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劳动教育现状与推进策略

2020-02-26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王 洋

(沈阳大学 科技创新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44)

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使我国教育方针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同时也明确了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求。为切实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将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了具体要求,确立了党中央关于劳动教育重大决策落地转化的方向与思路[2]。

高校作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主体,能否把劳动教育开展好,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流砥柱,是“准社会人”,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劳动才能将其所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因此,必须端正劳动态度,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劳动技能。对于高校而言,必须加强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各个方面;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和载体,采用丰富多彩、各显其能的方式方法,深入推进习近平“劳动观”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切实履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责任。

一、劳动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劳动的发展史。可以说,人类自从在地球上出现开始,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劳动,因为劳动才逐渐繁衍和创造出了人类文明。这里所谓的劳动,是广义上的劳动,即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统称。

我国高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在社会化大工业的快速发展时期,要想让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社会生产进步的要求,只能通过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才能实现,即进行劳动观教育。这种劳动观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快地熟悉生产方式和生产系统的每一个环节,这不仅满足了社会化大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向社会提供了实用型技能人才;也可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可以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不断流动,体验多个职业角色,并从中发现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更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这充分说明,劳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领域。列宁也曾明确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4]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对其重大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观点。毛泽东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5];邓小平也曾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6];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7];胡锦涛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列入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中,呼吁全社会把辛勤劳动当做美德去发扬光大[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则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不要养成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投机取巧、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通过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视程度,可以说彰显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主张,也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思想,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毋庸置疑。

二、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其作用是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来提升人的内在素质,进而使其能够服务社会、创新社会、发展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指引下,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9],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回溯劳动教育推进的历程,20世纪中叶,推进劳动教育是为了解决中小学生就业问题,缓解国家经济压力;改革开放初期,推行劳动教育是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技术技能教育;进入21世纪,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劳动教育受到更大的重视,成为推动创新、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可以看出,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劳动教育的走向都在经受着教育之外因素的左右。这虽然满足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但却与教育规律相违背,没有实现“以劳促全”的目的,而是被窄化为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训练,劳动教育的本真意蕴得不到实质展现,而随着这种情况的逐渐固化,高校在劳动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在“智育至上”的思想主导下,多数高校认为劳动教育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与高等教育没有关系。同时,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受传统观念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很深,过度注重劳动的外在价值,从学生毕业后能够获得较高薪酬和较好待遇出发,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智力教育上,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劳动教育的应占比重,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中缺乏劳动教育的载体和途径,分配的教学资源也相对较少,使劳动教育脱离了全方位育人的本质要求。这样的观念和做法,不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统筹提高,全面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也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中都认为大学教育就是劳动教育,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就是劳动技能,只要把专业知识掌握好、运用好就是劳动的表现,而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劳动的价值观、从业观和品德观,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仅是从具体劳动实践中总括出的抽象化的劳动科学知识,而不是具体的劳动本领,也并不能在体力或脑力劳动的实践层面得到充分而有效的运用[10]。在这种错误认识的驱使下,大多数学生轻视甚至蔑视普通体力劳动者,认为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是低学历、低素质的人,在择业时将劳动报酬、福利待遇作为择业的首要考虑。据东北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52.05%的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趋向是能够获取“高薪资、高福利”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占比依次为19.72%、16.25%、16.08%,而愿意到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工作的仅占5.26%和3.87%;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毕业生就业人数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占比分别为65.67%、11.26%和8.55%,主动对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需求和首先考虑扶贫、富农、支教、助残、民政等社会需要择业的占比不足20%,愿意从事工业、农业、建筑、能源、交通、环保等领域普通体力劳动工作的则寥寥无几[11]。这样的现实直接反映出了高校劳动教育观的偏差度和功利性。同时,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也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大都属于200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吃穿不愁的优越环境中长大,很多家长缺乏劳动教育的观念,溺爱子女,不会让其进行具有一定强度和难度的体力劳动,有的家长为实现变相溺爱,甚至通过给予严重不相称的报酬或奖励让子女从事一些极为简单轻便的体力劳动,这就让大学生劳动物质化、功利化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降低,进而导致好逸恶劳、奢侈享乐、不劳而获等现象滋生蔓延。

(二)课程设计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劳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思想引领和政策引导,大力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了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由于多数高校没有专门针对劳动教育制订可行性教学计划,也没有必要的专职教师、学分规定、课时要求、考核办法等系统安排,导致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极度缺失,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总体规划、教学组织、资源配置、经费保障不够到位,致使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力不足、效果不佳,碎片化、形式化、随意化严重;很多高校把劳动教育片面纳入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范畴,劳动教育仅仅停留在学生活动、主题团日、社会实践等表层活动上,教育内容也仅是没有标准要求的简单体力劳动,缺乏思想性和教育性,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必然造成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比如,四川某高校把“种田”列为必修课,学生必须深入田间种地才能获取学分;河南、广西的一些高校让每个学院的大一新生轮流停课一周进行校园环境清洁,并未对具体劳动教育内容作出明确的要求,也没有配备专业指导教师;陕西某高校虽然在每年的开学季都组织新生到图书馆开展公益劳动,但仅限于环境清洁、资料整理、图书归架等简单体力劳动。从这些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方式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同时,出于对学生劳动安全的考虑,大多数高校选择在校内开展劳动教育,导致了劳动教育与家庭、社会的脱节,劳动教育的本真意蕴和教育目的流于形式。

