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守华教授微传

2020-02-14莫愁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教授教学

刘守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中文系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和《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主编;担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副主席二十余年,并兼任中国故事学会副会长、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通俗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會副会长、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和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等职。他在海内外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10余种,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5项。

刘守华教授像是一座巨大的宝藏,近十年以来,评述、访谈和回忆刘守华教授的文章不胜枚举。呈现在学界和大众面前的,多是作为故事学家和民俗学家的刘守华教授。本文希望从一个年轻学子的视角,描画一位学者身份外和蔼可亲的老师——刘守华。笔者曾在硕士毕业论文的“致谢”中写道:刘守华教授可以用上作文中赞美老师的所有词语,他对学术的执着和课业的专注让我们敬佩不已。而刘守华教授如此形容自己的从教生涯:“坚守学科、不息耕耘;跟踪先辈、扶持新人”。这十六字的总结恰如其分地概况出刘守华教授为师与立身的原则,这种师承自更前辈的治学精神和树人姿态将薪火相传、勉励后学。

一.继往开来:坚守学科六十载

1935年8月,刘守华教授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一个乡村教师家庭。自幼喜欢民间文化的他,十五岁考入洪湖师范学校。刘守华教授在沔阳读书期间曾利用假期到乡下搜集革命歌谣和民间故事。1953年,他被保送至华中师院中文系深造时接触到民间文艺学。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刘守华教授成为民间文学小组的活跃成员,开始发表相关学术文章。1957年大学毕业后,刘守华教授留校任教,担任民间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那时候,受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先生开设民间文学课程的启发,华中师院刚刚设立了民间文学专业,并安排刘守华教授授课。刘守华教授提到,“分配到民间文学专业教学是学校的安排,但更是个人的意愿。我喜欢民间故事,虽然后面有机会去其他地方工作,但我还是选择留在学校从事研究”。

通过教材的编写来普及和推动教学,与刘守华教授从事的教育事业一脉相承。1960年,华中师院的民间文学正式开课,刘守华教授和同事们用草纸印刷了自编教材为学生讲授民间文学与文化。1970年至1980年间,刘守华教授被调去编写湖北省中学语文教材。他担任组长负责出版的《语文基础知识》一书发行400多万册,几经印刷后风靡全国。1975年,该书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另外,由刘守华教授主持编撰的《民间文学教程》是许多高校选用的教材,历经3次修订仍然非常畅销。华中师大民间文学专业曾于1985年和1993年,先后出版过《民间文学概论十讲》和《民间文学导论》两部教材。这几本书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反响良好,后者在1995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教材评奖中获一等奖。教材凝结了刘守华教授与其他合作者二十多年的研究心血,在不断修订的过程中集纳了国内外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是该领域理论方法性强的教学用书。

从大学进入华中师院起,刘守华教授已在民间文学领域耕耘六十六年。年逾八旬早已到退休年龄的他,还在为民间文学专业的硕、博研究生授课。可以说,刘守华教授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民间文学专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该学科于1997年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学一等奖,并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卓越成绩荣获文化部授予的非遗保护先进单位,这是全国高等学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科点。钟敬文先生曾在刘守华教授的本子上写到:“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前人庇后人”。钟敬文、丁乃通等先辈的殷殷教诲,都让刘守华教授以此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刘守华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耕耘六十余栽,除了在故事学园地立下一座座学术上的高峰,还以兢兢业业的姿态金针度人、诲人不倦。

二.以知促行:教学相长携后辈

刘守华教授在故事学领域的成就集中于对我国民间故事学理论和比较故事学体系的建构,通过对中国民间故事史的梳理而从文化层面解读中国常见的故事类型。尤其是民间童话、比较故事学、故事文化学和故事诗学领域。刘守华教授的代表著作《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故事学纲要》《比较故事学》《中国民间故事史》《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等,都为中国民间故事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身为教师的刘守华教授,总是强调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民间故事研究是其工作、兴趣和社会责任的三重结合。他从一开始就把学术研究、教学工作和推动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密切相连。在他的眼中教学和科研可以互相带动,课上与课下、课堂与课外融为一体,民间文学的研究贯穿始终。他提到,“民间文学是一门新课,应该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开阔眼界和重视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因此,老师不只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一方面,这种教学互通、彼此相长的理念让刘守华教授潜心故事学研究的同时,不断提高民间文学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打通课堂与社会,把民间文学的教学延伸到“校外”,使得刘守华教授拥有了一批热爱民间文化并得到他支持与帮助的“门外弟子”。

