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同群效应的组织复原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0-02-27刘文昌

关键词:复原个体效应

何 奎,崔 箫,刘文昌

(1.辽宁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财务科,辽宁 锦州 121000)

一、理论基础

(一)同群效应

最早发现同群效应的学者是美国的科尔曼教授,他通过对4000 所学校的60 万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之后提出来的,之后开始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经验主义证据表明,同群效应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1]。当一个群体的构成个体具有相同社会地位时,其中某个个体的行为或表现如果受到其他个体的影响(积极或消极),那么说明在这个群体中存在同群效应。存在相同或相似经历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中会形成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对个体决策会产生制约作用,即处于该群体的个体在决策时会受到群体社会关系的影响和作用,其所作的决策会不自觉地参考群体其他成员是否有过类似决策行为。处于相似特征、背景或经历的群体中的个体,彼此间的互动行为会形成交叉作用即为同群效应。因此本研究认为,同群效应是指在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群体中,独立个体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

(二)组织复原力

复原力最早被用来研究个体在逆境中如何有效降低不利因素对自己的负向影响并实现成功,后来延伸至组织层面,但是对于组织复原力的概念,学术界至今未给出统一的结论。尽管如此,通过对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被动反应研究,当外部出现不利于企业的因素后才进行的适应性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第二个方向是主动应对研究,企业清楚知道自身发展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和风险,在它们还未出现之前就开始积极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应对,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不论是哪种研究方向,都强调了组织复原力的增强对提高组织抵御风险和危机能力的重要作用[2]。因此本研究认为,组织复原力是指组织对自己所掌握的各种资源进行重组,以构建应对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的能力。

二、组织复原力提升的必要性

(一)企业生存的必然要求

组织存在于社会之中,它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环境,时刻受其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企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动荡和多变,增加了企业生存的风险和危机程度。企业要在这种动态变化且不确定性高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提高自身抵御风险和处理危机的能力。而组织复原力就是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使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迅速提高抵抗力,尤其是企业在经历巨大变故之后的快速恢复能力。因此,提升组织复原力是企业生存下来的必然要求。

(二)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仅仅生存下来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要发展壮大才能走下去。组织发展是一个有计划的变革过程,是为应对科技、市场以及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它是一个系统,涉及组织结构、组织人员、组织战略、组织文化及组织进程。企业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它们都处于动态变化中,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其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以达到彼此间的平衡。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剧烈变化,对企业发展产生冲击,这时组织复原力就会通过快速整合企业资源,提高企业自身抵御能力,保证企业平稳而持续得到发展。

(三)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

企业在市场中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彼此间必然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可以促使企业更关注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从而达到争夺消费者的目的。但是,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演化,对于外部资源的争夺也成为企业竞争的内容之一,这就要求企业要具备寻找并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特别是处于竞争劣势的企业,更需要提高企业应对竞争不利局面的能力,组织复原力就是提升这种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同群效应对组织复原力提升的影响路径

同群效应不仅会通过群体行为对个体的行为会产生影响,组织和政府的行为也会引起同群效应,这些均能够影响组织复原力的提升,本研究从以下三个角度阐述同群效应对组织复原力的提升:

