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联—顺应模式的景区公示语翻译分析

2020-02-27代小兵

关键词:译者译文关联

代小兵,刘 莹

(1.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2.锦州中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在以经济为核心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各个地区领域与国际间的交流日益扩大。此种大背景下,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尤为重要。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语言传递是否准确,还要注意译文文体风格是否得当,这与地方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和地区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密切相关。如果仅仅把公示语翻译当作一种语言转换,不考虑其社会和文化影响,将可能影响景区文化的自身形象,甚至产生“文化休克”。关联–顺应翻译模式,以认知和语境为关联基本因素,以文化顺应为重要翻译过程,对于风景区公示语翻译实践而言,此种翻译指导原则,会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灵活、变通的翻译选择空间,从而使译文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一、关联—顺应模式翻译原则

关联理论源于美国语言哲学家保尔·格赖斯(Paul Grice)语用会话意义和语境假设之间的交际关联研究。之后,言语交际原则研究进一步得到发展,1986 年,丹·斯泊伯(D.Sperber)和迪尔德丽·威尔逊(D.Wilson)明确提出了关联理论,从认知和语境的角度进行信息推理。迪尔德丽·威尔逊的学生恩斯特· 奥古斯特· 格特(Ernst-August Gutt),在1991 年撰写了博士论文,题目为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这是关联理念与翻译的首次结合。格特认为,译者对原文的推理过程以及对译文的表达方式都要严格地受到关联原则的制约。语言符号本身的有限性和语言表达的不完备性,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翻译过程中语言组合运用的可调性和随塑性。如果语言和指代对象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那么,语言就可能失去可调变的美学意义,从而变得机械、呆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任何事物,任何事物却又不可能被百分之百地用语言表达。

关联论的中心思想在于从认知角度解释交际行为,但往往忽视社会文化语境的作用。顺应论则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多重角度审视交际语境,而认知原则体现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正是这两种思想理论的对接点。关联论与顺应论之间的互补关系决定了关联–顺应翻译模式在处理各类翻译过程中的强大解释力。旅游景区公示语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对外交流能力和人文环境质量的直观指标,是旅游业的重要宣传窗口,对风景区乃至该地区整个旅游行业的形象塑造,都会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景区公示语翻译质量不仅关系到景区信息的准确传播,也是相关地区涉外旅游的形象标杆,是旅游产业跨文化交际的决定性环节。因此,对于译者来说,首先要有对文化语境的认知意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需要对原语的语言与文化要素进行推理认知,获得合理的文化关联,以顺应为手段,选择和优化最佳表达,这是一个对不同语言的理解、使用和转化过程,更是实现文化顺应的过程。

二、景区公示语翻译过程关联—顺应模式的最佳维度

关联–顺应模式的翻译维度体现在译文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等方面与原语的高度一致。维度指的是通过词项、文体手段和句法结构实现的语言的倾向,当语言表达方式涉及多维性时,维度就成了一个翻译问题[1]。景区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三种维度之间的关系,就会避免很多误译、漏译、甚至错译现象的发生。

(一)语言维度

语言维度体现的是符号层面的转换,这属于文化的表层交流。公示语的表达特点,在于简洁、精准、清晰。比如,“员工专用,宾客止步”(Staff only!)。从句法结构特点看,景区公示语以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以及祈使句居多。这样的语言结构,使得要求、提示、强制、警醒的语义表达更明确。比如,“此处危险,小心落水”应为Danger!Deep water!而不是It is dangerous here! Take care not to fall in water!

(二)文化维度

保持文化维度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价值观、审美取向和思维方式为表现特征的文化因素的调节上。因此说,翻译总是在多维度上进行的,文化也总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交流,语言内涵的语用价值即文化深层交流[2]。译者应该从上述多维差异着手,建立翻译过程中多维文化层面的关联顺应关系。如景点名称“三顾茅庐”,就不能简单直译成Three visits to the thatched cottage,还要适当添加历史、时代、政治等相关文化知识以及人物介绍,从而弥补目标语读者在文化认知背景差异方面的不足,令信息传递更加直观有效。比如可以进一步增加信息介绍:A story happened in the Three Kingdoms,tripartite division of China among the states of Wei,Shu,and Wu,depicting a scene that Liu Bei paid three humble visits to the thatched cottage of Zhuge Liang to ask him to be his counselor.The story carries forward the virtue of sincerity and persistence.

