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调查分析
——以甘肃省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0-02-23王锦升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情境教学法教学法

◎王锦升

家喻户晓,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专门理论知识、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具备高素质的专门性人才的教学活动,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向,导致高等院校的学生对文化基础课要求不严格。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课题组就我校语文教学模式做了调查分析,研究应对策略,帮助解决教学障碍,以便顺利完成学业。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们课题组对我校2019 级大学一年级学生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做了关于“情境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状调查,合计发出调查问卷831 份,收来问卷828 份,问卷调查有效程度99.6%。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到运用次数多少、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效果、教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学生学习的策略归因等方面。

1.语文老师在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指引教师学习方面,13%的课堂上进行尝试、摸索;28%的老师在检查、公开课时有所尝试;59%的老师经常运用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讲授法”。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老师很少在课堂上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大多数情况下不进行师生互动,不进行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自主摆布的时间很少。

2.课堂操作过程较多,你最喜欢以下哪种上课方式?12%学生喜欢教师“满堂灌”;19%学生喜欢教师提供学习资源,跟随教学资源自己进行自主学习;69%学生喜欢由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现场,分角色现场演示。这表明大多数学生更喜欢情境式课堂教学。

3.课程操作较多,你最不喜欢哪种上课方式?26%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摸索学习;32%的学生不喜欢老师手把手地教学;52%的学生不看好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输入式的教学。

4.咱们所在学校平均每节语文课上学生的自主时间大概是仅有10 多分钟。

5.咱们学校的老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假设已经有过情境式教学模式的试探和尝试,你认为实施这种全新教学模式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有73%的学生认为效果很明显,有设身处地的感觉,上课气氛浓厚,有招引力,对理解文章内涵,捕捉作者的表达意图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学习高效,能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

6.当你在课堂上意见或看法与老师的观点不同的时候,很少当场提出质疑,偶尔有机会与大家讨论学习。

7.您喜欢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讲课?你对“情境式教学模式”感兴趣吗?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对情境教学法感兴趣。

8.您和您周围的同学的听课效果怎么样?针对问卷中的学习效果,63%的学生认为一般,还有11%的学认为听不懂,其余学生认为较好。

9.“情境式教学法”教学模式在我校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将是“学校的提升力度”和“教师的认可度”的比例各占50%。

10.你对学校即将推行“情境式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所持的态度是:90%以上的学生大力支持。

二、大学生学习语文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一是学生方面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许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是学好一门专业技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提高各方面的自身素养,为以后实现自己的人生美梦打基础,在学习的态度上只是为了取得毕业证书,学习态度还不端正,这些学生进入大学的校园,不明白自己的学习方向。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在校精力不会花在学习上,学习上更不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应有的实践操作缺乏,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二是教师方面责任性不强,备课不充分,上课随意性强。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合大学生的特点,备课时没有想方设法创造情境,上课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改换,课上将就现象严重,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2.客观原因。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受社会环境影响严重,社会就业压力大,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看法,有的用人单位聘用员工要求过严,甚至有些不结合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许多单位把大学英语等级证书和国家计算机证书看得过重,导致大学生一跨入大学校门就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考证,却没有考虑大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后各种能力如何,是否能担任本职工作,所有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等文化课学习的积极性。

三、“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1.改变学生的学习思想,使他们明确学习方向,改正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确立新的学习方向,让学生理性对待自己所学的专业,明确自己以后的发展指向,即是“就业”还是“深造”等。无论怎样的发展方向,都需要学好各门文化课,尤其是语文这门基础课显得特别重要。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认可度。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部分教师对自身主导作用的设计和使用认识不足,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随意化,和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学生课堂练习盲目化,课后实践落不到实处。

3.引入现实生活情境,将现实生活情境带入到课堂上学习课文内容。收录在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题材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作者的亲身体验是大多数课文内容的基础,因而这些情节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生活情境。例如,教师在教《社戏》时,教师应先让学生回忆并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边讲边演,真正把大家带到了童年时代,兴趣盎然地演说自己曾经历的趣事,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把自己的少年生活与鲁迅先生的少年生活恰当地联系在一起,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特别是从乡下来的学生,少年时去逛庙会看大戏是他们印象深刻的事情。这样就把实际生活与课文内容互相联系在一起,展开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在充满惊奇与盼望中进行学习,达到与鲁迅先生一起遨游以前的少年趣事。

4.创设视频情境,达到人物、情感、意境的融合。教师在课文内容的教授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实际的情趣中促进课文内容的学习,促进人物、情感、意境的融合。例如,《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的教授过程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教师为了让学生更逼真地体会马致远的内心情感,利用一体机展示图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瘦马、夕阳,同时展放相应的古筝曲《秋日情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闭目默默地感受在那一片衰微的暮秋日暮中,在凄凉的秋风中,志向未能实现的马致远……实践证明,学生在这样的人物、情感、意境相融合的情形中,真实地感受到了元曲中作者的内心世界,更进一步理解了这首元曲的内容和场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

5.加强学校的推进力度。就地域和环境,面对语文教学,学校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学校的许多语文教师缺乏持久性,在长期的教学中由于受环境的潜移默化很容易淡化对创设生活情境的重视程度,所以,加强学校的推进力度,对语文教师的常态化业务培训是必然的。比如学校可以制定每学期至少60%的课堂要通过情境式教学这种方式授课,建立学生评价机制,这项工作纳入学校对教师年终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及分析,制约情境式教学法在学校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因素还很多,学校语文教法存在一些困难和有待做到的问题,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影响和阻碍了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展。通过我们课题组研究,提出一些在语文学习中运用“情境式教学法”的对策,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作用,缔造适合文章内容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文主旨,会收到一举双得的效果。当然,学校教育职能主管领导要有紧迫感,制定符合学校教师培训的计划,激励培养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敬业于学校语文教学的精神。去形式化、本着务实有针对性培训的主旨,通过定期的培训,真正提高语文教师的水平。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情境教学法教学法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