(一)个体视角

同群效应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如个人购房时,其决策往往会受到周边人群的影响。在决定是否购买股票等投资资产时,熟人或朋友近期的收益率会成为个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由此可以看出,当周围的人由于实施某种行为而获得一定利益时,会对其他人行为产生触发作用。在组织群体中,员工的行为同样也会产生同群效应。权力距离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处于高权力距离感知的组织中,人们对领导的命令会无条件执行,很少提出质疑,即使有个别员工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但是担心会遭到来自领导和其他同事的压力而选择沉默;同样,在低权力距离感知的组织中,领导思想较为开放,员工思维较为活跃,常会发生激励的辩论,在这样的组织中如果思维保守,不参与辩论会受到同事的排斥,所以员工都会积极参加。权力距离导致的员工一致性行为对组织绩效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组织中存在圈子文化,领导会根据与自己的亲疏关系将员工划分为圈内人和圈外人,处于圈内的员工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源,有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而处于圈外的员工会受到冷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员工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以利于自身的发展,并通过提高自身能力促进组织实力增强,会通过个人努力(如自我学习)向圈内人发展,从而对其他人行为产生带动作用,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组织氛围。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群体的同群效应对员工个体的行为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使员工表现出趋同行为,抑制不利于组织发展的趋同行为,鼓励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趋同行为,能够促进组织的快速发展,如组织公民行为、建言行为、创新行为等。因此,积极引导有利于个体发挥正能量的同群效应,有利于组织复原力的提升。

(二)组织视角

同群效应在组织层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司治理、投资决策等领域。如上市公司在确定高管薪酬的过程中往往会参照同行业其他企业的高管的薪酬水平。在任命董事时,意大利的家族企业受到地理位置相邻公司的影响较为明显。公司在进行投资行为时,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投资组合和策略会成为其重要的参考,且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同行业、同地区同行业的企业投资存在程度不同的同群效应。当组织在市场中面临抉择时,其行为除了受自身规模、企业性质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会受到相同或相似其他企业决策的影响。一个创新氛围良好的企业,不仅有利于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很多行业领导企业就是依靠创新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因此,同群公司浓厚的创新氛围会引起其他公司的纷纷仿效。另外,研发投入是组织创新活动持续下去的根本保证,而又因为同群公司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冲击较为相似,同群公司的研发投入是在对行业前景做出判断的前提下进行的,可以为其他公司明确研发价值提供参考,从而影响它们的研发投入水平。当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深化,并购行为开始在企业间活跃起来,企业是否并购会受到同地区其他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并且企业更愿意向高治理水平和高绩效的公司并购行为进行模仿学习[3]。

通过上述组织行为分析可以看出,组织层面的同群效应对于企业的战略决策的制定、组织结构的建构都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同群效应既有正向效应,也有负向效应,积极发挥同群效应为企业带来的正向效应,降低负向效应,有利于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进而提升组织的复原力。

(三)政府视角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在必要时对市场进行干预有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而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手段之一是制定产业政策。产业政策能够弥补市场不足,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产业政策代表政府在一段时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向外传递了未来优先和重点发展的产业信息,这些公共信息被企业获得后,会形成同群效应,表现为企业调整其经营战略,改变生产方式,主动做出符合政府产业政策所要求的行为[4],这些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分析可知,政府经济决策的变化决定了政府所掌握资源的投向,会改变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企业势必会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以期获得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支持,从而实现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适应,提升组织复原力。

四、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同群效应不仅会在个体行为中出现,在组织行为中依然存在。组织复原力对增强组织抵抗力有显著作用,必然会引起其他企业的效仿。对于组织复原力的提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营造积极向上的同群效应氛围,通过同群中其他成员所实施的有利于组织的行为影响员工个体行为,并引导员工认同,构建企业高凝聚力,从而当危机来临时,企业上下才能团结一心,积极实施有助于增强企业实力的行为,抵御风险和危机,提高组织复原力;第二,组织层面的同群效应通常表现在投资决策和公司治理方面,同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所实施的有利于改善其经营状况、增加效益以及创新氛围形成的决策,都会导致企业跟随,从而形成同群效应。因此,企业会对自身的投资战略决策和治理结构进行调整,改善企业运作模式,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以增强企业面对风险和危机时的抵抗力,从而提升组织复原力;第三,政府层面的决策行为所带来的同群效应表现为企业的经营行为向其要求靠拢,企业为了生存并长期发展下去,它的经营行为必须要与政府的经济决策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大量的社会资源,从而在企业间引发同群效应。这种效应能够改变企业的市场地位,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提高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了组织复原力。

猜你喜欢

复原个体效应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懒马效应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