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培植“天才”的泥土

2020-03-02崔世英

辽宁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习得性天才挫折

崔世英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一节公开课上,一名学生也许是太紧张了,发言时声音颤抖,话不成句。授课老师貌似缓解气氛但又不乏揶揄道,“你这是茶壶煮饺子,有口儿倒不出呀”,生硬地中止了这名学生的发言。在我看来,这是一节有“硬伤”的课,因为授课教师给了学生一个消极的心理暗示:你嘴笨。这名学生可能从此一发言就打怵,导致语言障碍。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幼年时喜欢的长大了不一定喜欢,但害怕的以后仍会害怕。很多时候,失败是一种心态,而不是现实遭遇。一旦失败的心态“定格”,孩子的自信心受损,失败的命运也或将成为必然。

我们在看马戏表演时发现,体型庞然的大象被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安静地不做丝毫挣脱。因为它幼小无力时,就被沉重的铁链拴在铁桩上,无论它用多大的力气去拉,铁桩都纹丝不动。渐渐地,幼象长大,气力也增加;但只要身边有桩,它总是不敢妄动。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把这种现象称做“习得性无助”,即机体因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而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动物有“习得性无助”,人也会有。人在最初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会加倍努力改变现状;但如果仍然无法成功,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而这种念头会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青少年是在不断调整自己、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的。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对成功和失败的认识与成人有一定的差距,心理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失败对其人生的影响是重大的,有时会导致“习得性无助”,失败心态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失败之母”。很多学生最初很自信,但经历过多的失败体验,会变得畏手畏脚,缺乏自信。因此,教师要谨慎对待学生的失败,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不应制造失败,尤其不应让学生反复经历和体验失败。

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自我概念消极将会导致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难以适应。在学生抗挫折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要小心地呵护其成功心态。在很多情况下,成功心态是“成功之母”。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张扬个性;要让他们相信“我能行”,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成功的信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才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就要促使他能对自己做出似乎他做不出的事而千百次地感到惊奇,即对自己的精神力量感到惊奇”。

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中指出:“其实天才要有诞生的土壤,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而不能发达。”作为教师,应做培植“天才”的泥土,呵护学生成长,帮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猜你喜欢

习得性天才挫折
党天才
天才or怪咖
挫折使我更坚强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挫折
辅导员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
——习得性乐观
初中生自尊和习得性无助感的关系研究
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
生活需要挫折
天才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