(三)活动载体一定程度上尚存不足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财力投入逐年增加,加之自身造血机能的不断增强,多数高校办学经费比较充裕。在这样的条件下,许多高校大力推进以服务外包为主基调的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比如,校园安保、交通和环境治理承包给外来保安公司和物业公司,聘请专业人员承包校内楼宇、教室、实验室、办公室、食堂、宿舍的卫生清洁工作,同时在学生宿舍为学生配备了空调、洗衣机等设备,甚至学生在食堂就餐后不用清理餐具,桌椅、碗筷等均有专人收取和清洗等[12]。这种全方位的“保姆式”的服务,其展现的是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和后勤服务水平的提升,但从劳动教育的角度来看,高校的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劳动空间,进而使学校的劳动教育缺乏可用的教育载体。此外,虽然有些高校将劳动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等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但其中开展活动是主要的,劳动教育是次要的,且在活动中也不能保证全部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无法满足劳动教育普及开展的需要。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相当数量高校根本没有为劳动教育划拨专项经费,基本没有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和实验器材。

(四)教育成效一定程度上不甚理想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很多专业特别是技术技能型专业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开展教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基本都嵌入了校企合作、实习实训、一线管理技术人员来校授课等教学手段,以不断增强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劳动教育而言,因其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仅局限于在校学习的属性,决定了其必定是一种学校、社会、家庭联动式的教育,三者缺一不可。而高校目前的劳动教育还基本停留在以高校自身为主的阶段,很少与社会、家庭形成联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劳动教育的成效。同时,前文提到的一些高校以农业耕种、环境清洁、整理图书等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没有对教育内容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这就无法调动大学生对劳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大学生在步入职场后出现了偷懒耍滑、工作糊弄、自律性差、凝聚力低等问题,突显了个人发展不全面的弊端。再者,高校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要求没有落地落实,在多数高校往往是“德智体美”大张旗鼓,而“劳”则轻描淡写地被边缘化,五育联动的教育体制机制没有构建完善,无法充分发挥以劳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育人成效。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推进策略

前文提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五育融合并举的新起点,劳动教育在“五育”中是极为重要的联结点,具有区别于其他“四育”的独特功能。为突出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实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地落实落细,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成效,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以习近平“劳动观”为指导,重塑劳动教育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劳动和劳动者,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中凝结着独具特色、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习近平劳动观。高校在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要以习近平劳动观为指导,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面向全校师生员工重塑劳动教育观,使之认识到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是针对劳动者技术技能、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的教育,而是要一手抓好学生劳动理论知识的传播和劳动技能的培养,一手强化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素养的塑造,使劳动教育务本求实精神的本真意蕴得到突显和传播,促使学生认同劳动教育对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提高胜任未来职业生活能力的重要作用,进而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实现劳动品格的塑造,自觉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亿万劳动者中的一员。

(二)实施“五个推进”,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

一是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高校要将劳动理论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并积极打造劳动教育“金课”,不断增强劳动教育的即时性、互动性、趣味性,向大学生系统传授劳动经济、劳动伦理、劳动关系、劳动保障、劳动安全等劳动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理解劳动,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念。另外,要把劳动教育充分融入专业课堂,实施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联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投身于与专业有关的劳动当中,在劳动中巩固专业认知,强化专业能力。

二是推进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相结合。高校要牢牢抓住各类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途径走下基层、走进工厂、走入社会,积极参与劳动体验,在实践活动中享受劳动过程、提升劳动技能、领会创造劳动价值的成就感,进而学会总结、思考和创新。要通过建立校内外劳育基地,积极营造良好的劳育氛围和环境,为学生提供接受劳动教育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主动成为劳动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在实践锻炼中明劳动之理、懂劳动之义,由衷认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道理,激发尊崇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兴趣和热情,进而不断端正劳动态度,提高劳动能力[13]。

三是要推进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过程中,可配合“双创”通识类课程开设劳动教育的通识课程,将“创业之理”和“劳动之理”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涵养创业者精神奠定基础。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可在各专业中嵌入劳动伦理、劳动品德、劳动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创业机会,规避创业风险,走好创业之路[14]。

四是推进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相结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的新变化”“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2]。为此,高校劳动教育在用好常规性教育方式的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当代大学生伴随互联网长大的特点,以及当前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生物技术等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等趋势,不断加大对劳动教育手段的创新力度,与时俱进地调整教育内容,积极导入和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参与人机协同、智慧劳动等具有社会价值的劳动搭建平台,大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创新性劳动的意识和能力。

五是推进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框架,一方面,积极邀请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学者、知名工匠、劳动模范、优秀校友走进校园,为学生传播劳模故事,解读劳动精神,让大学生聆听劳模故事、感受劳模精神、观摩精湛匠艺、分享工匠情怀,为开展劳动教育、传播劳动精神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充分展现新时代高校对劳动精神的尊重与崇尚,全方位利用好校园网、官方微信微博等宣传阵地,推出更多可视性高、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宣传作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榜样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勤勉敬业的精神品质。

(三)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劳动教育涉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不是高校的“独角戏”,需要高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承担和努力。为此,高校要针对劳动教育加强与学生家长、企事业单位的日常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家长提升家庭劳育意识,不断强化社会各领域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参与度和支持率,实现家庭和社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多元支撑,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另外,还要重视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让学生到社区、企业、农村等开展志愿服务、义务劳动和职业体验等活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劳动观和社会责任感。比如,这次新冠疫情期间,武汉社区志愿者的事迹就是社会劳动教育的鲜活教材[15]。通过这些举措,高校可以实现以自身为主体,以家庭和社会为助推的“一体两翼”的劳动教育联动模式,为提升劳动教育成效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