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复张联合CRRT对老年脓毒症伴呼吸衰竭患者炎性因子及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

2020-02-12王洪武吴淑苗蔡兴俊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潮气量脓毒症呼吸衰竭

王洪武 吴淑苗 蔡兴俊

(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重症医学科,海南 海口 570208;2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脓毒症具有病情凶险、并发症多,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呼吸衰竭是脓毒症常见一种并发症,临床若不接受规范治疗,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1,2〕。机械通气是维持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重要措施,肺复张是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间断予以高于平均气道压的压力,并维持一定时间,复张萎陷的肺泡,从而改善胸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尽管并发症对症治疗及抗感染治疗不断发展,但部分疗效仍不尽如人意,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3,4〕。随着临床医学不断提升,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逐渐应用于脓毒症治疗中,其属于一种新型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可有效清除体内炎性因子、过多水分及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平衡〔5〕。本研究探讨肺复张联合CRRT对老年脓毒症伴呼吸衰竭患者炎性因子及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伴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女11例,男19例;年龄60~82〔平均(70.65±4.11)〕岁;原发病:重症急性胰腺炎8例,感染性休克5例,急性肠梗阻6例,急性化脓性盆腔炎6例,腹腔感染伴急性肾衰竭5例。对照组30例,女13例,男17例;年龄61~82〔平均(71.03±4.22)〕岁;原发病:重症急性胰腺炎9例,感染性休克5例,急性肠梗阻5例,急性化脓性盆腔炎4例,腹腔感染伴急性肾衰竭6例。两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入选标准

1.2.1诊断标准 均符合《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6〕中老年脓毒症诊断标准;同时符合《内科学》〔7〕中呼吸衰竭诊断标准: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或氧分压(PaO2)<60 mmHg,呼吸频率>30次/min。

1.2.2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无心理疾病、精神系统疾病;无凝血系统疾病;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排除标准 合并恶性肿瘤疾病;伴有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入组前3 w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肺复张治疗:患者呈仰卧位,采用Evita 2 dura型呼吸机(德国德尔公司提供)行机械通气,首先采用辅助/控制通气模式,潮气量为6 ml/kg,频率为12~20次/min,吸入氧浓度(FiO2)为60%~100%,呼气与吸气时间比值为1.5∶1,流速为50~80 L/min,维持pH值>7.5,平台压(Pplat)≤25 cmH2O,通气1 h后将呼吸机模式改为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将呼气末压力(PEEP)设定为20 cmH2O,以2 cmH2O逐步下调PEEP水平,每30 min下调1次,直至调至最佳PEEP,随后恢复通气模式及条件,每8 h重复1次肺复张操作,连续治疗3 d。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采用CRRT治疗:利用血液净化机,静脉双腔导管置入股静脉,建立血管通路,采用连续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模式行CRRT治疗:血流速度为200 ml/min,超滤量为0~300 ml/h,置换液速度为2 000 ml/h,每天连续治疗12 h,连续治疗3 d。

1.4观察指标 ①炎性因子:于治疗前、治疗3 d后采用两组清晨空腹8 h状态下3 ml肘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后,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②呼吸力学参数:记录两组治疗前、术后3 d后气道阻力(Raw)、气道Pplat、潮气量、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st)=潮气量/(Pplat-PEEP)。

1.5疗效判定 治疗3 d后,两组疗效依据实验室检查评定: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感染消失,临床各项指标基本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感染未完全清除,临床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化为有效;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无好转为无效。显效、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n=30〕

2.2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IL-8、TNF-α、IL-6、CR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IL-8、TNF-α、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下表同

2.3呼吸力学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Raw、Pplat、潮气量、Cs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Raw、Ppla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潮气量、Cs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Raw、Ppla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潮气量、Cs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呼吸力学参数对比

3 讨 论

脓毒症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认为因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脏器衰竭,且疾病发生后可诱发诸多并发症,以呼吸衰竭较为常见,临床若不及时给予患者呼吸支持,可能导致患者死亡〔8,9〕。

机械通气治疗是临床治疗呼吸衰竭主要方式,有效的机械通气可增加机体脏器氧气供应,还可排出多余二氧化碳,进而减少呼吸作用,改善呼吸功能;但临床应用发现,长期机械通气可引起肺泡萎缩塌陷,加剧肺不张,降低肺顺应性,促进呼吸衰竭进展。肺复张策略是指在限定时间内通过间断予以高于平均气道压的压力,并维持一定时间,尽可能使肺单位实现生理膨胀,进而复张萎缩的肺泡,同时增强肺泡稳定性,改善呼吸力学参数〔10,11〕。CRRT是一种新型的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可连续清除血液循环中的中分子物质、毒素及致病介质,其作用机制通过利用对流、吸附、弥散等作用将体内毒性物质、炎性介质清除,从而解除对免疫细胞功能的抑制,减少淋巴细胞异常凋亡,且凝血系统与抑制炎症系统可相互作用,最大限度阻断炎症级联,从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12,13〕;此外,血浆与CRRT置换液均进行持续缓慢的水交换和溶质,可有效维持内环境稳定性,纠正酸解及水电解质紊乱,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从而改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同时可为机体提供充分的药物治疗及能量补给,从而提升治疗效果。与肺复张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14,15〕。本研究显示,肺复张联合CRRT对老年脓毒症伴呼吸衰竭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临床研究指出,炎性因子在脓毒症发展、发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CRP是一种急性相反应蛋白,在各种感染、创伤性等疾病中具有较好灵敏度,其水平与机体炎症程度呈正相关〔16〕。IL-6是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具有促进中粒细胞生成,诱导抗病毒作用,在脓毒症中可被内毒素诱导,诱发全身免疫抑制,从而促进炎症反应;TNF-α是由巨噬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具有发挥免疫应答反应、介导感染等作用,加重炎症反应;IL-8属于一种强力趋化因子,疾病发生后可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中粒细胞释放溶菌酶,诱发吞噬效应,进而损伤机体组织〔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脓毒症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肺复张联合CRRT治疗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潮气量脓毒症呼吸衰竭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基于感兴趣区的呼吸机潮气量准确性评价方法研究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气动电控麻醉机潮气量日常监测数据分析
学龄期儿童潮气量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机械通气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