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商贸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要素体系模型构建

2020-03-02卢光国李洪亮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

卢光国 李洪亮

摘 要: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设置为重点任务,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界定为主要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中华人文精神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意见》还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融入各层次的教育中,我国大学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受到广泛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对我国人民有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文化丛林一枚璀璨的珠宝。其文化内涵中的道德内涵对人具有深刻的教化作用,因此,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去,能够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这也是“文化育人“的典范 。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体系模型构建

高职财经商贸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既是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财经商贸类大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培育有重大而积极的价值。在两者之间构筑桥梁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培育机制与路径。本文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机制与路径等方面进行研讨 。

一、商贸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现状。根据前期对全国范围内商务管理专业3411名学生进行“高职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调研结果如下:其中女生2342名,男生1069名,大一学生698,大二学生665名,大三学生681名,毕业一年学生607人,毕业两年学生438人,毕业三年学生322人。据了解,仅有44人认为自己对传统文化完全不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集中在文学经历,传统手工,传统服装和传统文化知识,有90%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有影响,同学们认为会对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文化素养,职业素养产生影响。有49%的同学家庭没有家训或者类似家训的格言警句。99%同学暂停加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66%同学认为现在传统文化传承的不好,数据统计2538学生选择了学校举办了传统文化节,2025位学生选择了学校开设了各种传统文化课,2103学生选择学校利用了各种媒介宣传,2164学生选择学校在校园文化中宣传,但仍有45%同学认为效果一般,6%同学认为学校没有开展文化建设,2851位同学认为通过思政课,1323位学生认为通过大学语文,1410位学生认为应该单独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840位学生认为通过专业课程。71%学生认为职业素养对自己非常有影响,27%同学认为对自己有影响,但不大,3106学生认为责任意识是职业素养的表现,爱岗敬业是2890人,公正守礼是2536位,勤奋学习1387。92%学生认为通过传统文化可以培养职业素养。87%人认为很有必要在专业课加入传统文化因素。传统经典诵读、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开展、优秀文化故事分享都活动了1700人次以上的选择。2933人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点,2662人认为应该采用多种形式传承优秀文化,2435人认为应该符合大学生个性个点和需求。2700以上的人选择应该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验智慧,文学艺术内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缺失的成因分析。通过调研能够发现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才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与日俱增。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之下,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时间 会比较少。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情, 因此,便会造成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薄弱。这是阻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另外,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够深入虽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但是,相关教育体系的发展并没有形成规模,而且只有一部分的高职院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还停留在未开发的阶段,没有形成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合,从而阻碍了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展开。而传统文化的发展还应该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所以这一现状,很大程度上阻碍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升华。

三、财经商贸专业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体系构建。根据上文研究,笔者提出了一些改善目前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方法,以期能够从根本上促进 高职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进步。

(一)传统文化创新。 教育视觉时代,学生们喜欢看的是网络小视频、影视广告、流行音乐、画面唯美的报刊杂志等等。相对于需要费脑思考的纸质作品,强于刺激的视觉化的东西显然更容易 被接受。面对青年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要想把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就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广泛 而深入的挖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也同样需要传承与变革、发展与创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程上的选择非常多,传统文化教育在很多学校都只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在进行,基于此背景,教师必须要深度分析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与特色,制订丰富的传统文化课堂活动、加强传统文化在专业课中的比例,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校还要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 建立以“传统文化素养”为导向的学生素质教育学分体系。目前,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得不够顺遂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建立成熟的教育体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培养出来的相关人才虽然有着好的技能,但是在人文情怀上面还有很大的欠缺。所以高职院校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建立与此相关成熟的教学体系。例如,学习特色文化传统、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等等,这都是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一些要素。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知识,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知识考核,除了卷面考试,还可以通过面对面交谈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开 展“ 互 联 网 +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更要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学习。面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文化的传播路径需要创新,不再单纯地强调传播开去,而要在传播的过程中,更接近每一个独立的受众个体,需要更有针对性、因时因地 做出调整,突出文化传播内容的可信性、普适性、贴近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实现满足个体差异化需求的“精确传播”,提高传统文化张力。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建立传统文化专题网站,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推动传统文化进入新媒体。例如学校的宣传部门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建立传统文化学习微信公众号,定期在公众号上更新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呼吁学生们利用碎片化的课余时间也来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还可以带动学生们在网络上交流家乡的传统文化,分享一些文化底蕴比较深的人文习俗等等。

(四)校园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实 现育人化人功能的有效平台,可通过固化的物体如文化长廊、文化墙、名人馆、历史文化名人塑像、绿化设计等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通过 诵读古诗词、了解历史文化、历史名人能够感受到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吸收经典文化的精神营养;开展中华传 统文化研究活动,促使师生深入研究,纵横了解。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学校社团和其他校园活动,提升品味和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以往此类活动受到指导者、场 地、资源和财力物力等条件制约,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 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已解决这些难题。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 完成调研和虚拟实验,并从中寻找到学习的需求与价值,潜移默化中吸收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曹瑞明,董阳.关于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 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50-154.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 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3]陈航平.“以文化人 ”———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绿色科技 2018(17).

[4]王欣,李丽丽.唐山市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学转开型中的应用 [J].绿色科技2018(19).

[5]丁俊萍,林建雄.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的历史考察及 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7,4:33-38.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292“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财经商贸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管理学基础与技巧》课程为例”成果

猜你喜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