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液体氧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2020-02-12尹立国王金林张中原张小章钱志茹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胃肠道胃肠

尹立国 王金林 张中原 张小章 钱志茹

(1唐山市工人医院神外二科,河北 唐山 063000;2遵化市人民医院)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临床急危重症,中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2〕。脑卒中后胃肠应激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预后〔3〕,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之一是应激状态下血流的再分配使胃肠道缺血、缺氧〔4,5〕。而老年患者对缺血、缺氧的代偿能力差,更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因此脑出血术后急性期提高血液氧供可能有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本研究旨在对脑出血术后老年患者行早期液体氧疗,以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作为检测指标探讨高氧液对其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诊断和治疗标准 依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和手术指征〔6〕指导脑出血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血量40~60 ml基底节区脑出血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患者;②发病时间在24 h以内;③能够配合治疗者且行入院告知,签署知情同意书,签署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发病前存在消化道疾病影响本次实验结果判断或治疗者;②患病前存在颅脑损伤或疾病影响神经功能者;③肝肾疾病、代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影响结果判断及治疗的患者;④存在或经证实存在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者;⑤治疗期间出血量增多或发生癫痫患者。

1.3一般资料 遵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基底节区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入院老年患者126例,年龄60~70岁,平均(64.26±4.17)岁,其中男71例,女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液250 ml每12 h静点1次,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给予0.9%氯化钠溶液制备的高氧液250 ml每12 h静点1次。于术后第1天开始,疗程为14 d。两组发病时间、年龄、性别、出血量、输注液体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本实验遵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4检测指标及实验方法 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治疗前)、第7天(治疗后)行空腹采血5 ml。标本采集后于常温下以3 000 r/min离心机离心10 min。收集血清样本置于-70℃冰箱中保存以备检验。每6个月测定1次。DAO、D-LA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拜力公司提供,检测方法为双抗体夹心法。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6年提出的关于胃肠功能障碍诊断方法〔7〕及黎宁君等〔8〕关于胃肠功能障碍的评分方法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胃肠功能障碍并记录评分,从轻至重分为0~4分,治疗结果以评分降低≥2分为明显好转。

1.5高氧液的制备 采用GY-1型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西安高氧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进行高氧液的制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及操作使用说明进行制备。要求高氧液制备完毕后2 h内进行输液治疗。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DAO水平比较 见表1。治疗前两组血清DAO浓度无明显差异(P=0.215)。治疗后对照组DAO浓度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0)。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DAO水平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D-LA水平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血清D-LA浓度无明显差异(P=0.075)。治疗后对照组D-LA浓度明显高于实验(P=0.00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D-LA水平比较

2.3术后第14天两组胃肠功能障碍治疗明显好转率的比较 实验组好转率〔68.3%(4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9.5%(31例);χ2=4.715,P=0.030〕。

2.4不良反应 所有应用高氧液的患者未见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及再出血、氧中毒、菌血症及空气栓塞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通常会引起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应激普遍存在。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状态与胃肠功能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有报道显示重症脑出血后可出现肠黏膜损伤〔9〕。王庆丰等〔10〕认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肠黏膜损伤程度直接相关。另外肠黏膜屏障的损害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症患者的预后〔8〕。而胃肠黏膜良好的功能状态不仅使营养物质顺利吸收保障营养供给也可通过胃肠黏膜的屏障作用减少毒素吸收和细菌的入侵。因此脑出血术后通过治疗促进胃肠黏膜恢复对患者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胃肠道与脑之间存在双向调节机制〔11〕。脑出血后应激状态下由于神经激素水平异常,机体内部血液重新分布,胃肠血管痉挛、缺血、缺氧,造成胃肠黏膜损伤甚至形成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而基底节区出血或损伤更容易引起胃肠功能失调〔12〕。因此,脑出血急性期外源性增加血氧浓度,改善胃肠黏膜的缺血、血氧状态是从发病机制上治疗和改善脑出血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可行治疗方法之一。液体氧疗是有别于高压氧和常规吸氧的新型氧疗方法。通过GY-1 型高氧医用液体治病仪制备的高氧液内氧分压可达到80~100 kPa,是普通液体中氧溶解量的5~7倍。通过液体输注的方式提高血氧饱和度,迅速达到治疗的靶器官,改善微循环缺氧。已有较多报道应用高氧液对多种疾病治疗安全有效〔13,14〕。DAO和D-LA是评价胃肠功能损害程度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可靠指标〔15,16〕。早期液体氧疗对老年脑出血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一方面是高氧液改善了神经功能间接调节胃肠道;另一方面是直接作用于胃肠黏膜,增加氧供改善了微循环缺氧。高氧液制备简单,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尤其适合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使用。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胃肠道胃肠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