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书信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2020-02-14徐醒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书信家校德育工作

内容摘要:通过顺应天性与适度引导、合理规范与适时激励、相互信任与家校协作,突破德育工作形式主义的壁垒,将“书信文化”融入班级的德育工作,实现德育工作的高度人本位与人文化。

关键词:书信文化 德育

突破德育工作形式主义的壁垒,实现德育工作的高度人本位与人文化,促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教育网络的密合,这一直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最高追求。近来,基于对班级德育工作的几点深刻认识,我正努力将“书信文化”融入班级的德育工作,以打开德育工作新格局,勇创德育新风尚。

一.顺应与引导:虚实的双向观照

柳宗元笔下的郭橐驼种树,顺应天性,好的德育也应如此。正如人本主义德育观所推崇的,人生来具有自我实现的内在趋向,只有尊重人的发展,施以合理的教育,人就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成为健全有效能的人。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认识到德育工作的层进性特征,针对个体的不同心理特征,应该采用合理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高效教育与引导。

高一上学期,偶然间,在一次课间监控督学的时候,我意外地从两名学习成绩令人堪忧的女生手中,截获了三张“密电”。由此,传言许久的跨年级“迷案”,终于浮出水面,露出真容。传言:一位高二年级的男生以美食问暖先后示好高一年级的多名女生,而我班的两名女生被牵扯其中;其中我班一名女生和这名男主角都是依窗而坐,由于两个班级皆在底楼,虽然两栋教学楼之间隔着数重稀疏的玉兰树,双方仍可以随时随心隔窗相望。“密电”显示:两位女生的关系迅速恶化,由无话不说、携肘如厕到冷面相对,互不理睬。作为班主任,我一时茫然,面对这出“狗血”桥段,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事发的当晚,我悄悄地把那两位互传纸条的“看戏者”叫到二楼空教室,以探传言虚实。结果,传言两分真,四分假,四分待核实。我把事情原委当面告诉给那名男生的班主任王老师,几番沟通核证之后,传言又坐实一分。待到晚课之时,我满怀“探险”的心态溜到高二年级那位男生所在的班级,欲一睹神颜。见其貌相不扬,精神萎靡,正于教室后墙一角,侧首伏案,作黯然神伤状。

翌日,我以正楷字体、精心挑选的青柠色信纸,写了班主任生涯的第一封“规劝信”,盖上私章之后,于学生午休时,放在了男生的书桌里。七个小时之后,我班其中一位涉事女生主动到办公室找到我,说是想和我聊聊心事。我和她来到底楼的空教室,一起坐在讲台的石阶上。她小心翼翼地述说,我屏气凝神地谛听;她哽咽再三,我心生欣慰,懂得几位涉事者的初衷,懂得他们的无辜与善良,懂得高中生的单纯犹如雨季的白色玉兰花。我让她亲自写一封信给班里那位已形同陌路的涉事女生。

如今,这出戏暂告一段落,闺蜜一对,情深如故;玉兰一枝,绽放依旧。借尺素笔墨之力,润他人心台,暖你我心田,最大程度发挥德育无声化雨的魔力。于虚实间双向观照,尊重个体,顺应天性,适度引导,方能守望一树花开。

二.规范与激励:善恶的正向引导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德育工作尤其要摈弃空洞乏味、程式化的说教,杜绝振臂高呼、空喊口号、歇斯底里的形式主义。德育工作应走心、入心、润心,应是细化于生活的真诚尊重与真切关爱,应是明澈于日常的合理规范与适时激勵。

寒假开学后的第一天,学校职工微信群里,同仁们都在疯狂点赞。某学生,假期前不小心把食堂的汤匙掉在垃圾桶里,开学后特意买了一双新汤匙还给学校。我打开那张圈粉照片,惊叹不已。照片中,学校食堂的餐桌上放着一双未拆包装的汤匙,还有一封信。信,字不规整,但笔划苍劲;内容略短,却字字催泪。两日后,我在政教处开会,有幸见到了这名人人交口称赞的“风云”人物。主任说,这孩子常犯小错,屡教不改,成绩一直班级倒数,这封信也着实令他错愕良久。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面对学校几位领导的表扬,这样一位外表痞里痞气的男孩子竟然低首吐舌,露出憨态可掬的羞赧一笑。那一刻,我知道,真善抬了头,春风已化雨,德育的小园圃里早已悄悄开出了一朵明媚的小花,馨香四溢。

