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道文化的历史变迁与当代价值

2020-02-20

延边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想文化

古 琪

(中共唐河县委党校,河南 唐河 473400)

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历来重视孝道,孝字最初出现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字形上老下小即子背负老,含义是善事父母。孝道指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方面形成的观念传统、行为准则。我国的孝道文化经过不同时期的演变发展,内容极为丰富。

一、孝道文化的历史沿革

(一)上古时期的启蒙

在人类历史早期,自然条件恶劣、物质条件紧缺,人们往往陷入弱肉强食的残酷斗争中,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血浓于水的亲子关系显得弥为珍贵,孝道文化表明了上古时期人们对源于血统的本真感情。尤其在母系氏族时期女性为主要劳动力,子女全靠母亲辛勤劳作才能生存生活,这也就自然而然使子女对母亲以及女性亲属产生无可取代的感情。

(二)先秦·秦时期的形成发展

到虞夏、殷周时期,由于当时生产力的落后和自身力量的弱小,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无从解释也无可抵御,便对大自然产生敬畏心理并以此顶礼膜拜。他们认为有一种无处不在的强大神力在支配着自然社会乃至自己的生活,所以通过祭祀天地诸神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同时通过祭祀来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敬畏,祈求祖先庇佑家族平安。《诗经》有云“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从此说明孝的最初意义即为得到平安丰收人们进行的一种拜求祖佑的祭祀活动,后来慢慢发展为长辈和晚辈之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春秋战国时期是孝道观念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孔子非常重视孝道,在自己学说中将孝道提到空前的高度并丰富它的内涵,提出了孝为仁本的观点,即把孝作为做人的准则。而曾子把这个观点进一步深化,孔子对孝的一个总体评价——孝是什么这一问题,而曾子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从仅仅局限于仁的范围,扩大为世间众德之首,即在实践层面如何践行孝,提出养亲、敬亲、贵生,这也是曾子孝道理念的基本内容。

而孟子将孝道上升为国事天下事,从仁之本推延开来开创自己的学说,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把对父母子女之爱扩展到其他人,同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强调“事亲,事之本也”。同时指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 强调的是孝道对于处理个人、家庭、国家关系的重要作用。之前曾子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而孟子认为孝道不仅是家事,而且上升到国事天下事了,直至孔孟我国传统孝道思想的内容已然基本形成。

(三)汉魏时期的进一步确立

这个时期孝道已由个人学说上升成为政治思想,它在维系社会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汉代经过秦代以来的战乱,统治者极其希望天下太平、归于一统。由于在小农社会家庭是社会最基本单位,孝道思想可以规范最小范围内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家庭成员互敬互爱,而如果相互亲爱的群体成为绝大多数,统治者也便于控制,所以在当时孝道文化受到统治者的大力追捧。汉代也是孝道文化发展的集大成阶段,孝道文化融合到了治国理政的很多方面,例如西汉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设置“察举”制即把孝道作为选拔任用官吏的标准之一,总之孝在当时成为安邦定国、稳定人心的圭皋。

同时,统治者自身受孝道影响至深并能身体践行,例如汉景帝在母亲病时常年亲视汤药,亲自照顾衣不解带,孝心闻名于世。总之“以孝治天下”已成为封建社会的一种有效统治手段,汉时儒家孝道思想达到了巅峰,之后的朝代中多是对上述孝道理论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实践,很少能在理论上出现再大的突破。

魏晋南北朝沿袭以孝治天下,在这些历史时期儒释道并立,然而在各种文化相互碰撞攻击辩难中孝道更加丰富成熟。同时由于社会动荡、朝代更替频繁,如果对统治者死忠只会招致灭顶之灾,因此世人更加认同孝在忠前,保全自身保全家族的观念较为突出。例如王羲之的家族琅琊王氏家族庭训为:“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恰恰,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要求子孙遵从修身齐家观念,并不强调向君主效忠。

(四)隋唐时期的更加规范

在这一时期孝道更加规范化、法律化,但不可否认出现了异化的苗头。在唐中后期,崇儒、崇道、崇佛较量中,儒家思想逐步成为隋唐时期主导思想,由此孝道有了很大的发展。孝道在统治者的促成下更加规范化、法律化,如唐律对不孝的惩罚占较大篇幅。但不可回避的是孝道在社会上对于世人的约束力量与汉代相比较为薄弱,众所周知唐太宗弑兄逼父夺取皇位,唐肃宗乃太子叛父、擅自称帝,虽然他们即位后大力提倡孝道以弱化自身的污点,但其不孝不悌行为是不争事实,也为百姓起到一个负面的榜样。