(三)交际维度

交际维度的实现,反映出译者在将原文译成目标语言过程中对地域、人群、阶层、时代、标准非标准等影响语言运用因素的驾驭能力,是翻译作品文风的转移和再现,从而达成相对最佳状态的交际意图,体现了原文-译者-译文在特定语境中,个人基调和功能基调的自由切换。比如WC,实际上,很多英语国家早已经弃用这个单词缩写,就好比汉语的“茅房”一词,给人以不卫生,简陋的感觉。但是目前,这个词仍然被某些国内景区频繁使用,确有不妥。Toilet,Bathroom,Restroom 等等看起来更洁净文雅些。

三、关联—顺应模式对景区公示语翻译功能实现的指导

关联–顺应翻译模式,不订规则为基础,不以准则作标尺,“能够解释翻译这一错综复杂的交际现象而不自相矛盾”[3],对于翻译的指导看似无矩无形,实则有据有章,可遵可循。景区公示语,其应用文体的特殊性,使它具有强大的应用与交际功能,最主要表现为三种功能:

(一)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体现在公示语所表达的概念和内容,说明景区公示事实、表达景区宣传信息。比如“禁止乱丢垃圾、乱吐痰”(No littering and spitting)。

(二)表情功能

表情功能凸显出景区公示语的感染力,展示原语信息的情感意图,从而令外国游客直观感受到景区公示语言中传递出的文化内涵。比如景区景点“拴马桩”,很明显,简单的三个单词Hitching stone stake 不足以令外国游客了解到这个石头柱究竟为何物,译者不妨对这个词语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添加Hitching stone stake for tying horses in front of the gates of theprominent and wealthy householdin ancient China。如此一来,才会令人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中国古时候大户人家门口用来拴马的石雕用具,彰显主人家的身份地位。译者要想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最佳关联效果,就一定要以充分理解景区公示语深刻内涵为基础,正确评价译语目标人群的语言与文化认知差异,以明示的方法为游客提供最佳的语言环境。同时,顺应外国游客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以此作为翻译准则,引导他们以最小的理解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

(三)呼唤功能

呼唤功能表现为在景区游人之中产生某种共鸣,起到祈使或者号召的作用,以译文接收者为导向,最终实现感召目的,呼吁目标语游客接受信息,思考信息,从而产生出浓郁的观赏与游览兴趣。比如“摩崖石刻(cliff inscriptions)”,景区有必要在指示牌上增加一些文化背景介绍,如:Cliff inscriptions are inscriptions on mountainsides of Chinese characters,often done by famous people on special occasions or as decorations.They are an art form meriting study and part of a highly specialized field of art which requires both skills in calligraphy and stone carving.要获得最佳的文化关联,进行顺应性选择,译者要将翻译行为置于动态的跨文化语境中,采用灵活的优化选择手段,并且有足够的选择权去定夺译文的语用意义和最佳表达方式。

关联顺应的优化选择是无止境的过程,因此译者对译文的改进也是无止境的。译者要充分考虑外国游客对景区景点的语境期待和认知差异因素,以期带给他们轻松与好奇的译文体验。

四、结语

语言转换过程就是寻求最佳动态关联的过程。这种环环相扣的翻译传递,是语言顺应过程中的基础以及最终目标。胡庚申指出,语言转换,存在大量的“顺应” “选择”等现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会做出“顺应”和“选择”,以达到相对最佳的翻译目的[4]。关联理论不是翻译理论,顺应原则不是翻译策略,但是关联-顺应翻译模式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给景区公示语翻译活动指明了一条便捷的发展之路,开启了一个灵活的翻译视角,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规避景区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误译、死译和胡译等翻译盲区。

猜你喜欢

译者译文关联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