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2020-02-22朱凤侠

语文天地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文学名著名著阅读教学

朱凤侠

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在初中阶段应该把重心放在提升学生成绩上面,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学底蕴的培养。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当前名著阅读渐渐引起教师的重视,通过阅读这些文学名著,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陶冶学生的情感。但就当前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形势不容乐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充当旁观者,认为阅读就是让学生自行完成阅读,没有提供针对性地指导,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下文谈谈当前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模式,提供阅读空间

其实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为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而是为学生提供阅读空间,让学生能够自如阅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尽情发散自己的思维,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讲解重于阅读,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空间,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课堂主体性。

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文章时,教师让学生自行划分文章结构,进行阅读,而学生根据题目“从……到……”就可以发现文章是围绕“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个地方进行着重叙述,学生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文章阅读,从而归纳出作者的童年生活片段,并进行相关的对比,得出结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加主张学生的自由发挥,他们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阅读时间,并在有限时间进行思考。所以为了促进当前的教学顺利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阅读空间,减少他们对阅读的排斥性,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二、利用辅助工具,激发阅读欲望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中,文学名著阅读非常枯燥无聊,没有任何的趣味性,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不愿意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之中。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当代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名著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学习名著《西游记》的片段,教师完全可以将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里面主要围绕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那么教师首先播放与内容相关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感受到动态的内容。而学生在观看片段之后,迫不及待想要了解这部名著的具体内容,所以教师就直接引导学生去自行完成阅读,了解接下来的内容。初中生心中都有英雄主义,他们会敬佩那些锄强扶弱、机智勇猛的英雄人物,而名著阅读中所讲述的恰好是此类角色,正好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而教师并不是直接讲述人物特征,而是让学生观看精彩片段,产生自己的理解,在学生产生探究兴趣之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快速完成阅读。同时通过视频导入,不会让整个课堂变成一潭死水,反而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立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促进阅读教学顺利开展。

三、促进阅读交流,增强阅读认知

当前的名著阅读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增强对于一些优秀作品的鉴赏和认知,通过阅读这些名著,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二是可以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名著创作方法。而很多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某些时候他们无法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或者在完成阅读之后他们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在进行阅读之后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但是更多时候,让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进行思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的途径。比如在班级内设立阅读角,定期开展阅读角活动,针对大多数同学都读过的文学名著,分享自己的所得。

就以《骆驼祥子》为例,里面描述了一位旧社会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那么其实学生在经过阅读之后对于里面的人物理解是不同的,有些学生认为是当时残酷的社会磨平了这些底层人民的棱角,让他们没有办法反抗,逐渐变得冷漠。而有的学生认为是当时的世道过于冷漠,如果有人能对祥子伸出援助之手,那么主人公的命运也会发生改变。对于这样一篇文章,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而产生不同的想法,那么学生完全可以针对相同的阅读题材展开讨论。同学们在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时,也会产生新的认知,学会了更加全面地去看待问题,针对文章进行全面思考,而不仅仅是从一个单一的小方面去看待问题。同时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探讨,针对自己的迷惑点互相沟通,促进自己的思维发散,最终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古时的“闭门造车”让中国人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在当今时代,学生要吸取教训,积极展开阅读交流探讨,促进对阅读内容的深度理解。

四、讲授教学方法,展开高效阅读

正如经典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说,送人鱼吃,不如传授给人打鱼的方法。在当前的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也是如此,对于阅读的题材数不胜数,教师无法将每一篇阅读都给学生进行讲解,所以对于教师而言,他们更应该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在遇到新的名著时,有自己特定的阅读方式,帮助他们高效完成阅读。比如很多时候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阅读方式。一般的阅读顺序为:首先通读一遍,感受文章传达的大致意思。接着再分部分进行精细化阅读,分析里面的文章结构,赏析里面的好句好段。最后进行总结。

就拿《济南的冬天》为例,学生在第一遍阅读的过程中,可能有点云里雾里。但是读完知道了文章大概的描述重点,那么接下来学生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来展开针对性的标注。比如文章中所描述的济南的冬天有何特点?老舍先生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景方法呢?那么在第二遍的精细化阅读过程中,学生就可以针对文章具体段落中的景物描述进行阅读,抓住景物特征,圈出自己认为描写优美的部分以及一些自己难以理解的部分。针对自己不理解的部分加以重点标出,看看是否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促成理解,实在无法理解时可以暂停进行,查找资料辅助理解。最后进行思考分析,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想要传达怎样的感情呢?学生分部分阅读,针对于每一部分做好阅读笔记。同时对于文章的一些优质表达用法做好记录,不断学习,促进学生自我文学涵养的提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不断运用自己所学方法,比如很多时候教师会先让学生按照一般的阅读顺序进行阅读,划分文章结构,找到主旨,后面再细分阅读,最终总结分析。

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变得有条不紊,使学生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类型时,也可以自如进行阅读。所以在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方法的传授,重过程轻结果,帮助学生顺畅完成名著阅读。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名著阅读的重要性,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化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稳步开展。可以对学生多加鼓励,树立阅读信心,对阅读产生强烈兴趣。教师也要不断督促自我,促进自我文学水平的提升,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猜你喜欢

文学名著名著阅读教学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学名著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国外名刊名著
文学名著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Back to the Classics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