值得一提的是唐时期出现愚孝的苗头,随着佛法传入,佛陀割肉救病的典故渐被世人知道,开元期间“人肉”纳入药典后这一惨无人道的医方流传甚广,虽然真正食股病除者凤毛麟角,但这般成功行孝之徒却受到朝廷的丰厚奖励,世人由于功名心作祟纷纷效仿,客观上使这种不正之风愈演愈烈。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走向变异

到宋元明清时期,孝道思想在充斥人们思想认知的同时,也走向极端化、愚昧化的歧路。在忠孝思想的影响之下,出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大义割舍对小家双亲的情感,即“移孝作忠”。例如林则徐在母丧守孝时期(按照传统礼制,必须守孝三年,方可出来为官),朝廷下旨令林则徐到洪泽湖治理水患,面临忠孝不能两全的两难境地,林则徐舍弃为母守孝,毅然领命前去。

但是不可否认孝道也出现异化,特别是经程朱等理学家的极力宣扬,对父母无条件顺从成为孝道的基本要求,“父母有不慈、儿子不可不孝”为世人所笃信。这种思想盛行最终目的是强调对皇权的绝对性服从,孝道彻底成为强化君权、父权的工具。例如时有世人割股挖肝救父母甚至戕害幼子,这种恶行就是愚孝的产物,此时孝道成为禁锢思想、泯灭人性的枷锁。

(六)近现代的变革与发扬

近现代以来随着民主意识的觉醒,人们渐渐意识到传统孝道思想的历史局限性,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孝道思想进行批判改良。无可否认在民族危亡时期,孝道为抵御外侮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曾以忠孝思想作为动员手段,号召同胞们团结一心共赴国难,呼吁中华儿女作为真正的孝子贤孙必然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责,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大孝。这就体现了孝道提倡的“小孝孝庭帏、大孝孝天下”,在此之际孝成为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思想武器。

(七)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批判继承

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在历史上传统孝道文化在不忘本、孝亲敬亲,乃至维系人际关系、稳定社会、凝聚人心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对于传统孝道思想存在的局限,要进行批判继承,让它根植在社会主义文明中焕发新生。中国共产党批判继承这种传统道德,创造了全新的道德准则和要求。现在的孝道文化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并且是权利和义务相均衡,即父母养育子女及子女赡养父母相对等,父慈方能子孝。

二、孝道文化的内涵要义

孝道文化中存在的腐朽愚昧之处要进行科学批判,精华之处应结合当下时代特点进行继承和弘扬,其内涵要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自爱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子女的生命和身体来自父母,不能任意毁伤,更需要注意的是强健体魄,保全自己健康的身体。《论语·为政篇》 上说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向孔子请教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最担忧子女生病。”为人父母者对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最为关切,所以为人子女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平安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这最容易让父母牵挂忧心,所以无权肆意去透支自己的生命健康,应抱着一种不让父母担心的心理去爱惜身体珍惜健康,这才是真正的孝敬。

(二)敬亲

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要“敬”和“爱”。孔子说过“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孝敬父母仅付出一些物质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父母要心存敬爱,没有这种敬爱之心其实跟牲畜没有什么两样。有的人为了想从父母处获得好处,竭力讨好迎合老人,一旦目的达到也就暴露本来面目,而在现实中为人儿女尽孝时最难做到的就是心存敬爱。这种敬爱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敬重爱护,不掺杂任何功利之心,它是孝顺父母的“初心”。

(三)奉养

孝道的最低要求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奉养包括平时的赡养、生病时的侍疾、离世时的送终这三方面。

赡养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首先是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让老人可以吃得饱穿得暖,对父母日常的饮食起居冷暖要格外关心。儒家提倡在日常生活上要首先考虑父母,若有好吃的食物首先让老人食用,这点强调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侍疾是指父母身体欠佳时对他们的照顾。老人年迈容易身体抱恙,生病时极易心灵脆弱,因此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要及时为父母延医看病、悉心照顾,帮助他们尽快康复,多给予在病榻的父母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

送终是做好父母的身后事。孝顺并不是风光大葬、极尽哀荣,与其在父母身故后大操大办丧事,倒不如在老人在世时多加关心照拂,这才是真孝。新形势下出于绿色发展的考量,提倡新型殡仪、厚养薄葬,回归孝道的本意。简办丧事、文明行孝则是最好的送终。

(四)立身

是指修养自身,奉行道义。现在的孝道并不是要求为人儿女功成名就、扬名立万。近年来许多落马的官员,利用手中权力大搞权钱交易,背离党的宗旨、侵犯人民利益,一旦绳之于法,父母的身心必然遭受严重打击,这才是极其严重的不孝。所以说立身最重要的是修养自身,严守纪律和规矩,在品格操守上让父母放心、引以为傲。