后来,学校食堂的师傅们用毛笔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贴在了食堂的门口。信,配有手绘的动漫插图,甚是可爱;信,虽不过百字,然言辞幽默又真挚可感。公开信称赞这名男生品格的可贵,感谢全校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呼吁大家争做学校代言人、社会文明人。此后,食堂里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大大减少,打饭队伍整齐有序,谦让现象频现;饭后桌面清洁如镜,地面粉屑未有。

一来一往两封信,数行笔墨,包含了太多关于德育精髓的深层阐释。德育工作需要坚守“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原则。除班主任以外,无论是食堂师傅还是清洁人员,只要是学校职工,都有义务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不仅如此,还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维教育网络作用。构建全员育人的平台,是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三.信任与协作:亲疏的心灵促合

在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中,母亲与儿子的交流,历来被认为是德育的范本,而我班一位家长写给他女儿的信,同样令我热泪盈眶。

这名女生,分班时成绩在班里位列前十,后来因为身体不适,多次请假就医,耽误了课程,致使成绩下滑,导致中度厌学,轻度抑郁,寒假后坚决不来上课。她的父亲,从事海鲜贸易,长年奔波在外,一年回家也不过两三次,经年累月,父女俩的感情自然非常疏淡。可是,临近开学时,无奈她的父亲因急事赶不回来。她的母亲急到跺脚,哭着再三劝说与苦求,才把她带到学校。我见她神情落寞、两眼呆滞、坐立不安,在她母亲离校以后,与她聊了很久。她时而苦笑,时而幽怨,一两个小时的轻声诉说,大致表达出对她父亲的怨、对自己不争气的愧、对长久以来安全感缺失的不安。我知道,解铃还需系铃人。我通过电话间接含蓄地向她父亲转达了她的心声,她的父亲一时语塞,沉默许久,喟叹一声,怅然不已。我知道他是高中毕业,也是常看文读报的,便给他出了一道“命题作文”,希望他能给她女儿好好写一封信,邮寄到她手里。倏忽一瞬,天涯咫尺,一封信,两代人,两颗心,教育维度的两个角色,不知不觉间,不再有电话间半句不投机之后的无休争吵,不再有短信内数十字石投大海之后的沉默无声。有涓涓细流入心田的笔端温情,有拳拳呵护润肺腑的墨间疼爱。她,收到来信,泣不成声;他,阅完回信,老泪纵横。那一刻,她,知自爱,知父恩,知父不易;他,知爱重,知女怨,知情之贵。那一刻,我深深地感觉到,最成功的学校德育工作,即是如此,最懂人世心,最知人情味。

这两封信,让家校协作充满人文色彩,不再是治标不治本、形同虚设的表面工作。苏霍姆林斯说过,家校协作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家访、家长会等这些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久经实践验证,自是易于操作;电话联系、网络联系、确立学校开放日等这些具有便捷、及时特点的现代家校合作方式,也得到许多家长的认可。然而,在新的教育形态下,最高境界的德育工作仍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渐入过程,隔靴搔痒,蜻蜓点水,道难处其厚,德难成其崇。

四.传承与创新:新旧的统筹取舍

基于对德育工作的亲身体悟,鉴于高中生的心理特质,我深刻认识到了“书信文化”融入德育工作的重要价值与深远意义,认为此项目值得在全校推广。关于“见字如面 春雨润心”德育项目具体开展策略,在此略举二三,内容如下:

学校印制专用彩色信纸。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种写信初衷,如红色代表“赞美”,灰色代表“不满”,绿色代表“倡议”,白色代表“友谊”,黄色代表“规劝”,橙色代表“反驳”等;为保证学生隐私,尊重个体,实现人文化管理,对书信内容作硬性要求:雅、正、真、敬,字数不少于400字;由政教处组建“温情驿站”,专门负责部分信件接受、转送、挑选、汇总;为增强学生自主意识,激发学生表达自我情绪与意愿的觉悟,营造规正严谨且相对自由的学校风气,建造“华翰墙”书信交流长廊,一方面展示部分匿名信件或署名信件,另一方面为学生们提供相对自由表达自我的空间;利用学校媒体开展“双周书信现场朗诵会”及“每日广播传送时间”活动,家长、师生、后勤人员皆可报名参与;每学年精选和征集家长、学生、校职工的优秀信件结集成册,印发传阅并收藏。

(作者介绍:徐醒,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书信家校德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别有用心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