首先,刘守华教授重视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的融会贯通,始终将民间文学教学与国家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通过教学与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民间文学课程。刘守华教授曾担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二十年,他经常鼓动学生参与田野调查,锻炼学生的同时借此机会开发省内的民间文学资源。刘守华教授带领学生发掘和深入研究了湖北省民间文学的“三家三村”,即故事家刘德培、刘德方和孙家香,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和青林寺谜语村。

刘守华教授开辟了独特的门外教学,为民间文学的保护与研究扩宽了道路,也替民间文化的传承积蓄着宝贵的人才力量。刘守华教授的门外弟子都是民间文学的培训骨干或爱好者,他与弟子们之间并不是一般的联系,而是真正把他们当做自己学生一样进行指导和扶持。刘守华教授的“四大门外弟子”是武当山的李征康、宜昌市的王作栋、神农架的胡崇峻和蓟春县的郑伯成,他们之间有着30多年的动人故事。[1]这四位弟子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在此之外,刘守华教授还有十几位其他的门外弟子。这些弟子们受到刘守华教授的直接指导和鼓动,参与着与民间文学相关的工作。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文艺学百年耕耘录》下篇中收集了刘守华教授为他人写的序文。这其中既有刘守华教授教授的“门内弟子”,也包括没有直接师承关系的学生。“这些请求刘守华教授写序的作者中还有一部分是湖北地市州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有些是当地群艺馆的工作人员,还有些是当地的教师,因为热爱而自发收集某类民间文学作品或者写成评论。”[2]哪怕并不是自己名下的学生,刘守华教授总会将自己珍藏的宝贵资料送给学生,并进行指导。其中,有好几本门外弟子的书都是刘守华教授帮助编好,写了序言后推荐给出版社的,而如此的扶植都是满腔热忱、分文不取的。

三.言传身教:孜孜不缀勤耕耘

刘守华教授以其对民间文学的独特情怀、自身高尚的品格与开阔的眼界成为该学科的扛旗人物。精于授业的刘守华教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堪称师者楷模。一位优秀师者的风范在于业务知识和教学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身正”。刘守华教授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都以标杆的姿态深深影响着我们。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平时,刘守华教授总是强调: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坚守正道。刘守华教授说,“老师应该以德树人,注重知识的教学与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针对道德教育,刘守华教授曾进行专题教学,分析社会道德的三种类型。他向学生指出:不能损人利己。要提倡先人后己、与人为善;互助双赢和同舟共济。在刘守华教授的影响下,民间文学专业的学生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行优良,不仅源源不断地为高校输送着教师,还有数位学生进入中央和地方纪委部门工作。

刘守华教授非常注重学科的教学工作,不管什么情况,刘守华教授都会雷打不动地把课程放在第一位,督促学生按时上课。这种示范引领作用始终鞭策着我们,学习是学生的主业,对课业不能偷懒松懈。刘守华教授的授课总是时讲时新,他不会用一成不变和刻板生硬的知识来灌输,而是与时俱进并饱含深情地分享着民间文学研究中的领悟。有一次课堂上,刘守华教授为我们讲解鬼母育儿的故事,他感喟于一个母亲伟大的爱,她即使变成了鬼也无私地深爱自己的孩子,不顾生死相隔,宁肯冒着被他人发现或再次丧生的危险,也要偷偷地回来养育孩子。故事凄楚动人、感人肺腑,刘守华教授边讲边动情地留下了泪水。而据其他年级同学的回忆,他在讲“龙母传说”时同样因为故事的触动而眼含热泪。这种课堂上的耳濡目染让我们收获了书本外对民间故事更为深刻的体味,关乎情感与人性。

刘守华教授对学生的学习殚心竭虑,每学期的课程论文他都会悉心审阅,甚至在课程外针对学生作业进行额外辅导。从资料查找与搜集、方法运用乃至语言文字的表达,刘守华教授都会认真地提出修改建议。在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我们经常能看到刘守华教授借阅书籍、资料的身影。刘守华教授的头脑就像一个数据库,他不仅关注着前人的研究,也记下来每个学生曾写过的论文,甚至只是一篇学期末的课程作业。很多次他都联系我们,告知近期看到与我们研究相关的信息。刘守华教授在学术上乐此不疲的的追求贯穿着他的教学与对学生的爱,也激励着我们学术永无止境。

