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标语口号的效用探析

2020-02-20

延边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标语抗日战争抗战

位 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朱自清在《论标语口号》一文中写到,现代标语口号“不但要唤醒集体的人群或民众起来行动,并且要帮助他们组织起来。标语口号往往就是这种集体运动的纲领”[1]。根据《辞海》解释,口号是供口头呼喊,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标语是为宣传而张贴的词句。简言之,标语和口号虽形式有异,但内容相同,功能类似。标语口号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重要政治资源,是动员群众有效且高效的政治手段,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行动宣言和政治纲领,党的历史也是一部标语口号文化的变革史。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达到同仇敌忾、抵御外敌的目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具有纲领性和鼓动性的标语口号。

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标语口号发挥效用的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口号都是“真诚”的,这种“真诚”表现为:目的的纯粹性,以抗战团结为目的;主体的广泛性,以人民利益为核心;手段的平柔性,以情感渲染为手段。

(一)抗日战争的标语口号以团结抗战为目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阶级矛盾转为民族矛盾,党的中心任务也转变到抗日救亡上来,当时的中国社会阶级成分复杂,党派林立,各种利益集团犬牙交错,团结是抗战胜利的保障和前提,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所有口号都是以团结抗战为目的的。1935 年,毛泽东在《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当前是大变革的前夜,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2]。此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民族矛盾的不断加深,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的三位一体口号。中国共产党对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态度和政策也发生了转变,对其宣传口号出现了由 “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转变。同时,随着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逐步深入发展,为了联合更广泛的阶级,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政权口号也由起初的“工农共和国”到“人民共和国”再到“民主共和国”。这些转变的背后都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力求以团结求壮大,进而取得抗战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标语口号以人民利益为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决定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口号都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这种以人民利益为核心,首先,表现在顺应民意。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根据时局的变化调整标语口号的方向和内容,率先喊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此后该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大爱国群众的广泛认可,成为响彻九州大地的民族呼声。其次,表现在发展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物资匮乏,特别是进入相持阶段后,抗日根据地被敌人层层封锁,加之国民党推行反共政策以及自然灾害,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困难局面。为了缓解这种情况,1939 年,毛泽东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动手,艰苦奋斗”的口号,从此军队生产战斗相结合,掀起了一股大生产的旋风。此外,有的地方还提出了“增加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产劳动热忱,加紧生产”等有关改善民生的口号,这些口号的提出极大调动了解放区军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解决了当时严重的粮食危机,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赢得了民心。最后,表现为维护“民益”。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军疯狂的扫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如在一些抗日根据地提出了“保护一切抗战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改善人民生活,保护基本群众的利益,调节各阶级利益”等口号。

(三)抗日战争的标语口号以情感认同为手段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标语口号极富情感渲染性,切实增强了广大民众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首先,树立了民族危机意识,激发了民众的反抗情绪。如在1937 年七七事变发生以后,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的口号。这种口号使普通民众产生一种国破家亡的危机感,从而从危机中激发斗志,参与到全民族抗战中来。其次,表明了坚持抗战的立场,增强了民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始终坚持积极抗战,如在1931 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在瑞金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即刻向全国人民发出通电,提出“停止内战,共御外辱”的口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抗战的口号,举起了全面抗战的大旗,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日态度和抗战立场,增强了身处民族危机尤其是在日占区民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最后,振奋了军心,鼓舞了士气,增强了斗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军队的标语口号就像政治荷尔蒙一样,加温发酵,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成为提升战斗力的催化剂,如八路军战士经常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人从中国滚出去”“为兄弟姐妹们报仇”等口号。

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标语口号的主要特点

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胜时期对于标语口号给予极高的评价,他指出,在大混乱的现局之下,只有积极的口号、积极的态度才能领导群众[3]。抗日战争时期标语口号在形式、内容和实践上具有优势性,在宣传对象上具有明确且具体的针对性,并且突破了当时历史环境的局限性。

