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满分消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行性分析

2020-02-16梁得稳李亚楠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理气中焦酒精性

梁得稳,李亚楠,高 望

(1.天津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天津 30015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性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如“腹部胀满、乏力、肝区隐痛、右上腹不适或胀满感、食欲减退”等症状[1]。目前西医治疗NAFLD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中满分消丸出自李东垣的《兰室秘藏·中满腹胀门》[2],是治疗中满腹胀的代表方剂,尤其适用于脾气虚弱伴有湿热、痰浊等病理产物导致的腹胀,若辨证准确,则效如桴鼓。目前临床上中满分消丸多应用于湿热型肝硬化腹水,疗效明确,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中满分消丸的证治要点相近,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理念,本文从中满分消丸的源流、中医对NAFLD的认识及中满分消丸治疗NAFLD的可行性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中满分消丸的溯源、释义

中满分消丸出自李东垣的《兰室秘藏·中满腹胀门》,云:“或伤酒、湿面及味厚之物,膏粱之人,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致令腹胀满,此胀亦是热胀。治热胀,分消丸主之”“中满分消丸治中满热胀、臌胀、气胀、水胀,此非寒胀类”,酒、湿面、肥甘厚味之品多易生湿热,湿热困脾则易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而出现胀满的证候。高粱之人即今天的肥胖患者,其原因多为饮食不当而致,平素喜好肥甘厚味之品,多为痰湿体质,痰湿困脾亦导致中焦运化失常而出现腹胀满的表现。因此,中满分消丸的证治当包括因各种因素导致中焦脾胃受损,气机运化失常,痰浊、湿热等浊邪阻滞中焦而出现以腹胀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满热胀、臌胀、气胀、水胀等病证。

2 中医学对NAFLD的认识

2.1 中医病名的认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西医病名,中医学古籍中并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如:肝区隐痛、腹部胀满、全身乏力、右上腹不适或胀满感、食欲减退以及其他消化道症状,可以归属于中医的“肝(痞)癖”“痞满”“胁痛”“积聚”等范畴。1997年中国中医药诊断委员会将NAFLD中医病名命名为“肝痞(癖)”,痞(癖)最早见于《内经》:“否”“否塞”“否膈”等;《伤寒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痞满胀之间关系密切,同时《内经》亦云:“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聚而不散,而成胀满”,点明胀满的实质在于脾胃虚弱,气机运化失常,将肝痞作为NAFLD的病名一方面体现了该疾病的病位主要在肝,另一方面也体现了NAFLD的病证特点,与脾胃关系密切,肝郁脾虚,气机不畅,痰浊、湿热内阻中焦气机不畅,则表现为肝区隐痛、腹胀满不适等症状。

2.2 NAFLD的病因病机

中满分消丸的证治要点与NAFLD的病因病机基本一致,均是以脾胃功能受损、湿浊阻滞为基本特点。李宝莉等[3]研究认为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与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代谢的核心,因此,目前中医认为NAFLD病因主要与饮食不当,肥胖,起居无常,情志失调,或饮酒过度,或久病体虚等相关,其中饮食不当以嗜食肥甘厚味是NAFLD最重要的因素,这同时也是中满分消丸主治病证的病因之一。NAFLD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肝,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热、痰浊、瘀血蕴结于肝[4-6]。患者平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脾胃受损,日久则为肝郁脾虚之证,气机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化,聚而生痰,日久化热化瘀,致湿热痰浊瘀阻于肝脉而发为本病,同时湿热、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亦可阻滞气机而加重本病的发生。

2.3 NAFLD的治则治法

《2017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将NAFLD分为肝郁脾虚、痰浊内阻、湿热蕴结、痰瘀互结等四个证型,但临床上NAFLD的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治疗宜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扶正当从脾论治以疏肝健脾为法,治标当灵活运用理气、清热、燥湿化痰、活血化瘀之法。

3 中满分消丸治疗NAFLD的可行性分析

中满分消丸由白术、人参、炙甘草、猪苓、姜黄各一钱,白茯苓(去皮)、干姜、砂仁各两钱,泽泻、陈皮各三钱,知母四钱,黄芩一两二钱,黄连、半夏、枳实各五钱,厚朴一两组成。方中取六君、二陈、半夏泻心等多方之意,集健脾、疏肝理气、燥湿化痰等于一体,方中药物组成及配伍关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及病理产物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3.1 药味

中满分消丸的药物配伍以补气药、理气药、清热利湿药、化痰药为主,方中多种单味中药具有抗脂肪肝的作用,在NAFLD中的使用频率较高,韩莉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NAFLD的药物中以补益脾气最为重要,同时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及理气药也在NAFLD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使用频率前10位的药物茯苓、白术、甘草、陈皮、泽泻均为中满分消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活血化瘀药姜黄,理气药枳实、陈皮,清热药黄芩等单味中药使用频率较高,这与中满分消丸的药物配伍规律一致。

3.2 配伍关系

中满分消丸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取六君子汤之意,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后四味又乃二陈之意,用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以复脾胃升降之职;黄芩、黄连、干姜、半夏同用取泻心之意,辛开苦降,顺畅气机,开结散痞;枳实、厚朴、砂仁、姜黄行气除满,使中焦得通,气机通畅,同时姜黄有活血化瘀之功;佐以泽泻、猪苓、知母清热利湿,使热从小便出。方中以健脾、理气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等药味配伍关系为一体,与张慧芹等[8]的研究基本一致,张慧芹等研究发现中医药在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上遵循一定的“理法方药”规律,可概括为以理气、活血和化湿的方剂同时合用组成一个药物网络,多成分、多功能、多层次、多靶点地进行机体内部互相调节、互相平衡、扶正祛邪、祛浊降脂。但二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别,临床上应用当辨证论治,根据病理产物的不同,随证化裁,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3.3 中满分消丸的现代研究

目前关于中满分消丸治疗的临床报道有限,多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陈禄等[9]研究发现中满分消丸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性高,有助于促进腹水的消退,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王兴章等[10]实验研究亦证明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中发现,中满分消丸能使NAFLD 大鼠肝脏湿重及肝指数降低;肝脏病理显著改善。中满分消丸对改善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有不错的临床疗效,为我们早期防治NAFLD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4 结语

NAFLD患者发病缓慢,病情隐匿,可进一步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并发肝癌,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减缓NAFLD的发病进程,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及并发肝癌的发生率,因此早期干预意义重大。中医认为NAFLD证型错综复杂,湿热、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常常合并出现,而中满分消丸作为中药复方,方中集六君、二陈、半夏泻心等多方于一方,合健脾、理气、燥湿化痰、活血法于一体,组方严谨,配伍合理,方中多种药物及配伍关系对NAFLD的病因病机及病理因素具有较高的针对性,这为中医药干预NAFLD提供新思路,但中满分消丸证治要点与NAFLD临床表现并非完全一致,临床上应用当辨证论治,根据病理产物的不同随证化裁,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猜你喜欢

理气中焦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
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