认知和探索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加快了他们把握客观世界、与世界同步的脚步,丰富海量信息的获取使他们更开放、更个性、更智慧。大学生们能够在自媒体平台上自由、平等、互动、开放的搜索信息,独立思考、表达观点、交流思想,极大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话语权和自我存在感。但自媒体的开放性,丰富、海量、开放的信息环境也会夹杂一些垃圾信息、负面信息,或者不健康的信息,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二)影响着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

自媒体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和学习环境。现实生活空间中大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是依靠教育者的单向灌输为主,以知识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进行知识传授,学习具有系统性,但学习行为受到一定规则的制约和预设内容的束缚,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固定性。而自媒体的学习环境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学习内容,每个学习者之间都是平等的,他们的学习行为、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等不受其他人的约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安排更加自主弹性,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学习内容更加灵活生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度,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愉悦,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交流和讨论,学习效果也相应地有所提升。

(三)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沟通方式

自媒体改变着大学生的交流沟通方式,使交流更便捷、更丰富、更灵活。大学生通常使用即时通信类软件(如手机QQ、网络社区、微信微博等)进行交友、聊天、日常沟通,使用这些手机应用软件的大学生可以广泛地交友,真实地表达情感,自由地发表观点,甚至进行情感的自我宣泄。自媒体的社交方式更灵活、更智能、更即时、更省钱、更私密,大学生可以随时捕捉学习和生活中新鲜有趣、意义深刻的事件或瞬间,将此时此刻的心情或感受通过手机新媒体传递给受众。但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交方式的虚拟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现实人际关系的构建,使得大学生总能在网络空间中找到一些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知己或虚拟群体,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归属及现实需求的同时,也会导致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大学生忽视他人的存在,而滋生排他心理,忽视现实生活的沟通。〔1〕长此以往,部分学生过分沉浸于自媒体的虚拟世界,过分倚重于虚拟空间的人际往来,会导致大学生在现实中与外界缺乏沟通,造成心理闭锁,甚至引发人际交往障碍。

二、自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现实影响

自媒体作为重要的个体思想展示媒介,以其独有的特质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随着自媒体的高速发展,这种新兴媒体的代表对传统管理产生了强烈冲击,与之伴随的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一)自媒体传播方式对网络舆情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强有力地占领了各个层级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这种信息由民众产生,经由民众传播,最终服务于民众的传播方式,以其独有的方式重新定义了世界。伴着它的产生,受众更乐于参与信息的制造与传播过程,并依靠自媒体提供的平台与渠道来传递多元化的信息。同时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其强大的群众支撑,受众的广泛决定了自媒体空前的影响力。自媒体的新颖之处在于它不再以单一方向传播信息为重点,而是以信息为手段去汇聚普通民众,从而达到特定目的。加之自媒体信息普遍内容新颖,迎合大众潮流,尤其是其善于利用意见领袖的导向作用,能够顺利带动大批民众的情绪,使自媒体的受众繁多自媒体所营造的“圈子化”“部落化”的人际联系方式,有助于受众在虚拟的网络中产生跨越现实关系的羁绊,使人们在更为广阔的世界里找到可相互拥趸、彼此取暖、强化个性的手段〔2〕,使自媒体具有空前的影响力。在高校自媒体作为重要的个体思想展示媒介,以其独有的特质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区别于传统“官方”媒体自其产生以来就对传统的媒体生态产生了变革而这种变革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自媒体信源偏颇对网络舆情的影响

随着自媒体的高速发展,这种新兴媒体的代表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和传授方式也产生了强烈冲击。尤其是当代高校学生已经形成用网络丰富课余生活的习惯,他们不再满足像以往一样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自己的判断标准来衡量和评论身边各种事物。这种极具个性的表达方式着重强调个体意识,在乐于突出自我的大学生群体中受到追捧,作用不可替代。然而,自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总是正面的,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了多元的价值认知或者是错误的价值认知,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之自身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和尚不成熟的信息甄别能力,极易在东西方文化差异、多元价值观念冲击和追求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中受到剧烈冲击而陷入迷惘,造成道德认知模糊、是非判断混淆、责任意识淡薄,乃至行为失范,最终导致网络舆情的产生。为此,高校要多途径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合理利用自媒体强大的信息汇集及传播作用,正确引导学生的情绪及舆论的导向。

三、积极探索高校图书馆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高校传统相对封闭、稳定、平衡的教育环境,使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的各方面资源,尤其是有效挖掘高校图书馆在网络舆情防范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必将对高校的网络舆情教育和管理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3〕

(一)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至关重要,是他们正式融入社会并实现个人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一是自媒体环境的开放性,使得媒体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真伪并存,而自媒体环境的自主性又使得信息的发布、接收和传播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就需要图书馆利用信息资源优势,通过实际案例、讲座和宣传活动教育学生如何识别虚假信息,谨防诈骗信息,拒绝反动信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辨识力,使他们能够及时获取和正确选择自身需要的有益信息,建设性地享用自媒体资源。二是自媒体环境信息的海量性会使学生思维更加多维,但也可能会带来困惑。图书馆应该利用自身在信息检索技术方面的专长,帮助学生学会在海量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既要分析信息的表象,也要把握信息的背景和实质,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

(二)发挥图书馆的网络环境优势,构建网络舆情管理平台

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应当发挥图书馆网络资源的优势。一是高校应当正确认识自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特征和规律,积极开通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账号。同时,鼓励和倡导学校各部门、各学生社团、各二级学院、各班级开通和注册微博、微信等,积极构建全校性的网络舆情管理平台,做好校园自媒体环境中的“把关人”,加强对新媒体传播信息的监管。以社会、家庭、师生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为中心设置内容,关注学生动态,善于发现各种网络问题,主动净化网络资源,把握舆情导向,传播正面信息。二是要积极利用网络舆情管理平台,通过发布信息、师生互动、关注点赞、评论转发等,随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学生成长,创新性地进行思想引领和情感教育。三是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平台上积极开展校园微视频、校园微广播、校园微电影等校园文化活动,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

(三)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传播优势,创新高校舆情管理理念

自媒体环境的自主性,使得人人都是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抑或是信息的传播者。为此,图书馆应发挥馆藏资源丰富、数字图书等众多优势,多举办公益讲座或图书节等活动,借助自媒体丰富的传播渠道不断创新高校舆情管理理念。一是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必须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尊重大学生话语权和自主权的基础上,平等地与大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感人,注重激发受教育者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使受教育者能够积极回应、认同接纳。二是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要摒弃传统“一厢情愿”的灌输和简单生硬的命令,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幽默鲜活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事例,创设亲民化教育情境,赋予学生话语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深化认知、提高觉悟、明辨是非。〔4〕三是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要主动融入校园微生活,努力学习和积极利用新媒体,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动态,因势利导,实现整体化引导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目标。四是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要在互动的过程中,因势利导,教育大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中遵纪守法、谨言慎行,科学理性地表达观点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在行使表达权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猜你喜欢

舆情图书馆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图书馆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