(一)标语口号在形式、内容和实践上具有优势性

在抗日战争期间,标语口号在宣传形式、内容和实践上具有优势性。首先,标语口号在形式上言简意赅,具有一定传播性。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标语口号不难发现,这些口号的篇幅较短,注重押韵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工农群众口口相传,从而有助于传播。其次,在内容上通俗易懂,具有一定鼓动性。这些标语口号没有任何咬文嚼字,表达十分口语化、平民化,符合广大工农群众的认知和学识水平,它通过创设一定的语境,提出满足人们利益需求、情感需求的语句来引导受众群体做出一定的肯定或否定行为[4]。在实践上宣传成本低,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相比于报刊、广播等媒介需要高昂的传播成本,在抗日战争时期,标语口号书写工具简单,所需材料就地取材,这些口号被刻在石头上,刷在墙上,甚至印在纸币上,还有一些标语口号被写入歌曲里,如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口号被写入歌曲《游击队歌》中。

(二)标语口号在宣传对象上具有明确且具体的针对性

在抗日战争期间,标语口号的宣传对象具有明确且具体的针对性。首先,标语口号的宣传对象具有针对性,即宣传内容要符合宣传对象的心理,如针对伪军提出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欢迎伪军同胞反正抗日”等标语口号;针对东北军提出了“东北军不打红军,红军不打东北军”“同我们一起打回老家去”等口号;针对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提出了“打倒汉奸汪精卫”“当汉奸者杀无赦”“当了汉奸,不得好死”等标语口号。其次,标语口号宣传的范围具有针对性,即标语口号的宣传范围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如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国性标语口号。针对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形式,中共冀中区党委宣传部提出了“保卫村庄,保卫家乡,保卫冀中,肃清村里的汉奸敌探”“巩固冀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秩序”等地方性标语口号。最后,标语口号发挥的效能具有针对性,即针对不同的目的提出不同的口号,如为了使人民群众积极参军抗战,提出了“动员优秀人民参加八路军”“保证冀中子弟兵团经常满员”等标语口号,为了推动边区政府的经济和财政建设,提出了“纳税是国民对于国家的光荣义务”“拥护边区政府的财政经济建设”等标语口号。

(三)标语口号突破了当时的历史局限性

在抗日战争时期,标语口号突破了当时历史环境的局限性。首先,突破了传播媒介的局限性。当时报刊、广播等传播媒介难以深入群众。报刊和广播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传播媒介,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底层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水平低下、物资匮乏,报纸只能在大中城市发行售卖,所以农村地区的民众难以从报纸获得讯息。此外,收音机不仅对于普通民众,就是对于党的部分地区领导机关都是稀罕之物,所以传播媒介的局限性使得标语口号在宣传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其次,突破了思想意识、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当时中国底层民众,尤其是农民阶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很少有人接受教育,大都是文盲或半文盲,所以这就要求宣传形式和内容不能太复杂。最后,突破了阶级、国别的局限性。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认为抗战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认清阶级状况,超越阶级鸿沟,反对关门主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外,在1935 年,毛泽东就曾提出,国际援助对于现代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革命斗争都是必要的[5],如在1939 年斯大林生日之际,毛泽东提出了“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的口号。

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标语的效用再思考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口号标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构筑了积极正面的政党形象,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不遗余力地利用标语口号进行舆论宣传就没有抗战时期广泛的社会基础,也就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利用口号标语排除万难突破舆论封锁,就无法争取中间势力的支持和同情,获得国际援助,进而整合社会力量,增强抗战实力。

(一)抗日战争时期标语口号成为舆论斗争的重要武器

古语说:“口诛笔伐”,即用言论和文字来作为斗争的武器。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右派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舆论战,这种舆论战场策应武装战场,而在舆论战场上标语口号成为重要的思想武器,成为抗战最终取得胜利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标语口号成为中国共产党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舆论斗争的重要武器。在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提出一些美化战争的口号,以麻痹民众的思想,蒙蔽民众的眼睛,为自己侵华战争的合法性辩护和造势,标语口号成为中国共产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险恶企图、对日进行舆论反击的重要思想武器。如针对“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侵华是为救中国民众”“日中亲善”“亲日是中国民众的需要”“坚固日华思想亲善运动”等口号,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机!”的口号,使普通民众树立起民族危机意识,激发抗日救亡的斗志。