刘守华教授在学界已是德高望重,但他却总是谦恭谨慎,他曾谦虚地说:“我不是科班出身,没有读过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研究时,刘守华教授低调、扎实,而他的认真态度可谓达到极致。他时常告诫我们,文章不要怕改动,要反复斟酌、精益求精。无论是手稿的定型还是输入电脑后的电子版,刘守华教授都是十遍以上的次数进行修改和校对。每位毕业生离开学校之际,刘守华教授会送上自己数次删改的手稿作为临别礼物。这来自一位学术大师的特殊礼物,他以自身行动不断驱策着我们晚辈应该虚心和谦卑,踏踏实实地在学术园地辛勤耕耘。

四.春风化雨:无微不至舐犊情

在刘守华教授的带领下,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学科点形成了优秀的民间文学研究传统,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有较大的影响力,他所率领的学术团队也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刘家军”。从该学科点深造的硕博毕业生共100多人,其中有四十多人进入高校从事专业教学,正副教授达十几个。刘守华教授这种榜样的力量感召着大家,教研室形成了质朴、踏实、团结和温馨的学风和师门特色。这个师门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某个老师名下的学生,它包括各位老师在民间文学专业和学科语文专业所带的学生,甚至前来旁听与求教的同学。我们在民间文学集体中亲如一家,接受师长们广博知识和高尚品格的双重滋养。比如每周的固定时间,教研室的师生聚在一起,不仅讨论学术前沿,也互相交流生活中的事情。而刘守华教授正是这个大家庭的长辈,从学习和生活上体贴入微地关怀着学生。刘守华教授常用“水滴石穿,有志竟成”、“车到山前必有路,桥到船头自然直”等通俗却富有哲理的话语来鼓励我们,每年他也会选取一两句送给即将毕业的学生。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刘守华教授营造了一种求学精神与学术氛围,恰似教研室里的沉静与温暖。这里是民间文学大家庭的实体所在。我们都喜欢围在教研室里,除了上课、学习,也会聊天或休息。在刘守华教授的眼中,并没有放假这一说。即使没有课,他也经常提着手袋来教研室看书、读报纸,同学生聊天。无论哪方面的困惑,我们都可以与刘守华教授畅所欲言。有一年寒假,毕业季的我们留在学校写论文,刘守华教授照常来到教研室。但看到满屋赶论文的学生,便只短暂地呆一小会儿,鼓励我们后很快离开了,似乎怕打扰到大家学习。

刘守华教授宛如长辈的关切體现在很多地方。比如,每次上课前都会询问学生“过早(吃早饭)了没”,还包含在他经常把各种零食拿到教研室分享。这既有毕业学生送来的特产,也有刘守华教授乘坐飞机时发的小饼干。每当这时,已是成年的我们仿佛回到了被爷爷奶奶记挂的童年。有一次春节过后的座谈会上,刘守华教授提到,过年期间有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带着孩子去看望他。他和夫人陈丽梅商量了下,学生的孩子来拜年他们也要像对孙辈一样给压岁钱。这样的一句话,能看出刘守华教授是从心里将学生们视为自己的孩子。读研时,《故事学研究》这门课程的作业,我选取了“月老婚配”故事进行分析。提交论文后,刘守华教授请我到家中辅导,他动情地说,“要看到该类型故事背后的深层寓意。人们相信冥冥之中有月老为人间安排看似宿命的婚配,这其实是在以民间的道德力量束缚人们”。2016年我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同月,刘守华教授赴京参加“东北亚民间叙事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告知了他这个消息。会议结束刘守华教授回到武汉后,与夫人陈丽梅专门寄来贺信与礼物。朴素的一床被子与床单,让我想起当年他为我讲解的故事。刘守华教授与夫人陈丽梅伉俪情深的表率,胜过民间故事流传中的劝诫,让我谨记命定的缘分与敬畏神圣的婚姻。

除了学业上的释疑解惑,刘守华教授也宛若一位人生导师,在学生迷茫无助和发展关键时刻给予诚恳的建议。学生李丽丹回忆,“2009年春诞下小女后,一度心情抑郁,是年十月,刘老师进京开会,会毕,专程从北京转到天津来看我,对我多方开解,助我度过初为人母之难关”。刘守华教授的教诲和关爱总是这样让人如沐春风、心存暖意。

参考文献

[1]张思.刘守华教授与他的几位门外弟子.文学教育,2012年第4期,第154-156页.

[2]梅进文.吾侪肩负千秋业 不愧前人庇后人——读《中国民间文艺学百年耕耘录》.文汇报,2019年5月27日.

莫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间叙事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教授教学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民间文学的时间存在形式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