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任务与要求

2020-02-14杨许波

文学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

内容摘要: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形势下,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应当承担起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这一任务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授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对授课内容与方法进行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授课内容有机结合,改变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方式丰富课堂,注重过程考核,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

关键词:古代文学 通识教育课程 任务与要求

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开幕式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兰州大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与具体实施方案,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种新形势对中国古代文学类通识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需要授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对授课内容与方法进行探索,以期更好地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

一.新形势下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任务

作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同样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在带领不同专业背景学生领略古代名家名作、提高作品分析能力与文学审美能力的同时,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其使命。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应当承担起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体现其他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如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在文学院百年庆典演讲时所说:“中国文学不但以生动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心理特征,而且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其它组成部分。”[1]因此,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时时刻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应当承担起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既继承了中华传优秀统文化,同时又丰富了适应当今社会的新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很多方面在古代作家作品中有形象生动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应该有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意识。

最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部分,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必须充分体现其专业特色,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课程中,避免说教,使学生在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用心赏读的同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逐渐培养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最终服务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大学生这一目标。

二.新形势下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要求

新任务对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在授课教师、内容与方法各方面都进行探索与改变,才能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担当起“三全”育人的使命。

首先,新形势与新任务对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真正热爱教学,热爱教育事业,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曾说道:“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同理,要想更好地提高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效果,发挥其育人功能,任课教师必须将全部身心投入到课程的准备与讲授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做到热爱古代文学、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其次,新形势与新任务对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要求。第一,教师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授课内容相结合。这个结合不是生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教,而是自然地与古代名家名作融合,突出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的部分。第二,教师必须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授课内容相结合。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社会日新月异,但是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却不会过时,对于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的执着、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浣溪沙》)的旷达等,依然深深打动着千百年后的我们。第三,教师必须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对于通识课来说,能力培养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与专业课重在让学生掌握发展规律、理清流变脉络、明晰文体特点不同,古代文学通识课应将重心放在让学生能读懂诗文,理解诗文背后隐藏的深意,能跟前贤进行心灵的对话。因中小学语文课考试有文言文、古诗词阅读试题,学生为了应试要接受答案趋同化的训练,受其影响,学生大多养成了解读古代诗文时模式化、标签化的习惯,分析古代诗文时往往不从具体词句出发,动辄表现爱国思想、反抗封建压迫等,所以任课教师有必要改变学生这种简单化的思维,通过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的课堂,让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起作品分析能力与文学审美能力。

最后,新形势与新任务对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改变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方式丰富课堂,注重过程考核,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进来,只有通过他们亲自的实践,才会增加兴趣,提高求知欲,从而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如果学生大量旷课逃课,即使在上课的学生,也有很多玩手机、看课外书,那教师讲得再好也没有用,很难达到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方法的丰富,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课程中。在兰州大学2017年春季学期开设的《唐宋诗欣赏》课程中,曾尝试每次课选三位学生,布置向大家分享最喜欢的一首诗词的任务,下次上课前上讲台分享给大家,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但是因为选课学生较多,每次3位学生,最终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获得展示的机会,再增加分享的学生,则会占用太多时间,影响课程进度。因此,怎么设计过程性考核,既让每位学生能充分参与,又不影响整体课程进度,需要每一位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去探索。在此提出三点设想,希望未来可以去实施,并根据教学效果不断完善。一、因古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立足于名家名作欣赏,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选作品并加简单的评语。选本是古代重要的一种批评方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选本影响深远,让学生试着选一定数量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简单地说下之所以选的理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主动去阅读、浏览相关书籍,通过比较权衡,选出自己心仪的作品。交上来的作业对于掌握新时代大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接受程度、审美趣味,以后开展教学研究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二、以课程为单位建立微信公众号。布置学生每人推荐一首最喜欢的经典作品,并附或长或短的推荐理由,课程开始一个月后开始每天推送,推送时可以附上相关文人及推荐者的图文简介,这样既可以普及文学知识,又可以增加选课学生的交流。三、课程作业尝试介入校园文化建设。学院通识课可以联合起来组织一些活动,在校园文化中发言发声。以兰州大学2017年春季学期所开设《唐宋诗欣赏》为例,选课的119名学生中2014级7名、2015级16名、2017级96名,涉及22个学院的46个专业63个班级,覆盖了法学院之外的所有文科学院、草科院之外的所有理工科学院、护理学院之外的所有医学学院。这只是《唐宋诗欣赏》一门通识课,如果再加上《唐宋词欣赏》《唐宋散文欣赏》《中国古典戏曲欣赏》另外三门,相信可以覆盖到所有学院,整个文学院的通识课甚至可以覆盖到所有学院的所有专业和班级。如果学院通识课统一规划一些活动,既可以繁荣校园文化,又可以丰富相应通识课的内容,对于通过团委、学生会等官方渠道组织的校园活动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于扩大学院影响力也会有所裨益。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与新要求,一切的根本还是要从教师出发,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去调整,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去探索,增加过程性考核,教师必然要投入更大的精力。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必须立志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将“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牢记在心并付诸实践,为了培养有使命感、崇高感、责任感的大学生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香港教育学院陈国球教授在访谈中说道:“我们应该通过文字去影响或教育他人,去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这个世界。这就是我们的意义。所以,文学绝不是知识的扩张,而是彰显心靈的力量”“文学有一种力量,可以帮助自己安顿心灵,也可以透过文字去影响他人。”[2]复旦大学原中文系系主任陈思和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到:“文学会使校园变得更加美好。”[3]希望通过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能让更多的非文学专业学生走进文学,涵养性情,让校园变得更美好。

注 释

[1]莫砺锋2015《读中文系的幸福——在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院庆上的讲话》,《作文与考试》第6期。

[2]陈国球2013《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与文学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12、113页。

[3]陈思和2013《文学会使校园变得更美好》,《文艺报》07月19日。

本文为兰州大学文学院文学院2019年度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规划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史2》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杨许波,兰州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古代辞赋、唐宋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关于古代文学教学中诗词讲授方法的几点探索
提升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研究
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
古代文学“鬼”文化之流变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范畴的当代价值
我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