标语口号成为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舆论斗争的重要武器。在抗战期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抗战立场摇摆不定,标语口号成为中国共产党谴责国民党右派、投降派消极抗战言论的重要武器。如蒋介石在抗战初期实行不抵抗政策,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革命口号,中国共产党从大局出发提出了“停止抗战,一致对外”的标语口号予以反击,赢得民心,在舆论场上获得主动权,国共两党最终走向联合。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不断制造反共摩擦,特别是在1939年国民党五中全会后,反共舆论甚嚣尘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这三大口号对中国共产党的行动起导向作用,使社会各界的广大群众认识到国民党的反共阴谋。

(二)抗日战争时期标语口号成为政策宣传的重要途径

毛泽东曾说“办法是跟着方针来的”[6],对于标语口号而言也是跟着党的方针政策来的。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并且能够推动政策的贯彻和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标语口号的助力作用,抗日根据地的群众曾经形象地说,“只要八路一进庄,方针政策写满墙”。

标语口号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宣传的重要途径。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而标语口号在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抗日战争初期的举棋不定,中国共产党立即表明自己的抗战立场,举起了抗战的旗帜,提出了“反对妥协,一致抗日”的口号。在国共合作正式达成后,中国共产党认清国民党摇摆不定的抗战立场,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在处理国共两党关系上提出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口号,保持了党在国共合作中的独立性,争取了在抗日战争中的主动权。此外,为了团结更大范围的阶级参加抗战[7],在对中国各个阶级的抗战立场进行正确分析后, 1938 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口号,目的是为了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标语口号是党的军事战略和政策宣传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抗日战场上频频获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而这些战略战术有很多正是以标语口号的形式传达到基层部队的。这是因为当时军队中士兵的知识水平低,而这些口号通俗易懂,在利于传播的同时恰好能够使基层指战员理解应用,如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发展自己”,针对游击作战提出了“集中大力,打敌小部”“化整为零”的口号。此外,中国军队的胜利除了战略战术的恰当运用外,还能够感化敌人,进而争取敌人,如提出了“瓦解敌人,宽待俘虏”,这个口号很大程度上感化了许多日本战俘,甚至有些战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感化后主动加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反战阵营,这同时也在国际上赢得了普遍赞誉。

(三)抗日战争时期标语口号成为凝聚力量的重要手段

毛泽东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中指出,只要四亿五千万同胞一齐努力,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8]。在十大救国纲领中也鲜明地提出了要进行“全国人民总动员”“全国军事总动员”以及“抗日的外交政策”。为了贯彻这些纲领,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标语口号,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抗日救亡力量的重要手段。

标语口号是党进行社会动员、凝集社会力量的重要手段。社会动员,一方面是动员人民群众支持抗战。毛泽东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9]。中国共产党敢于、善于发动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击败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离不开人民大众的支持,为了获得群众对敌后抗战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军民是胜利之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等口号。另一方面是拉拢中间势力,进行超越阶级的动员。1935 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论述有关“人民共和国”口号提出的原因时指出,日本侵略的情况改变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斗争的可能[10]。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针对中间势力抗日意志不坚定的情况,提出了许多争取中间势力的口号,用以跨越阶级鸿沟,壮大抗日力量。

标语口号是党进行军事动员、凝聚军事力量的重要手段。军事动员,一方面是动员群众参军。抗日战争初期,战争局势严峻,随着红军的整编,兵员严重不足,急需广大人民群众来扩充兵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动员群众参军、加入抗战队伍的口号,如提出了“动员优秀人民参加八路军”的口号。在这种口号的鼓舞下,广大群众积极参军,如地处冀中平原滹沱河畔的革命老区深泽,一个不到13 万人口的小县里,8 000 余名深泽儿女踊跃参军,呈现出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上战场的感人情景,从而壮大抗日军队力量,增强军队实力。另一方面,这种军事动员是动员中国当时的其他军事力量投入到抗战中去,用于增强整个中国的国防力量,如提出了“动员全国陆海军,实行全国抗战”“实现一切抗战军队的平等待遇”等口号。此外,积极争取外援,获取国际力量对中国抗战的帮助。中国共产党正确的宣传方针为抗日战争争取到了许多海外华侨和外国友人的帮助,甚至军事上的援助,为推动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凝聚了有生力量。

猜你喜欢

标语抗日战争抗战
标语变变变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最牛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