(五)色顺

和颜悦色侍奉父母,与之相反是色难,孝道中色顺最难能可贵,但也不容易做到,如果不掌控情绪、对于父母乱发脾气就很难做到。《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婉容是面容上时刻保持和蔼、亲切、愉悦的表情,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必须是发自肺腑的至纯之孝才能做到这般,故是最高层次的孝道。这就应该是在精神上不使父母有所牵绊,使他们感到由衷的舒心放松。

(六)谏诤

《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真正孝道包含“父慈子孝”,强调父与子关系的对等,对长幼都有要求,也就是说在父母犯错误的时候不能无条件顺从,应谏诤父母使他们能够改正错误,这样做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顺父母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盲目顺从,应该有原则、有底线,对父母进行劝告时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心悦诚服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弘扬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关爱老年人口,缓解老龄化社会的压力

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人口会造成社会上有限养老资源的紧张。并且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为生计奔波劳碌,对年迈父母缺乏足够的关心照顾,关爱老年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未形成,所以社会上时时出现一些不赡养老人的恶性事件。如果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老年人的风尚,妥善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医疗、精神抚慰等各方面的问题,养老问题将会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庭这一最小单位内解决养老问题,进而在社会形成敬老、尊老的良好氛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压力。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息息相关[2]。在儒家中的孝行是其他行为的根本,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子女理应在父母年老体弱时给予照顾,孝道文化中的尊老敬老养老体现在物质上精神上的关怀,要求人们不仅赡养长辈,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全方位的照顾,同时为老年人提供思想上精神上的关怀,并且推己及人善待关怀其他老人。所以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传统孝道观念的积极因素可以有效缓解老龄化社会的压力。

(二)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很多人崇尚物质至上甚至为了金钱利益泯灭做人的良知,人与人之间冲突不断、世风日下,这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关系扭转这一局面,对金钱为上功利社会进行有力鞭笞。这就需要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同时十九大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倡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着力构建幸福和睦的家庭关系和和谐的邻里关系。和谐社会的和谐体现在各方面关系的和谐融洽,其中最至关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安无事、相互尊重、守望相助。

孝道文化是从血缘至亲所生成的感恩文化,通过强调孝道来使人们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道德上、观念上的束缚,进而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和家庭伦理,它讲究长幼有序、尊老爱幼,是家庭和谐的前提。《孝经》有云:“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人们爱自己的父母,才能做到爱其他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家庭都能成为健康的社会细胞,就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并且和谐社会不仅是秩序的井然有序、人与人之间的相安无事,它还涉及到人的精神层面,是心灵上的和谐。《管子集校·幼官》上说:和合故能谐。意思就是有了和谐,才能和睦相处,最终达到步伐一致、团结一心,所以内心和谐至为重要。实现内心的和谐需要一定的思想指引,而孝道文化正有这样的功能,通过对血缘上和睦关系的推广,引导人们走向感恩、友善、有序的境地。

(三)引导向德之心,重建社会道德体系

当代中国两种显著的并存现象是:一方面是过去近四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另一方面是社会道德体系的解体[3]。GDP主义的盛行也付出高昂的代价,例如两极分化、社会分化、环保恶化等,但是最沉重的代价就是出现社会道德体系危机。社会之所以能够成为共同体是因为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接受同样的道德体系,道德体系是一种跨越界限的、约定俗成的共同观念,人们普遍推崇,并且指引和调节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当今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各种群体性事件都直指一个问题就是道德体系危机。在各种冲突变得不可解决之前,重建道德体系显得势在必行。

重建道德体系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有益部分,要把文化中已有的一些重新拾起,获得老百姓的认可。儒家思想在古代一直成为正统思想被世世代代所推崇,是中国道德体系中最普世的理念,起到凝聚人心、达成共识的作用。

儒学以仁学为根本,而孝乃仁之根本,“孝”在这里不仅是一颗孝顺的心,更是一种人性的良善,具有强大的教化和感召力量。“孝”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例如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都由孝道文化衍化开来,都属于大孝。应把孝道作为当代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在全社会普及道德教育时,应着力培养公民的孝道,由孝亲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启蒙,使他们关爱身边人乃至所有人,培育向德崇德之心,重建社会道德体系。

总之,今天孝道文化摆在世人面前的仍然是继承发扬的问题,在继承传统孝道文化精髓的同时,广泛吸收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与平等、互助、包容、友爱更好地结合,丰富孝道文化的内容,使之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赋予孝道文化新的活力和生机。

猜你喜欢

思想文化
文化与人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